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一课我们走近了古代儿童的生活,体会了他们的生活乐趣。今天,我们要走进另一段别样的童年生活。
2 祖父的园子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萧红
学习活动一:找园中景
1.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
倭瓜,就是南瓜,有青的,有黄的。
wō
明晃晃的花园 圆滚滚的蜜蜂 各色的蝴蝶
绿色的蚂蚱 金色的蜻蜓
发光像蚌壳的榆树叶 发出声响的大树
会回答的土墙 睡醒了的花
天上逛的鸟 在说话的虫子 爬上架的倭瓜
晃
多音字
晃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
新鲜漂亮。
多音字
huǎng
风一吹,湖里的水晃动起来。
huàng
圆滚滚
蝴蝶
蜻蜓
蚂蚱
瓢虫
学习活动三:园子里还有许多景物,作者还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
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花园里的花......
樱桃树 李子树 大榆树
小白菜 黄瓜 倭瓜 玉米
昆虫
花
树木
农作物
应有尽有、生机勃勃、自由自在
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过许多有趣的事呢!快速浏览课文第4-14自然段,找一找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都做了些什么?
(提示:有的事情可以直接在课文中找到,有的事情要进行概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又
又
又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你觉得这是一个( )的祖父。
萧红小的时候,母亲早逝,祖母认为她是丧门星。萧红喜欢捅窗户纸,祖母就用针扎她的手指。后母对她很不好,父亲重男轻女,对她十分冷漠粗暴,只要小萧红违反他的意愿,便免不了一阵毒打。唯一疼爱她的只有她的祖父。只有到了祖父的园子里,和祖父在一起才是她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候。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仿照课文第1.16自然段里的句式,展开想象,完成小诗。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随着萧红渐渐长大,祖父也越来越老,萧红18岁的时候,疼爱她的祖父去世了。萧红因反对封建家庭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了流浪的生活。期间她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1940年她前去香港,当时国家陷入了危难,她自己也身患重疾,贫困潦倒。在这样的悲凉的环境中,《呼兰河传》诞生了。
读课后的 “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呼兰河传》,有改动
一首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