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1 00:0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诓骗(kuāng) 和谐(hé) 懦夫(nuò) 前仆后继(pú)
B.停滞(zhì) 汲取(xí) 灌溉(gài) 舍身求法(shě)
C.豢养(huàn) 折扣(zhé) 监护(jiān) 锲而不舍(qì)
D.中伤(zhòng) 懒惰(duò) 烦闷(mèn) 根深蒂固(d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骆宾王才华绝世,身世飘零,遭际坎坷,他的书信也都怀古伤今,一咏三叹,苍凉飘逸。
B.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C.他的这番话在他的演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D.ofo 投资人朱啸虎在接受采访中坦言:“我们不希望 ofo 和摩拜单车打到山穷水尽再
合并。”
3.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B.《水浒传》中的索超,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像 繁植 倘使 用武之地
B.惯通 单调 趋向 哑口无言
C.烦闷 教义 茅草 走头无路
D.偶尔 瀑布 飞禽 一丝一毫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学生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学生都不能明白。
老师说: 。学生就猜测: 。
老师说: 。学生就猜测: 。
老师说: 。学生就猜测: 。
考试的时候,老师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学生这样回答:“雪是纯白色的味道又甜又咸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的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的 ③雪是像盐一样的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和谐(xié) 懦夫(nuò) 豢养(juàn) 泰山(tài)
B.遁词(dùn) 灌溉(gài) 烟囱(cōng) 鲁钝(dùn)
C.创造(chuàng) 中伤(zhòng) 崇拜(chóng) 屋檐(yán)
D.镰刀(lián) 塑像(sù) 铺子(pù) 玄奘(zàng)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
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上海已初步完成垃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处理程序。
C.来自武汉高校的3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第七届军运会增添光彩。
D.由于《中国机长》《攀登者》等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得到观众好评。
9.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10.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二、填空题
11.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从备选答案中选择填入(填序号)。
备选答案:①表特殊含义②表否定 ③表强调 ④表引用
①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②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③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④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1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即便不能qīng ér yì j 获得非凡的灵感,也会寻求到不同的方法。
(原文有删改)
gēn shēn dì gù(   ) qīng ér yì j (   )
1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但不幸的是逐渐xuán xū   起来了。
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zhé kóu   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③bù yán ér yù   ,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④即使是他们,也并非qīnɡ ér yì jǔ   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14.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   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丢弃 放弃 抛弃)
(2)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   。”(反映 反应)
(3)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   充实。(逐渐 逐步)
(4)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   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缺少 缺乏 缺欠)
15.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注音。
①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   整个的和谐。
②绝望是懦夫   的幻想。
③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
④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   的大树。
三、现代文阅读
16.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他信力 ”“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2)赏析第一段 “总”“只”“一味”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3)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单纯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城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囂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⑦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链接材料一]
陶渊明是中国的头号乡村诗人,他带头开唱了乡村之歌,范成大、杨万里、江白石……都是追随他的。千百年来的中国田园之美,五柳先生,居头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是将人事的曲折化入自然的典范。
[链接材料二]
我感到厌烦——我从孩提时代起,既有爱说“去做”又有爱说“别做”的两个自己,是他们让我在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自己。这俩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词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相反方向的风——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架稳我的风帆。
17.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   
指出:   进一步论证某些成熟的过程使童年的单纯逐渐逝去。
指出:   并用   (论证方法)的方法证明。
最后提出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
18.你认为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是保留更好还是删去更好?请阐明理由。
19.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一],给第⑤段横线处补一论据(用[链接材料一]中涉及的诗派成员的例子),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
20.你有过失去单纯的经历吗?叙述经历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失去单纯的看法。
四、写作题
21.[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自主出舱后的第一句话;“飞船工况正常,乘组感觉良好”,这是神舟九号准确完成入轨后,航天员景海鹏发回的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时,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依次向地面的报告……
“感觉良好”是许多航天员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感觉良好”可能是临阵前的自信,可能是处事时的从容,也可能是成功后的喜悦。“感觉良好”或许引发了你很多思考,“感觉良好”的背后或许还有很多的故事……
请以“感觉良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②;④;③;①
12.【答案】根深蒂固;轻而易举
13.【答案】玄虚;折扣;不言而喻;轻而易举
14.【答案】(1)放弃
(2)反应
(3)逐渐
(4)缺乏
15.【答案】zhòng shāng;nuò fū;dùn cí;cān tiān
16.【答案】(1)讽刺否定。
(2)“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的丑态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愚昧成习;沉迷其中不愿自拔,顽固不化。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尖锐泼辣的语言,极富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答案】17.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举例论证
18.保留更好。因为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能生动形象地指出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
19.提示:要用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例子。
20.比如:人应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前进。叙述经历略。
21.【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