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
考点解读
2
真题回放
3
方法攻略
4
知识储备
5
第四章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强化训练
课标链接 命题方向
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帮助理解语言难点。 考查内容:
1.例句多来自报刊杂志或网络,涉及热点新闻、社会关注以及学生生活;
2.主要考查常用的搭配不当、成分重复赘余或残缺、语序不当、否定不当、句式杂糅等语病。
考查形式:近几年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择方式有两种:
1.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不正确(正确)的一项。应多注意其他形式的考查。
2.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属于病句(或不是病句)的一项。另外,应多注意其他方式(非选择题)的考查。如指出错误(病因),并修改。
1.(2022·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 . .
A
2.(2021·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 “参与者”互换位置)
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
D.粤剧《白蛇传·情》郑州演出终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中原地区观众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
. . .
C
3.(2020·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 . .
B
1.语感审读。判断句子的正误,首先认真阅读句子,从整体上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等。往往凭借语感,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病句的病因。
2.找出主干。对于较复杂的长句,提取句子主干,即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主语做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3.理清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与主干相比较犹如枝叶一样,如果主干经检查没有差错,就应检查定语、状语、补语对中心语的修饰或说明是否恰当。
4.抓关键词。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地方。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常考病句类型
一、语法知识
1.句子成分
句子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如:(著名建筑工匠)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2.句子的主干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例如: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这句话中,“他”是
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 “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 “没” “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他从不和别人争吵。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他不争吵。
二、病句辨析
一 成分残缺
二 搭配不当
附:常见关联词语
①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凡是……都……;除非……才……。
②假设关系:如果(假如、倘若、若是、要是)……就(那么、便)……;即使(纵然)……也……。
③因果关系: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
④并列关系:既……也(又)……;不是……而是……。
⑤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也)……;尚且……何况……。
⑥选择关系:或者(或)……或者(或)……;是……还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⑦转折关系:虽然(尽管)……但是(可是)……。
三 语序不当
四 句式杂糅
例句 辨别技巧
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主要是因为……”和“……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删除任意一个即可) 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
①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②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③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④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造成纠缠。
判断是不是句式杂糅,最基本的做法是梳理主干,看搭配有没有问题。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和“是因为”重复,删掉“的原因”)
附:常见句式杂糅的错例归纳
①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②经过……下(经过……;在……下)
③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④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⑤有……组成(有……;由……组成)
⑥由于……下(由于……;在……下)
⑦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⑧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⑨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⑩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是为了……;以……为目的)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的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
五 重复赘余
六 表意不明
七 不合逻辑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方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将“改善”改为“提高”)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删去“随着”或“使”)
C.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将“负担”改为“承担”)
D.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删去“否”)
. . .
C
2.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生活大约六个月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B.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地改动。(将“改动”改为“改变”)
C.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合作排练。(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D.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在“人们”后加“具有”)
. . .
B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吸引了来自超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 000名代表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会。(删去“超过”)
B.在快速阅读时,我们把书捧远一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将“增强”改为“提高”)
C.广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在“通过”后加上“进行”)
D.奥运健儿在赛场上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超越自我”与“挑战自我”互换位置)
. . .
C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荆州是一座文脉源远流长的城市,灿烂文明并非尘封的过往,也是今天的宝贵财富。
B.位于沙市江汉路的江渎宫,据说是屈原的寓居之地,也是《橘颂》 《天问》的作者。
C.李白、杜甫都曾在荆州居留,青莲巷、杜工部巷至今仍是荆州人流连驻足的地方。
D.由于“公安三袁”引领了一代文风,得到了历代文人推崇并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
. . . .
C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通过对宋代瓷器艺术的研究,展现了中国古代崇尚简朴、崇尚道德的社会风貌。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新中国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 . . .
D
6.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 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荣耀”后加“的故事”)
B.“十三五”期间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古籍家底基本摸清、古籍存藏保护条件明显改变。(“改变”改为“改善”)
C.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删掉“建造”)
D.文学是展示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中国文学要勇担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的光荣使命。(将“展示”和“塑造”互换位置)
. . .
C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 . . .
A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B.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 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C.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D.北京冬奥会凝聚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 . . .
C
9.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园欺凌很有可能被欺负的同学造成心理阴影,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身心伤害,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杜绝校园欺凌现象。(在“被欺负”前加上“给”)
B.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之后,注射部位切忌沾水,以免细菌感染,不要吃刺激性、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熬夜、劳累、受凉。 (改“以免”为“避免”)
C.我国全面振兴乡村战略成就斐然,这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把“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与“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互换位置)
D.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将“增强”改为“改变”)
. . .
D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增加滨海路的绿化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对该路段上月进行了重点绿化。(将“上月”移至“部门”后)
B.近日来,美国的军舰在南海对中国的渔船耀武扬威,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准则。(在“已经”前添加“这一行为”)
C.作为民营企业家,黄建平的发言不谈经济,不谈经营,却选择了党建,令人很不解。但是黄建平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删去“事”)
D.10月份以来,这里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删掉“慕名而至”)
. . .
C
1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把“能否”改为“能”)
B.得知她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上学,用功读书,相比之下,我感到自惭形秽。(删去“感到”)
C.年过半百的刘爷爷特别爱运动,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会坚持到体校去锻炼。(把“不管”改为“尽管”)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删去“为基础”)
. . .
C
1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身心健康”后加“的犯罪行为”)
B.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降低学习效率。(把“讲究方法”和“注意劳逸结合”互换位置)
C.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把“倍”改为“半”)
D.我国第三艘航母能否顺利研制成功,在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删掉“否”)
. . .
B
1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孟羁梢浴叭帐橥蜃帧钡脑?颍?且蛭?涫榉ū史?蚪啵?咛跫虻ィ?峁箍占湓日??(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B.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在“下陷脱困”后加上“试验”)
C.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将“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和“成就一种技艺”互换位置)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删去“在……中”)
. . .
D
1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打赏之所以成了一些未成年人的网络陷阱,固然有因为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成熟,自控力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源于直播平台产品的诱导。(将“有“改为“是”)
B.“万物有灵。绿美南粤”2022年广东自然保护地摄影大赛征稿活动日前在全省拉开帷幕,至今已收到近600余件参赛作品。(删去“近”或“余”)
C.近日,广东各地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工作,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老化改造。(“整治”和“排查”互换位置)
D.一阵秋风吹进了砂糖橘的果园,阵阵清香迎面走来,树梢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吟唱丰收的赞歌。(将“迎面走来“改为“扑面而来”)
. . .
A
1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新冠疫情在我们国家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趋于正常,我们对新冠疫情也日益忽视,当公交司机要求所有的乘客佩戴口罩时,有一位年轻人无视司机的劝告,还出言不逊,如果你是司机,劝告他时会说:
A.不戴口罩,你是不是想被感染啊!
B.出门就必须戴口罩,这是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的职责!如果你不想戴口罩就别出门啊!
C.我们接触人员最复杂,最容易被感染,难道你们就不想想我们的安危吗?做人别太自私了!
D.我们戴口罩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别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您说是吧!
. . .
. .
D
16.(2022·北部湾)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如图:
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出现的季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尔雅》:“秋为收成。”《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下面是从上面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B.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C.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上,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D.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 .
A
17.(2022·衡阳)
今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B.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C.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激发汇聚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D.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 . .
B
18.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3 月 23 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②“神舟十三号”的 3 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 .
C
19.下面是小陈起草的一封邀请函,请你按提示帮助小陈修改。
尊敬的张校长:
您好!
我校“心阅社”学生队伍在全市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素养大赛中收获捷报,为了对获奖学生表示肯定与支持,鼓励更多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为目的,拟定于11月4日下午两点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表彰大会,届时恭候您的莅临。
阳光学校学生会
2022年10月25日
(1)文中句子有语病,请你在横线上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你在横线上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为目的”。(句式杂糅)
缺少标题,应在首行中间书写“邀请函”。
20.下面语段中有三个病句, 请找出其中的任意两句, 并加以改正。
①国家发改委列举了使用塑料购物袋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并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蓝子。②超薄塑料购物袋已经被列为淘汰类产品,禁止在全国生产、 使用和销售。③国家发改委领导表示, 对执法不力者, 要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④同时,全社会要营造大力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1)第____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销售”和“使用”对调。
③
在句末加上“的责任”。
第__________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把“大力”移到“营造”前。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