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7综合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是吸热反应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B.Ba(OH)2·8H2O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C.干冰升华 D.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2.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0.8molC,A、B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1,c=2
B.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Ne,反应速率不变
C.平衡时气体总压强是起始的9/13
D.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
3.一定条件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 A和0.3mol B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平衡时,不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B.
C. D.
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指向铝
2 Al、Cu 稀盐酸 偏向铜
3 A1、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镁
根据上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铝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实验2中电子从铝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实验2和3都是A1做负极,实验1和4都是Al做正极
D.实验3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H2↑
6.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为负极,③④中Fe作为负极
B.②中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③中Fe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④中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7.如图所示装置,一段时间后右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流从铁电极经导线流向银电极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9.实验室进行性质探究实验,将通入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则产生白色沉淀。制备气体的试剂不能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和
C.和浓硝酸 D.和浓盐酸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HCO B.Cu2+、K+、SO、NO
C.Fe2+、K+、NO、CH3COO- D.Na+、K+、Cl-、SO
11.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试剂 制备的气体
A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B 浓氨水与生石灰
C 铜与浓硝酸
D 锌粒与稀硫酸
A.A B.B C.C D.D
12.用酒精灯给装有少量下列固体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固体能完全消失的是
A. B. C. D.
13.硝酸与铜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呈黄色是因溶有其分解产生的
B.用稀硝酸实验时试管上方气体略有红棕色
C.用浓硝酸实验时溶液呈绿色是因溶有
D.反应中浓硝酸较稀硝酸反应更剧烈、氧化性更强
1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5.施用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有效提高农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C.铵态氮肥中氮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D.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二、实验题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控制变量思想在探究实验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实验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现有0.0lmol/L酸性KMnO4溶液和0.lmol/L草酸溶液,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温度/℃
KMnO4 溶液 水 H2C2O4溶液
① 4.0 0.0 2.0 25
② 4.0 0.0 2.0 60
③ 4.0 Vx 1.0 25
(1)请书写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③可探究草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Vx=_________mL,理由是_。
(3)对比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①中t min 时溶液褪色,用草酸表示的反应速率v(H2C2O4)=______________。
(5)甲同学在研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针对上述现象,甲同学认为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17.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已知NH3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及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根据上述提供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 (用各接口序号表示)
③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已知:Cu2O+2H+=Cu+Cu2+ +H2O)
(4)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现象是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三、原理综合题
18.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A、B、C、D均为气体,其能量变化如图:
①若E1②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反应物的总质量、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总能量均相等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进行
D.反应物中所有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可能相等
(2)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 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①求x=_______。
②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平衡时B的浓度_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A,同时生成1mol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B,同时生成1molC
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B、C的浓度之比为1∶1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A~D为核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 海水中含量最多,其原子有2个电子层 其阴离子是构成食盐的粒子 其原子的M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名称为:A_______;C_______。
(2)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由A、B、D三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写出该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4)AC的浓溶液与化合物DCB3的溶液反应生成C的单质,其中的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每有1 mol DCB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_______mol。
(5)A~D四种元素的三种元素形成的DBA、DCB、ACB三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写电子式),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写电子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Ba(OH)2·8H2O与氯化铵固体发生的复分解反应,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分子间距离增大,需要吸收热量,但此过程为物理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C,由图可知,A、B分别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6-0.4)mol=1.2mol,(1.0-0.6)mol=0.4mol,由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1.2:0.4:0.8=3:1:2,故 b=1,c=2,故A正确;
B.容器容积不变,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Ne,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
C. 起始总物质的量为2.6mol,由A项知,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4+0.6+0.8=1.8mol,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则平衡时气体总压强是起始的,故C正确;
D. 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3.C
【分析】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一定共存。
【详解】A.若平衡时,则反应消耗0.1molB,,故不选A;
B.若平衡时,则反应消耗0.06molB,同时消耗0.03mol的A,则A的浓度为0.07mol/L,故不选B;
C.若平衡时,则反应消耗0.2molB,同时消耗0.1mol的A,则A的浓度为0,故选C;
D.若平衡时,则反应消耗0.18molB,同时消耗0.09mol的A,则A的浓度为0.01 mol/L、B的浓度为0.12 mol/L,故不选D;
选C。
4.C
【详解】A.U型管左边装置是中性溶液,所以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装置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故A正确;
B.左边装置发生吸氧腐蚀时,消耗氧气导致气体压强减小,右边装置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导致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右边的液体向左边移动,所以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故B正确;
C.a处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所以a处pH不变;b处溶液变成硫酸亚铁溶液,溶液的pH值变大,故C错误;
D.a、b两处构成的原电池中,铁都作负极,所以负极上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5.C
【详解】A.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则根据金属活动性Mg>Al,则金属Mg做负极材料,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Al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
B.实验2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则金属Al为负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则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B项正确;
C.实验2中金属Al为负极,实验3中金属Al为负极,实验1中金属Al为正极,实验4中金属Al为负极,C项错误;
D.实验3正极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石墨电极上变为氢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H2↑,D项正确;
答案选C。
6.B
【详解】A.Mg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②中Mg作为正极、铝作负极;铁遇浓硝酸钝化,③中Cu作负极、Fe作正极,故A错误;
B.②中Mg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Mg作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
C.铁遇浓硝酸钝化,③中Cu作负极、Fe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
D.铁的活泼性大于Cu,④中Fe作负极、Cu作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选B。
7.C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铁的活泼性大于银,铁为负极,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铁的活泼性大于银,铁为负极、银是正极,电流从银电极经导线流向铁电极,故C错误;
D.铁的活泼性大于银,铁为负极、银是正极,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D正确;
选C。
8.D
【分析】锌和硫酸反应,加入硫酸铜,会置换出金属铜,形成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加速金属锌和硫酸反应的速率,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与硫酸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
【详解】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铜-铁-稀硫酸形成原电池,使制取H2的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用时少于b,但由于Zn与CuSO4发生反应消耗,导致与硫酸反应的锌的质量减少,因而生成的氢气减少,故a中生成H2少于b,a中生成氢气快而少,图象表示应为D,故合理选项是D。
9.A
【分析】气体通入溶液中,未见白色沉淀,不发生反应,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立即产生沉淀,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亚硫酸钡,也可能为,则气体具有氧化性或碱性等,以此来解答。
【详解】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A正确;
B.和制备的气体为氨气,氨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B错误;
C.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生成硝酸,硝酸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能产生沉淀,C错误;
D.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酸性溶液中HCO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
B.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
C.在酸性溶液中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H3COO-与氢离子反应,均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D.Na+、K+、Cl-、SO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大量共存,D选;
答案选D。
11.D
【详解】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需要加热,故A不合理;
B.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排水法收集,故B不合理;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合理;
D.锌粒与稀硫酸常温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故D合理;
故选D。
12.C
【详解】A. 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试管里面有固体剩余,A不符合;
B. 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试管里面有固体剩余,B不符合;
C. 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又结合生成氯化按固体析出在试管壁上、因此试管底部无固体剩余,C符合;
D.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试管里面有固体剩余,A不符合;
答案选C。
13.C
【详解】A.浓硝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产生的溶解在浓硝酸中使浓硝酸呈黄色,故A正确;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但试管有空气,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使得试管上方气体略有红棕色,故B正确;
C.浓硝酸与铜剧烈反应生成硝酸铜,使溶液呈绿色,故C错误;
D.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与铜反应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C。
14.D
【分析】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气体,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与二氧化硫气体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Z导管逸出,在Z导管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详解】A.由分析可知,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Z导管逸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Z导管逸出,在Z导管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尿素CO(NH2)2、碳酸氢铵都是常见的氮肥,故A正确;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两者发生双水解,故B正确;
C.铵态氮肥中氮元素不止一种化合价,比如NH4NO3,氮有两种化合价,故C错误;
D.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6. 2+5H2C2O4+6H+=10CO2↑+2Mn2++8H2O 1.0 保证反应物草酸浓度改变,而其它的不变 两实验中紫色溶液均褪色,但②褪色更快 mol·L-1·min-1 反应生成的硫酸锰起催化剂的作用
【详解】(1)酸性KMnO4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10CO2↑+2Mn2++8H2O,故答案为:2+5H2C2O4+6H+=10CO2↑+2Mn2++8H2O;
(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①、③可探究草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要保证溶液总体积相同,才能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草酸的浓度改变,则Vx=(2.0—1.0) mL=1.0mL,故答案为:1.0;保证反应物草酸浓度改变,而其它的不变;
(3)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①的反应温度低于实验②,则反应速率实验①小于实验②,实验②溶液紫色褪色快于实验①,故答案为:两实验中紫色溶液均褪色,但②褪色更快;
(4)由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KMnO4—5H2C2O4,则4.0mL0.0lmol/L酸性KMnO4溶液和2.0mL 0.lmol/L草酸溶液反应时,草酸过量,消耗草酸的物质的量为=1×10—4mol,则反应速率v(H2C2O4)= =mol·L-1·min-1,故答案为:mol·L-1·min-1;
(5)由题意可知,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可能是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还可能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锰起催化剂的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锰起催化剂的作用。
17.(1)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 g→ab→ef→d 在装置C和A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2NH3+3CuON2+3Cu+3H2O
(3)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4) B瓶中出现白烟(必须指出B瓶) 烧杯中溶液倒吸入B瓶(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详解】(1)①在装置C中用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制取NH3,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
②装置d连接顺序为:制取氨气→氨还原性验证→产物检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g→ab→ef→d;
③氨气还原CuO生成水,为防止氨气中混入水的干扰,制取的氨气必须干燥,不能选择酸性干燥剂和无水氯化钙,可选用碱石灰或生石灰干燥,即在装置C和A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氨气还原CuO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N2,即氨气还原CuO生成H2O、Cu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
(3)根据信息:Cu2O+2H+=Cu+Cu2++H2O可知,Cu2O能与稀硫酸、HCl等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所以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Cu2O;
(4)①打开旋塞1,由于A中HCl的气体压强大于B瓶,所以A中HCl气体向B瓶中扩散,并在B瓶发生反应:NH3+HCl=NH4Cl,NH3与HCl混合发生反应产生NH4Cl白色固体,因此会看到B瓶中出现白烟现象;
②再打开旋塞2,由于B瓶中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溶液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倒吸至B瓶中,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因此B瓶中的现象是烧杯中溶液倒吸入B瓶(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18.(1) 吸热反应 无法比较 BCD
(2) 2 0.2mol/(L·s) 1mol/L BC
【详解】(1)①根据能量守恒可知,E1<E2,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A、B的总能量小于C、D的总能量,但不能确定A与C物质具有的能量大小;故答案为吸热反应;无法比较;
②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故A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化学反应也遵循能量守恒,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因此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B说法错误;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氢气燃烧则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故C说法错误;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反应物中所有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不相等,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BCD;
(2)①5s内,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1mol/L×2L=2mol,相同时间段内,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mol,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x=2;故答案为2;
根据反应方程式,5s内,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2mol,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mol/(L·s);5s时反应达到平衡,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时间段内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平衡时B的浓度为=1mol/L;故答案为0.2mol/(L·s);1mol/L;
②A.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反应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消耗A、生成C反应都是向右进行,因此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A,同时生成1molC,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反应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B,同时生成1molC,推出v逆(B)∶v正(C)=1∶1,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当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
D.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例,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E.根据上述分析,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因此B、C的浓度之比为1∶1,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E不符合题意;
F.组分都是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为恒容,根据密度的定义,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即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F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C。
19.(1) 氢 氯
(2)
(3) 离子键和共价键 NaOH=Na++OH-
(4) NaClO3 Cl2 5
(5) 、
【分析】A: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则为H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多,其原子有2个电子层,则为水中的O元素;C:其阴离子是构成食盐的粒子,为氯离子,则C为Cl元素;D:其原子的M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为2、8、1,为Na元素。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氢、氧、氯、钠;
(2)B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由A、B、D三种元素构成的物质NaOH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极性共价键;NaOH的电子式为;Na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
(4)AC的浓溶液(浓盐酸)与化合物NaClO3的溶液反应生成C的单质(氯气),其中氯元素由+5价降为0价,发生的还原反应为NaClO3→Cl2,每有1 mol NaClO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5 mol;
(5)DBA、DCB、ACB三物质分别为NaOH、NaClO、HClO,NaOH、NaClO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为、;HCl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