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到中国模式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理想到现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中国 越南 朝鲜 古巴 老挝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了解列宁主义的形成
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3、辩证评价斯大林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一)形成的背景
1.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2)保留沙皇专制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2.创建政党,组织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奠定组织和思想基础。
(《火星报》和1903布尔什维克党)
材料
1861
1900
1903
189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开展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
列宁创办火星报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二)主要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列宁为何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二)主要内容
2.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俄国为什么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1、农奴制改革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
2、社会矛盾尖锐(沙皇专制统治激化阶级矛盾、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二)主要内容
3.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比,观点有何不同?
“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 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应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也可以发生在不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在多国发生 一国首先开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
(二)主要内容
4.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综合观点1到4,列宁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国家与革命》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结合俄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一)背景
经济: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2.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俄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仍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马克思
1906年通过的《俄罗斯帝国基本法》规定:最高专制政权属于全俄皇帝,沙皇和以前一样,总揽行政、军事和对外政策大权及批准法律之权。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一)背景
3. 国际:一战激化国内矛盾。
4. 主观:无产阶级壮大,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主义的形成。(阶级、政党、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工人总人数为1500万,少数的大企业集中了俄国大约54%的工人,这些企业又大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地区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
——江流等《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
俄国一战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力一半。前线接连失利,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濒于崩溃……战争、破坏、饥荒造成的一切灾难全都压在劳动人民,压在工人阶级身上。1917年工人的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
——(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二)进程
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爆发
(2)结果: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罗曼诺夫王朝)
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苏维埃处于次要地位。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我们要和平!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发展不足的资本主义
沙皇专制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与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二)进程
2. 列宁回国领导革命:
(1)1917年4月,列宁提出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材料
俄国还需要再继续革命吗?
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列宁《四月提纲》
七月流血事件临时政府镇压群众和平示威游行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二)进程
3. 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权(苏俄)。
(2)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教材P90图片
概念解释: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
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
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约《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三)特点
理论角度:
革命道路:
夺权方式:
革命阶段:
革命力量:
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落后的帝国主义成功
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暴力革命的形式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建立工农联盟
问题探究: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有何不同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对象
革命性质
革命力量
领导
结果
联系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工人、士兵、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自发,无指导纲领
布尔什维克领导,以《四月提纲》为纲领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不同阶段
二、从理想走向现实:十月革命
(四)意义
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对社会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纪元。推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对俄国: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俄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对其他国家:打击帝国主义,鼓舞民族解放。
对世界格局: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世界格局。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共产党宣言》
列宁的困惑:“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小农占主体)苏俄(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经济=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春)
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 目的:
(1)直接: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
(2)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
——列宁(1918年)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春)
3. 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国有化,高度集中管理
(3)商业:排斥市场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和实物分配制。
“背口袋的人”
他的口袋背的是里是什么?
他是什么人?
他的行为是合法的吗?
如果被发现,他会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明知很危险,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农民或者城里来的投机商人、寻找粮食的城市居民
粮食、面粉
不合法,属于黑市交易
他可能会被征粮队抓获,处以极其严厉的惩罚
解决自己的断粮、饥饿问题或者谋取不法利益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春)
4. 影响:
(1)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5. 认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途径。
国家禁止粮食买卖对国家的意义?
人民为什么甘冒风险从事这一行为?
“背口袋的人”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1. 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
(2)直接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苏俄饥荒的民众
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1921年2月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2. 内容:
(1)农业:征收粮食税,余粮自行支配。(重心)
(2)工业: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引入外国资本。
(3)商业:恢复市场机制。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课堂探究: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部分恢复私有制
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1921.3-1928)
3. 意义:
(1)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
(2)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
(3)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4)探索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丰富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借鉴。
国家资本主义
(确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你是否赞同?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 背景:
(1)政治: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2)经济: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1940年苏联地图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 背景:
(1)政治: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2)经济: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3)国际: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
(4)历史:俄国缺乏民主传统;
(5)个人:斯大林集权思想严重、专断和个人崇拜。
1940年苏联地图
材料: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摘编自皮特 N 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 发展历程:
(1)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2-1937,两个“五年计划”
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实施“农业集体化”
1929年底全国大规模开展。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宣传画)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 表现:
(1)经济:
①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管理:排斥市场、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③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农业“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
(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3)思想:单一、个人崇拜
苏联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如何积累资金?
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为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为落后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提供了借鉴。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影响:
(2)弊端
斯大林推行消灭富农的政策,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逐年萎缩,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假定农产品的产值在1928年为100%,则1929年为98%,1930年为94.4%,1931年为92%,1932年为86%,1933年为81.5%。消灭富农的政策对苏联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造成的创伤是多少岁月也难以愈合的。
——张成洁《斯大林与苏联的富农问题》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苏联农民抵制斯大林的农业政策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影响:
(2)弊端
经济:
①单一公有制:压制生产积极性,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缓慢;
④强制农业集体化与工农业“剪刀差”:损害农民利益,打击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影响:
(2)弊端
苏联解体,克里姆林宫降旗
别了,苏联
三、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 影响:
(2)弊端
经济: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作风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文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后世: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政策 具体表现
引进技术 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化工、汽车、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
大量进口机器 在苏联的进口总额中,1929年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了30.1%,1932年则高达55.7%。1929-1932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资金总计60.1亿卢布
重视“智力进口” 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大量失业技术人员,被招聘到苏联工作。同时,苏联也通过“技术援助协定”等渠道,派遣人员出国学习
吸引国外贷款 1929年之前,西方大国都不愿贷款给苏联,即使贷款也附有苛刻条件。经济危机中出现的大量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提出经济合作共赢的建议 1933年6月,苏联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提出一项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供长期贷款,同时加大进口。这些建议既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方国家缓解危机,使苏联展现了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西方经济大危机发生后苏联的应对措施
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当时的苏联采取了以下对外经济政策
课堂小结
1889 1900 1903 1917.3 1917.4 1917.11 1918 1921 1922 1924 1928 1932 1937
列宁去世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二月革命
列宁创办《火星报》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形成
列宁回国领导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
沙皇俄国(沙俄)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917
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苏维埃俄国(苏俄)
1917--1922年
俄罗斯
(1991年至今)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
(苏联)1922--1991年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