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1 09: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M R
原子半径() 1.60 1.86 0.77 0.75 1.02
主要化合价 +2 +1 +4,-4 +5,-3 +6,-2
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R
B.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M>Z
C.煤的干馏产品中含M的简单氢化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X>Y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l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 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S>Si
C 向酸性MnSO4溶液中加入NaBiO3固体 溶液变为紫红色 氧化性:BiO>MnO
D 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醋酸和乙醇中 生成氢气的速率:醋酸>乙醇 结合质子能力:CH3COO->C2H5O-
A.A B.B C.C D.D
3.下列信息均正确的是
选项 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简单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A 第2周期VA族 N2H4 HNO3
B 第3周期VIA族 H2S H2SO4
C 第2周期VIIA族 HF HFO4
D 第3周期VB族 PH3 H3PO4
A.A B.B C.C D.D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Z>X>Y B.Z的单质具有漂白性
C.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ZO3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下列试剂能同时探究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溶液 Na2SiO3溶液
B 浓盐酸 高锰酸钾 饱和食盐水 Na2S溶液
C 硝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溶液 澄清石灰水
D 硝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溶液 Na2SiO3溶液
A.A B.B C.C D.D
6.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推测
A 与高温反应,S与加热能反应 P与在高温时能反应
B 原子半径: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C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也是半导体材料 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D 是两性氢氧化物 第六周期ⅢA族的是两性氢氧化物
A.A B.B C.C D.D
7.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冬奥会的运动服中使用的保暖材料石墨烯与足球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B.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污水中Hg2+、Pb2+等重金属离子
C.北斗组网卫星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在碳中和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
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某研究团队以(固态物质)为载体,利用Au-Pd纳米颗粒催化气态单质、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化合物中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C.、均具有较高熔点
D.工业上常用电解Y的氯化物方法治炼Y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下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Q>Z>Y
B.该化合物中Y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该化合物中,W、X、Y、Z、Q之间均为共价键
D.Q元素对应的单质能与水反应
10.某公司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除草剂,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与Z同主族,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原子半径:M>Z>W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强于M
C.X与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小于Z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D.X、Z、W三种元素既可组成共价化合物又可组成离子化合物
1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Ⅷ族元素种类最多,ⅣA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B.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和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0
C.已知第六周期某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那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6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同一主族
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按的顺序,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故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②研制农药通常考虑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
③碲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稳定的气体
④ⅠA族元素(除H外)全部是金属元素,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3纵列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Sr位于ⅡA族,推测为强碱,高温下能分解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①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稳定的气体
③镁()在氮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④卤素单质的熔点从到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到也逐渐升高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砹()为有色固体,不稳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多选题
1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和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B.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
C.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三、非选择题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I部分:1808年科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生石灰和汞的混合物制得了银白色的金属钙。请回答:
(1)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Mg、Al、Ca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行解释 ___________
(3)钙的金属性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镁,可以通过___________(填实验方法)加以验证。
第II部分:有下列微粒或物质:
① ② ③石墨、金刚石 ④ ⑤ 28Si、29Si、30Si ⑥,回答下列问题:
(4)a.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b.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c.①⑤⑥中共有____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____种元素。
(5)计算硅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为;28×a1%+29×a2%+30×a3%,其中a1%、a2%……是指各同位素的___________
(6)向盐酸中逐滴滴加硅酸钠溶液,当pH达到6~7时得到一种乳白色、半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为粒径在5~100 nm的SiO2·nH2O粒子。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___(选填“溶液”“浊液”或“胶体”)
1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元素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它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2)写出②的元素符号_______。
(3)画出元素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4)元素③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比较⑦和⑧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写出元素⑧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①该表中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②该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元素形成化合物HXO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X用对应元素符号表示)。
③卤素互化物(如IBr)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已知IBr能与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IBr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IBr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2)溶于水形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气体,反应生成Se和。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某主族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y=12,此元素与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18.几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
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结构式_____。
(2)①②③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8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有两性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4)⑤⑥⑦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②与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非金属性强弱比较⑦_____⑧(填写“大于”或“小于”)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填字母)。
a.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弱
b.⑦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⑦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比⑧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
(6)③与⑦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R有+6、 2价,处于ⅥA族元素,则R为S元素、X、Y化合价分别为+2、+1价,则分别处于ⅡA族、IA族,且原子半径 Y>X>硫,故X为Mg、Y 为Na;M有+5、 3价,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小于硫的,故M为N元素,Z半径大于M小于X、Y,且化合价+4、-4,则Z为C,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Z、R分别为C、S,非金属性C<S,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H2S,,A不正确;
B.M、Z分别为C、N,氨气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NH3>CH4,B正确;
C.M为C,煤干馏得到的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粗氨水等,不含C的简单氢化物,C不正确;
D.X、Y、Z分别为Mg、N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Mg(OH)3、NaOH,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Mg(OH)3故选B。
2.C
【详解】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l2,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所以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是HClO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SiO3,H2SO3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证明非金属性:S>Si,故B错误;
C.向酸性MnSO4溶液中加入NaBiO3固体,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BiO将Mn2+氧化为MnO,则氧化性:BiO>MnO,故C正确;
D.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醋酸和乙醇中,生成氢气的速率:醋酸>乙醇,说明电离H+(质子)能力:CH3COOH>C2H5OH,则结合质子能力:CH3COO-故选C。
3.B
【详解】A.该原子有2层电子则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5即VA族,为N元素,位于第2周期VA族,简单氢化物为NH3,A错误;
B.该原子为S,位于第3周期VIA族,最低负化合价为-2,简单氢化物是H2S,最高正价为+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B正确;
C.该原子为F,F无最高正价,不存在HFO4,C错误;
D.该原子为P,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VA族,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Y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Y、Z为短周期元素,则Y位于第三周期,设Y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2+8+a=3a,解得a=5,则Y为P,Z为Cl,X为O;
【详解】分析可知,X为O,Y为P,Z为Cl;
A.X为O,无最高正化合价,Y为P,最高正价为+5,A错误;
B .Z为Cl,氯气不具有漂白性,起漂泊作用的是HClO,B错误;
C.Z为Cl,最高正价为+7,最高价氧化物为Cl2O7,C错误;
D.Y为P,Z为Cl,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P故选:D。
5.D
【详解】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盐酸易挥发则混有HCl杂质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HCl,得到二氧化碳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硅酸难溶物,可得酸性:H2CO3>H2SiO3,则非金属性:C>Si,不能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错误;
B.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混有HCl杂质气体经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与Na2S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可得氧化性:Cl2>S,则非金属性:Cl>S,不能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B错误;
C.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酸性:硝酸大于碳酸,非金属性:N>C,不能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C错误;
D.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非金属性:N>C,即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二氧化碳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硅酸难溶物,则非金属性:C>Si,即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反应条件越易,磷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硅与氢气在高温条件能反应,则磷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也能反应,故A正确;
B.钠的原子半径大于锂原子说明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但处于同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电子层数无关,如锂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故B错误;
C.ⅣA族的碳元素的单质不能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铊元素的金属性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铊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石墨烯与足球烯都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铁能和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反应,不是物理吸附,B错误;
C.碳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符合碳中和的要求,D正确;
故选B。
8.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都能形成双原子分子,且二者结合成化合物W2X2、W2X,则W为H元素,X为O元素;由固态化合物Y2X3、ZX2及ZW4中元素的化合价,可确定Z显-4或+4价,则Z为Si元素,Y显+3价,则Y为Al元素。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H、O、Al、Si。
【详解】A.X、Y分别为O、Al,O2-与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Al的核电荷数大,则简单离子半径:O2->Al3+,A错误;
B.化合物ZW4为SiH4,Si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但H原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B错误;
C.Y2X3、ZX2分别为Al2O3、SiO2,二者分别属于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均具有较高熔点,C正确;
D.工业上冶炼Al时,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D错误;
故选C。
9.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则W为H元素;由图示化合物的结构图可知,X为第ⅣA族元素,Y为VA族元素,Q为第IA族元素,Z为ⅥA族元素,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Na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O、Q为Na。则
A.Y为N,Z为O,Q为Na,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Na>N>O,故A错误;
B.该化合物中Y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Y上有1对孤电子对,Y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W为氧元素。由图中信息可知,X的原子序数最小、且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X为氢元素;Y可形成4个共价键,则Y为碳元素;Z能形成3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介于C和O之间,则其为氮元素;M与Z同主族,则M为磷元素。从而得出X、Y、Z、W、M分别为H、C、N、O、P。
【详解】A.Z、W、M分别为N、O、P,P3-的电子层数为3层,N3-、O2-的电子层数都为2层,且N的原子序数比O小,所以简单原子半径:P3->N3->O2-,A正确;
B.Z为N元素,O为P元素,虽然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对应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强于P对应的含氧酸,如HNO2的酸性比H3PO4弱,B错误;
C.X与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CH4,Z与X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NH3,C的非金属性比N弱,则该化合物的稳定性CH4<NH3,C正确;
D.X、Z、W三种元素既可组成共价化合物HNO3、HNO2,又可组成离子化合物NH4NO3等,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ⅢB族元素种类最多,ⅣA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A错误;
B.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为Si,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为Ge,两者原子序数相差18,B错误;
C.已知第六周期某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位于第六周期ⅡA族,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6,C正确;
D.氦和镁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不在同一族,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①按的顺序,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但单质氟的活泼性很强,极易和水反应,故其单质不能将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①错误;
②研制农药通常考虑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部分,②错误;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碲化氢()的稳定性比的稳定性弱,③错误;
④ⅠA族元素(除H外)全部是金属元素,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3纵列,④正确;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副族和第Ⅷ族元素构成过渡元素,⑤错误;
⑥Sr位于ⅡA族,在钙元素的上一周期,依据同主族元素递变规律可判断推测为强碱,高温下能分解,⑥正确;
答案选B。
13.B
【详解】①硫酸镁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可知ⅡA族元素的硫酸盐自上而下溶解性减小,推知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①正确;
②Se、S同主族,H2S为无色有毒的气体,则推断H2Se可能也是无色、有毒气体,但非金属性S>Se,则稳定性H2S>H2Se,②错误;
③镁在氮气中剧烈燃烧生成Mg3N2,Mg3N2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镁和一水合氨,其溶液不是一种强碱,③错误;
④卤素单质的熔点从F2到I2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从Li到Cs,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④错误;
⑤过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Ⅷ族的化学元素,⑤错误;
⑥At与F、Cl、Br、I同主族,该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稳定性逐渐降低,HI已是不稳定物质,则HAt也不稳定,同时AgBr、AgI等都不溶于水且不溶于稀酸,则AgAt也不溶于水和稀酸,⑥正确;
错误的为②③④⑤,故答案选B。
14.AC
【详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故A正确;
B.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 C键形成,但不存在C H的形成,故B错误;
C.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 H键发生断裂,故C正确;
D.反应物和不含有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AC。
15.(1) 第四周期ⅡA族
(2) Ca>Mg>Al Ca和Mg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Ca的电子层数更多,故Ca的原子半径大于Mg,Mg的电子层数与Al相同,但Al的核电荷数更多,故Mg的半径比Al更大,综上所述原子半径的关系为 Ca>Mg>Al
(3) 强于 观察两者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4) ①⑤ ③ 9 5
(5)丰度
(6)胶体
【详解】(1)Ca原子序数为20,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ⅡA族。
(2)Ca和Mg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Ca的电子层数更多,故Ca的原子半径大于Mg,Mg的电子层数与Al相同,但Al的核电荷数更多,核电核数越多的半径越小,故Mg的半径比Al更大,综上所述原子半径的关系为 Ca>Mg>Al。
(3)钙的半径大于镁,同主族半径大的元素失电子能力更强,金属性越强,故钙的金属性强于镁;可以通过观察两者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加以验证,金属性强的反应更加剧烈。
(4)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核素是指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可知:互为同位素的为①⑤;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为③;①⑤⑥中含有9中核素,5种元素。
(5)相对原子质量是同位素的各核素的质量数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故a1%、a2%……是指各同位素的丰度。
(6)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为胶体。
16.(1) 二 IVA
(2)N
(3)
(4)NaOH
(5) S2- Cl-
(6)Cl2+H2O=HCl+HClO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C元素;②是N元素;③是Na元素;④是Mg元素;⑤是Al元素;⑥是Si元素;⑦是S元素;⑧是Cl元素。
【详解】(1)①是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IVA族,它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2)②是氮元素,元素符号为N;
(3)④是Mg元素,Mg是12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元素Na和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NaOH。
(5)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大小S2->Cl-。
(6)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17.(1) 第四周期第ⅦA族 HClO4 H-O-Cl IBr+H2O=HBr+HIO 极性键
(2)+2+H2O=Se↓+2
(3)
【详解】(1)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ⅦA族,表中与溴同主族的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该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HClO,结构式H-O-Cl。因IBr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r为-1价,IBr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与水发生反应:IBr+H2O=HBr+HIO,HBr中Br为-1价,HIO中I为+1价,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IBr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的极性共价键。
(2)溶液与反应生成Se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Se↓+2。
(3)根据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y=12,可知为+2价的金属离子Ca2+,此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CaCl2,电子式为。
18.(1) O=C=O
(2)K>Na>Al
(3) 第三周期第ⅢA族
(4) HClO4 OH-+Al(OH)3=AlO+2H2O
(5) > cd
(6)共价
【分析】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①~⑧分别是Na、K、Al、H、C、N、Cl、Br,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1)⑤是C,碳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是甲烷,电子式是,碳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
(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①②③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a>Al。
(3)表中8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有两性的元素是Al,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
(4)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⑤⑥⑦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②与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Al(OH)3=AlO+2H2O。
(5)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比较Cl>Br;
a.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没有关系,a不符合;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此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溴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不能说明二者非金属性强弱,b不符合;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非金属性氯强于溴,c符合;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属于氯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说明非金属性氯强于溴,d符合;
答案选cd;
(6)③与⑦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