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每课同步练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每课同步练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5 10: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一个谜语: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 流域一个统一的 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 是权力的象征。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 “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 ,在 世纪, 王国的统治者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 ,有何影响? 。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 河的滋养,约 年开始出现国家。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 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 。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1、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金字塔?
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与两河流域有何区别?
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3.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4.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5.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材料一 如下图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除古代中国)名称及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二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在1943年所著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基石。
(2)请答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每项发明的意义。
【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 建国后,中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日新月异,成就斐然。
(3)结合所学所知,请举出我国现代三项民用科技成就。
参考答案
一、ADDDD
二、6.(1) C.古代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D.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E.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
(每个国家名称书写正确且须有“古代”二字;每个国家成就不少于两项且书写正确。)
(2) ①造纸术。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