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1 10: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拟稿
辛亥革命
——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1911.06 四川保路运动
.10.10 武昌起义
1912.01.01 中华民国
1912.02.12 清帝退位
1912.03.11 《临时约法》
任务一、旧邦如何新造?
《临时约法》内容节选
1912年3月11日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等自由和权利。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
阅读《临时约法》节选,概括其主要内容? 评价《临时约法》?
责任内阁制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民主共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03.05《时报》
1
2
3
4
结束专制,建立共和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社会风俗文明化
结合材料及所学,评价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5
推动亚洲民族解放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序幕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 ——陈旭麓
“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 ——1905年·孙中山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 三方角逐
1894 甲午战争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894 兴中会 1898 维新变法 1901 清末新政 1905 同盟会 1912 中华民国
在大清王朝的最后十年,真正推动清政府进行大规模政治变革的动力,其实就来自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党人。革命与改良确实在那十年间进行着激烈赛跑,改良终于在各种利益集团的内讧中走向终结,孙中山原本“一个人的革命”最终成为一个民族的自觉和统一行动。
——马勇《容忍历史不完美》
任务二、旧邦为何新造?
1900年慈禧太后外逃西安
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0年,立宪派发动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 13个席位中,满人占据9席,而满人皇族又占了其中7席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思考:分析《钦定宪法大纲》和“皇族内阁”的特点?说明了什么?
清末“新政”
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候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 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 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小组讨论:你如何理解“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候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这句话?请结合清末“新政”加以分析。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清帝逊位诏书》
1912.02.12 起草人:立宪派领袖张謇
任务三、揖美追欧是否合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1年12月3日公布,1912年1月2日修正
(《临时约法》的前身 )
第一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二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第十八条 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
思考:1)3月11日颁布的《临时约法》为何增加了责任内阁制?
2)1912年1-3月间,民国初期发生了什么?
1911.12.03
1912.01.01 民国成立
02.12 清帝退位
02.13 孙中山提出辞职
02.15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
03.10 袁世凯北京就任
03.11 《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唯华盛顿一人,公(袁世凯)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 ——孙中山
孙中山拱手让权? OR 袁世凯窃取果实?
1912年2月15日,
袁世凯17票全票当选
材料一: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材料二: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材料三: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思考:从三民主义看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制度规定,人民群众要经过三年“军法之治”和六年“约法之治”,才能获得“共和国民之资格”,忽略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梅宪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
核心——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
保障——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但:没有明确反帝
——但:民权不具有广泛性
——但:没解决农民问题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民,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
◆反帝——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但:未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未改变半殖民地的性质
◆反封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国——但:未改变半封建的性质
地主阶级统治
封建自然经济
封建思想文化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拟稿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
以日为师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中共成立
甲午战争 戊戌政变 军阀混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