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1 00: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B.莫泊桑与欧·亨利、福楼拜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莫泊桑的代表作有《悲惨世界》《项链》《羊脂球》等。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诧(chà)异 拮(jí)据 阔绰(chuó) 时髦(máo)
B.变更(gèng) 别墅(shù) 赔偿(cháng) 拟(nǐ)写
C.栈(jiàn)桥 褴楼(lǚ) 撬(qiào)开 赚(zhuàn)钱
D.煞(shà)白 寒噤(jìn) 牡蛎(lì) 勒(lè)索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犹豫,拿不定主意)
B.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说话很快)
C.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人或事物的根源;内情)
D.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排场大,生活奢侈)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议论纷纷,莫名其妙。
B.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郑重其事地告诫“港独”分子,你们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香港发展的实际。
C.这事千万不能出错,必须得想个十拿九稳的办法才好。
D.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水能在转换为电能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不排出有害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B.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以“全民健身,享受快乐”为主题的首届“万人赛艇”活动在小镇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D.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7.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8.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________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②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________,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③对于叔叔回国这桩________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④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_______,就问:“哪个于勒?”
A.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大快人心 迟疑不决
B.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十拿九稳 捉摸不透
D.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奉上拙作一本,请您在百忙中审阅。鄙人才疏学浅,书中可能存在不少谬误,敬请斧正,不胜感谢。
B.兹定于12月22日(星期六)12时在东方酒店三楼为小女举行出阁典礼,诚邀您届时务必光临。
C.李馆长虽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铄。希望您继续发挥余热,为我区文化事业再尽绵薄之力。
D.小兵身体不适,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说:“我贵恙在身,不能前去上课,需请假一天。”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有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轻快明丽,第二处阴郁浓重,实际上是人物两种心境的反映。
B.本文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并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所以于勒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C.小说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性,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纯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二、语言表达
11.根据《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补充下面的对联。
上联: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下联:   
12.请认真观察下边的漫画,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话给漫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0个字,所拟标题一定要起到醒目和警示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再见二叔
杨 理
①那天清晨,黎明像一把利剑,劈开了夜幕,迎来了阳光。
②母亲缓缓拉开店门准备开始一天的经营。门刚打开就见一个人影从墙角蹿出,扯着那熟悉的大嗓门咧嘴笑道:“嫂子,早啊!”我和母亲皆是一愣,盯着这一大早闯出的“程咬金”猛瞧,只见来人上穿一件黑白相间的条纹上衣,下穿一条淡蓝色牛仔裤,脚踩一双棕色休闲皮鞋,精神饱满。
③“这,这不是二叔吗 ”我惊叫道。
④二叔笑着向我点头,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红钞票,用双手捧着递给母亲说道:“嫂子,这是去年年底你借我治病的钱,现在还你,共五千,你数一下。”母亲推辞再三,还是拗不过二叔,只好收下。站在一旁的我也不由红了眼,又想起了母亲说过的那一件事。
⑤二叔因为婚姻的不顺而自暴自弃,终日不务正业,酗酒成“疯”,成了人见人怕的酒鬼,有时又半醉半醒,半是疯癫,家人对他早已死心,任其自生自灭。父亲兄弟三人,除二叔外我还有一个小叔,我们家与小叔小婶家之间有一条过道,平时大家都是从此道进出,很是方便,彼此相处得也挺融洽。后来,听说政府在近几年内会对我们那一带房屋进行拆迁,有路有地的人也就赶紧在自家空地上建起了围墙,可父母一直在外做事很少在家,也没人通个信,对于此事也就不知情。不知从何时起,小叔小婶也在中间的过道内建起了围墙,立起了铁门,做起了小院,路被堵了。父母知道后由母亲先行赶回,父亲继续在外做事,可一切已成定局,路堵了出行也就极为不便,为此两家也起了争执,小婶让我们自个儿在房屋中间开路建道。面对蛮横不讲理的小叔小婶,母亲很是无奈,只能暗自落泪。
⑥“我说老弟呀,做人不能这样啊,都是亲兄弟,别把事做绝了。嗝……我是个酒鬼,但我人醉心不醉,我心里亮着呢!”二叔或蹲在地上或叉着腰向着楼上的小叔小婶喊道。
⑦他就这样一直在楼下喊,人喊累了,声音也喊嘶哑了,可楼上却未曾有一丝回应。在他们眼中,一个酒鬼的话,不管你在不在理都是无理,毫无分量可言。
⑧这事在二叔的声讨声中也就不了了之了,母亲最终还是在自家屋里凿了个道来通行。
⑨路是有了,房子却变窄了,可母亲的心倒变宽了。金钱冲昏头脑,利益看透人心。有的人,她看清了;有的人,她又重新认识了。我想,她一定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夜。
⑩那晚,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抽打着玻璃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狂风暴雨在路上徘徊。母亲哆嗦着身子准备去关店门,却见二叔从路口一路跌跌撞撞地过来,冬夜的雨凄寒刺骨,他被冻得瑟瑟发抖,他没有伞,浑身都湿透了,发丝淌着雨……忽然,脚下一滑,跌倒,挣扎了几下勉强爬起,踉跄了几步又再跌倒,又再艰难地爬起。
见此情景,母亲也忘记了寒冷,慌忙打着伞过去伸出手想扶起二叔:“他叔,你这是怎么了 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雨为何不在家待着 你干吗要这样折腾自己啊 快点儿,快点儿起来!”谁知二叔突然像溺水者瞬间抓住救命草一样,一把扯过母亲的双手死死地攥着。
“嫂子,我的好嫂子,求你,求你给我十块钱好不好 我好难受,好难受!我好久都没酒喝了,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就是想喝,我病了要死了,可是没人理我,也没人把我当人看,只会怪我喝酒,可不喝我难受啊,我难受啊!好不好……求求你,呜哇……”二叔像个犯了毒瘾的瘾君子,苦苦地哀求着母亲,说到最后居然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后来,母亲求助于周围的邻居,在大家的帮助下才把哭泣的二叔送回了家。有邻居说看二叔这情况估计是因长期喝酒,形成了酒精依赖,出现了精神障碍,估计患了酒精肝,如果及时就医还是可以治好的。那一夜,邻居的话及二叔雨夜哭泣的情景一直在母亲脑海浮现,她翻来覆去,一夜未眠。次日一早,她便奔走于各个亲戚之间,讲述昨夜之事,呼吁大家一起出力来医治二叔。她说,医治他,不管成没成功,起码我们兄弟出了手,没有见死不救,哪怕他真的去了,我们的良心也会安些。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别说是兄弟,就是家里养的一条狗“走了”我们也会难过……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下,此事最终说成了,大家终于把二叔送进了医院,但听说小叔小婶没出钱。
二叔从医院出来之后再也不去找酒喝,人也变得勤快了,每次出去做工都给家里带钱,还知道孝敬爷爷奶奶,村里人都说二叔像换了一个人。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9年8期,有删改)
1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中提到的“母亲说过的那一件事”。
14.第⑩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15.文中除了写二叔之外,还写了小叔,这是不是多余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6.试分析第⑨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17.请你结合全文分析二叔的形象。
18.本文结尾写母亲游说众亲戚为二叔治病;《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写“我们”全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于勒。请你说说两文的结尾分别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
①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忽然敏妮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人在印度多做小贩)!”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他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服装,裹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个口袋,拿着几盒葡萄干。
②我不知道我女儿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感想,但是她开始大声叫他:“哎!”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跑到妈妈那里躲起来。她糊里糊涂地认为这个大个子背着的口袋里也许有两三个和她一样的孩子。这时小贩已经走进门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也停下来买了一点东西。他要走的时候,问道:“先生,那个小姑娘在哪儿呢?”
③我想到敏妮不应当有这种无谓的恐惧,就叫人把她带出来。
④她站在我的椅子旁边,望着这个喀布尔人和他的口袋。他递给她一些干果和葡萄干,但是她没有动心,只是紧紧地靠近我。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⑤可没过几天,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说又笑。她小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丝绸制的连衣裙)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⑥他们常说些玩笑。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小大人似的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呵,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一头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
⑦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那小人儿,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
⑧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但她不肯显露,却机灵地回答:“你到那去么?”
⑨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公公家”有双关的意思,还能指监狱。“呵,”他向幻想中的警察挥拳:“我要揍我的公公!”听到他这样说,想象到那个狼狈不堪的“公公”,敏妮哈哈大笑。
⑩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她是个极胆小的女人,只要一看见有人向我们的房子走来,她就立刻断定他们不外乎是盗贼、醉汉、疟疾菌。她对这个喀布尔人也充满了疑虑。我总是笑笑,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地继续着。
有天早展,我听见街上有吵嚷声。往外一看,拉曼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我赶紧跑去问怎么回事。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这时在盛怒之下,这犯人正在乱骂他的仇人。忽然间在凉台上,敏妮出现了,她照样喊着:“呵,喀布尔人!”拉曼回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天他胳臂底下没夹口袋,所以她不能和他谈关于象的问题。她立刻问:“你到公公家去么?”拉曼说:“我正要到那去!”看到他的回答没有使孩子发笑,他又举起手说:“可惜我的手被铐住了,不然我就揍那老公公了!”
拉曼被判了刑,再无消息。时间一天天过去,敏妮也长大了,总和朋友们一起,不像往常那样到她爸爸的房间里来了。又一个秋天,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我的敏妮今天要出嫁了。
从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满了婚礼的嘈杂和忙乱。院子里,要用竹竿把布篷撑起来;每一间屋子和走廊里要挂上叮叮的吊灯,真是没完没了的忙乱和热闹。我在书房查账,有个人进来恭敬地行礼,原来是拉曼,那个喀布尔人。起先我不认识他,他没有了口袋,没有了长头发,也失去了从前的那种生气。但他微笑着,我又认出他来。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问。
“昨晚,”他说,“我从监狱里出来了。”
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刺耳。碰巧他今天来,这不是个好预兆。
“这正在办喜事,”我说,“我正忙。能不能过几天再来?”
他迟疑地说:“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儿呢,先生,只一会儿?”他相信敏妮还像从前那样,会像往常那样跑来,叫着:“呵,喀布尔人!”为纪念过去的日子,他带了一点杏仁葡萄干,好好用纸包着。
我说“家里正在办喜事,你谁也见不到。”
这人露出失望的神色。他走近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东西来,送给那小人儿。您有一个小姑娘;我在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我不是想赚钱的。”
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小心地打开,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地捺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卖货时,自己小女儿的这个手印总在他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我忘了他是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一不,我又哪比他强呢? 他也是个父亲啊。
我把敏妮叫出来。她穿着红绸衣,额上点着檀香膏,打扮成新娘的样子,含羞站在我们面前。看着这景象,喀布尔人显出惊讶的样子,他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他只微笑着:“小人儿,你要到公公家去么?”
但敏妮现在懂得“公公”的意思了,她不能像从前那样回答他。她脸红了,在他面前把脸低下去。我想起他和敏妮第一次会面的那天,感慨万千。
她走后,拉曼长吁一口气坐下来。婚礼的喇叭吹起来,秋天温煦的阳光倾泻在周围。拉曼坐在加尔各答的小巷里,却冥想着阿富汗光秃秃的群山。在悠长的岁月里,他的女儿一定也长大了。我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回到你的家乡、你的女儿那里去吧,拉曼,愿你们重逄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送了这份礼,婚礼的排场就须节省些。我不能用我原来想用的电灯,也不能请军乐队,家里的女眷们感到很失望,但我觉得这婚筵格外光彩。因为我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要和他的女儿重逢了。
(冰心、倪培耕译,有删改)
19.梳理小说情节,根据提示将图表补充完整。
20.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角度,揣摩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①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②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小心地打开,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
21.这篇小说是以“我”的视角来讲述一段忘年交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2.在小说正文之前,可以用“题记”来揭示作品内涵。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相信你的爱“,这句短诗是否可以作为本篇小说的题记?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12.【答案】例:贪欲——人生的陷阱
【答案】13.小叔占用与“我”家共用的过道,两家起了争执,二叔不满,声讨无效,母亲只得凿道通行。
14.画线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暗示了二叔处境的悲惨,为下文母亲帮助二叔做了铺垫。
15.不多余。写小叔一家贪婪、毫无同情心、漠视亲情的形象,与二叔形成对比,突出了二叔及母亲善良、重视亲情的形象,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6.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小叔小婶的蛮横和二叔的声讨,也引起了下文母亲帮助二叔的情节。内容上,写出了母亲通过建围墙一事,看清了小叔小婶的冷漠、蛮横和二叔的公正。
17.从二叔开始喝酒,甚至患有酒精依赖症,到后来的还钱等情节,可以看出二叔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从“我是个酒鬼,但我人醉心不醉,我心里亮着呢”这一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二叔本性善良,重视亲情。
18.本文结尾是大团圆式,凸显出二叔和母亲的善良,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引起读者的共鸣。《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是令人感伤式,深化了主题,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亲情为下的主题,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增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答案】19.惧怕躲避;“贿赂”拉拢;含羞重见
20.①“光明”是指“我”的女儿,“阴影”是指女儿出嫁时“我”的心理状态,两个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我”在女儿出嫁时难受的心理,表现出浓烈的父女之情。
②示例一:一系列的动作中都是拉曼对女儿的深情,“掏”表现出拉曼拿出这张纸时的小心翼翼,小心地打开,并用双手“抹”平,一个“抹”字将他彼时的牵挂和思念温柔地慢慢展开。
示例二:“又小又脏”,拉曼随时都随身携带着印有女儿手印的纸,“脏”说明他拿出来观看念想的次数非常多,可见他虽远在他乡,但对女儿的思念非常深刻,是一个孤寂却深情的父亲。
21.“我”是敏妮的父亲,也是敏妮和拉曼之间友谊形成过程的见证者,经过细心观察,成为他们友谊的支持者,使小说人物之间的情谊更加真实动人。以“我”的视角可以更客观地讲述这段友谊形成的过程,描绘敏妮的天真可爱和拉曼的朴实善良,故事情节随着“我”的观察而展开,在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当中感受情节的起伏,“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了解到拉曼对敏妮和对自己女儿的深情厚谊,可以更好地凸显主题。
22.示例:这首短诗可以作为小说的题记。“我相信你的爱”,这是作者泰戈尔对小说中爱的关照,这份爱博大又深沉。首先,这是一份跨越年龄的爱,敏妮对拉曼从一开始的恐惧变得亲密,这是一个纯真孩童对这个世界的本能和信任,但之后的日子和.交往中,不管是葡萄干的“贿赂”还是出狱后果干的“结婚贺礼”,都是拉曼对小朋友单纯的友好和关爱,这是作者对纯真友谊的赞颂。其次,这是一份跨越地域的爱,拉曼在异乡为了生计而流亡奔波,与家人长时间的别离并没有消磨掉他对女儿的感情,他随身携带自己女儿的小手印,随时随地牵挂她,为了补偿自己对女儿所欠缺的父爱,他将自己满腔的父爱倾注到敏妮身上,以此来展现他那份深挚的父爱,这是作者对一个深情父亲的赞颂。最后,这是一份跨越阶级的爱,作为不同阶级的两个父亲,“我"对奔波劳碌的贫苦人民感到同情和理解,“我”支持拉曼与女儿的亲密友谊并且接受刑满释放的拉曼对女儿的祝福,同时资助拉曼回到家乡与女儿团聚,这一切皆源于“我”这一知识分子对拉曼这位所谓的卑贱者的信任和悲悯,不同的阶层,相同的父爱,这是作者对人性平等的赞颂。所以,泰戈尔的这首诗能够很好地揭示作者对于不同阶级却同样深沉的父爱的赞颂,传递出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心灵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