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642页
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下p73)
①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②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③独立的拉美实际成为依附欧美的半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原因
表现
①一战前
②一战期间
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
③一战后
一战前
一战以来
二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①一战前,东欧东南欧已有……
②一战期间
E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B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国家,改变政治版图
政治
经济阶级
思想
A一战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F在帮宗主国作战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
……武器。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原因
表现
③一战后,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世界各民族均应享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被压迫民族应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宗主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1916年3月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委任统治(下p87)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①一战前,东欧东南欧已有……
②一战期间
E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B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国家,改变政治版图
政治
经济+阶级
思想
A一战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F在帮宗主国作战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
……武器。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原因
表现
③一战后,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下)1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东亚 中国
东南亚 印尼
越南(印度支那)
南亚 印度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表现
资产阶级国民党
无产阶级共产党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三罢)
国共一次合作1924-1927(北伐)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打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无产阶级共产党
资产阶级民族党苏加诺
荷兰
胡志明
法国
民族解放斗争
“共”领导第一次反荷武装起义1926-1927
“民”采取不合作政策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50万人的群众大会上,以越南临时政府主席的名义发表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宣言》。下面是该宣言的一些节录: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应享有天赋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齐世荣 张象《当代世界史资料选集》
胡志明(1890-1969)
亚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东亚 中国
东南亚 印尼
越南(印度支那)
南亚 印度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表现
资产阶级国民党
无产阶级共产党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打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无产阶级共产党
资产阶级民族党苏加诺
荷兰
胡志明
法国
民族解放斗争
资产阶级国大党
甘地、
尼赫鲁
英国
非暴力不合作
一阶段1920-1922土布运动
二阶段1930-1934食盐进军
三阶段1940-1942退出印度行动
“共”领导第一次反荷武装起义1926-1927
“民”采取不合作政策
更加明确提出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自治目标
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雄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年)
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生。1920年,尼赫鲁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次年被捕入狱。印度独立前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
五四运动(三罢)
国共一次合作1924-1927(北伐)
亚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东亚 中国
东南亚 印尼
越南(印度支那)
南亚 印度
西亚(伊、叙、黎) 英、法
中亚阿富汗 英国 阿富汗人民抗英斗争 1919年英签订合约
承认阿独立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表现
资产阶级国民党
无产阶级共产党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打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无产阶级共产党
资产阶级民族党苏加诺
荷兰
胡志明
法国
民族解放斗争
资产阶级国大党
甘地、
尼赫鲁
英国
非暴力不合作
一阶段1920-1922土布运动
二阶段1930-1934食盐进军
三阶段1940-1942退出印度行动
“共”领导第一次反荷武装起义1926-1927
“民”采取不合作政策
更加明确提出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自治目标
五四运动(三罢)
国共一次合作1924-1927(北伐)
尤为
深刻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表现
非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埃及
摩洛哥
埃塞俄比亚
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扎格鲁尔
里夫酋长克里姆
封建皇帝塞拉西一世
英国
游行、示威、三罢、街垒战
武装斗争
1922独立君主立宪
1923第一部宪法
1923共和国
(1926被扼杀)
意大利法西斯
墨索里尼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1941恢复独立
西班牙、法国
泛非
主义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潮的表现
拉 美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阿根廷
智利
尼加拉瓜
墨西哥
共产党
左派力量
桑地诺
(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
卡德纳斯
外国资本
法西斯
美国及傀儡政权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罢工
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带领游击队进行武装斗争
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防止法西斯上台
美军1933
撤出尼加拉瓜
引领墨西哥
走上现代化之路
思考:一战以来的民族民主运动与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第13课)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
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既有共产党领导,如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其他民族主义政党的领导,如在亚洲和非洲;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4、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更高,也更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诉求;
5、运动具有持续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未间断,20年代和30年代都有高潮;
6、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同,运动呈现不平衡性;
7、影响更加深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①一战前,东欧东南欧已有……
②一战期间
E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B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国家,改变政治版图
政治
经济阶级
思想
A一战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F在帮宗主国作战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民族自决原则成为
……武器。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原因
表现
③一战后,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回应
(下)1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意义:形成20世纪的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欧洲代表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冲击
开始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原因
表现
①一战前
②一战期间
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
③一战后
/回应
意义:形成……,冲……,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冲击
开始瓦解
土崩瓦解
原因
表现
一战前
一战以来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土崩瓦解
原因
表现
①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②二战期间
政治
思想
③二战后,殖民主义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
A殖民主义受到致命打击,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联盟通过……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要求。
C二战在国际政治理论上确定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休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不仅标志着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形成了政治联盟,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而且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表达了二战期间,国际社会将尊重各国主权和民族自决权作为国际政治基本原则的态度和决心,这是国际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成为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武器,最终迫使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从主观因素上看,二次大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最广泛地动员了…各殖民地的人民,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在打败法西斯后自然地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广为传播
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土崩瓦解
原因
表现
①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②二战期间
政治
思想
③二战后,殖民主义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
A殖民主义受到致命打击,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联盟通过……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要求(雅尔塔体系)。
C二战在国际政治理论上确定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广为传播
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表现
亚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南亚 印度
东亚 中国
东南亚
士兵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资产阶级国大党
甘地、尼赫鲁
穆斯林联盟(仅次于国大党的一个民族主义政党)
真纳
英国
47年自治领
50s共和国
蒙巴顿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印度总督
“印度独立法案”(蒙巴顿方案)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表现
亚 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南亚 印度
东亚 中国
东南亚
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无产阶级共产党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士兵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资产阶级国大党
甘地、尼赫鲁
穆斯林联盟(仅次于国大党的一个民族主义政党)
真纳
英国
解放战争(1946-1949)
47年自治领
50s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亚洲殖民体系瓦解
印尼1945、老挝1945、菲律宾1946、缅甸1948、锡兰1948、柬埔寨1953、
马来亚1946、新加坡1965
印度独立前后
40、50S独立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表现
非洲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北非 埃及
阿尔及 利亚
撒哈拉 沙漠 以南
50S民族独立风暴
1954民族解放阵线(政党)
法国
戴高乐政府
武装斗争
英国
1952废黜国王
1953埃及共和国
1956收“苏”主权,英撤军
①1957加纳独立—二战后撒南第一个
中下层军官
武装起义(1952七月革命)
1962独立
(1962“”埃“”协议既承认阿独立又保留法殖民利益)
②60S
A1960,17国独立,“非洲年”
B1961南非独立,1963肯尼亚独立
C60S末41国独立,欧洲在非洲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③90s南非
1992黑人获得公民权
1994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全国大选,曼德拉第一位黑人总统,新南非诞生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表现
拉 美 国家 领导 对象 民族民主运动 成就
古巴
巴拿马
捍卫国家主权斗争迅速发展
美国
卡斯特罗
美国及
傀儡政权
59年推翻傀儡政权
61年社会主义国家
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1)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
(2)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3)成果大,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4)多样性,解放方式多样性;战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思考: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土崩瓦解
原因
表现
①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②二战期间
政治
思想
③二战后,殖民主义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
A殖民主义受到致命打击,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联盟通过……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要求。
C二战在国际政治理论上确定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广为传播
1945-1991,90多个国家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民族民主意识
世界殖民体系
觉醒
原因
表现
①一战前
②一战期间
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
③一战后
/回应
意义:形成……,冲……,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冲击
开始瓦解
土崩瓦解
原因
表现
①二战前,
②二战期间
政治
思想
③二战后,
广为传播
1945-1991,90多个国家独立,
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下p73)
一战以来(民族民主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衰落)开始解体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衰落)土崩瓦解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
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逐渐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642页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东亚
石油输出国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
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非洲
①较快发展:1960—1975年
②陷入困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③调整增长: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
经济又开始增长;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拉丁美洲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非洲
发展不平衡,到21世纪初,
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
③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共同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世俗化改革
社会理性
加强国际合作
民主改革
民众监督
教育公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区域
合作
思考: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现有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