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洋流 课时1 洋流的形成与全球洋流模式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洋流 课时1 洋流的形成与全球洋流模式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1 11: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章 第二节 课时1
1992年,我国一艘装载有2. 9万只塑料小黄鸭的货轮驶往美国,途中在太平洋遭遇强烈风暴,集装箱坠海破裂,小黄鸭散落在海上,形成了漂流的“鸭子舰队”。其中1万只小黄鸭漂流多年后,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
【思考】
1. 散落的塑料小黄鸭为什么会漂流
2. 结合图示,说明“鸭子舰队”抵达英国海岸的路径及原因。
洋流的形成

一、洋流的形成
1. 概念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 成因
(1)主要动力: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一、洋流的形成
2. 成因
(2)海水密度: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
一、洋流的形成
2. 成因
(3)海水运动的补偿性。
(4)其他:地转偏向力、陆地的形状等
3. 分类
(1)按性质(水温状况)划分:暖流和寒流。
①暖流: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②寒流: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水温高
水温低
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如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一、洋流的形成
3. 分类
(2)按成因分类
冬季东北季风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一、洋流的形成
密度流
3. 分类
(2)按成因分类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如日本暖流(水平补偿流)。
补偿流
一、洋流的形成
3. 分类
(2)按成因分类
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秘鲁附近的海区为上升流。
一、洋流的形成
(播放视频)补偿流——上升流演示实验
秘鲁沿岸上升流形成示意图
上升流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秘鲁寒

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如图)
60°S
30°N

30°S
60°N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西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2022·上海模拟)读“冬季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1~2题。
练习
1. 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受盛行风影响
B.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C. 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 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A项正确;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洋流的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故B错;
①洋流自西向东流,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
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差异不大,故C错;
陆地形状和岛屿主要影响洋流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故D错。故本题选A。
②洋流为秘鲁寒流,是由于秘鲁附近海区盛行东南信风,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的补偿流,故本题选C。
2. ②洋流属于
A. 风海流 B. 密度流
C. 补偿流 D. 暖流

全球洋流模式

二、全球洋流模式
1. 分布规律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除外):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大洋环流
二、全球洋流模式
1. 分布规律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大洋环流
北半球:逆时针
二、全球洋流模式
1. 分布规律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③南纬40°海区:
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性质是寒流
1. 分布规律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二、全球洋流模式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
顺时针
逆时针
④北印度洋海区:
形成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1. 联想法记忆洋流分布规律
2. 主要洋流名称

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阿拉斯加暖流
千岛寒流
南赤道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北 赤 道 暖 流
南 赤 道 暖 流
北太平洋暖流
西 风 漂 流
























赤 道 逆 流
秘鲁寒流
日本暖流
1. 太平洋洋流系统
2. 主要洋流名称
2. 大西洋洋流系统

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西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西风漂流
本格拉寒流

那利


南赤道暖流
本格拉寒流
巴西暖流
西 风 漂 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加那利寒流
2. 主要洋流名称
3. 南印度洋洋流系统
西 风 漂 流
南赤道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南赤道暖流
厄加勒斯暖流
西风漂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洋流随风而动,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另外,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全球盛行风带与洋流模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思考
1. [区域认知]结合如图所示风带,在右图中画上相应箭头,完成世界洋流模式图。
答案 绘图略(A、C环流按逆时针方向画;D环流按顺时针方向画)。
2. [综合思维]总结图中A、B、C三环流的世界分布规律。
答案 B、C环流反映了世界大洋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A环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 [综合思维]图中D环流在南半球大洋中实际不明显,为什么?
答案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是陆地(南极洲),南半球40°S~60°S范围内大部分是海洋,在西风吹动下形成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一周,所以D环流在南半球大洋中实际不明显。
(2022·山西晋城模拟)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练习
1. 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若AB线是30°纬线,那么该海域位于中低纬度;由图可知该洋流运动呈逆时针方向,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中低纬大洋环流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故选B。
2. 若AB线是30°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A. 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B. 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 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 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环流属于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如果在太平洋,丙洋流是秘鲁寒流;如果在大西洋,丙洋流是本格拉寒流;如果在印度洋,丙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故选D。
洋流的判断方法

三、 洋流的判断方法
1. 洋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洋流成因法:
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
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60°S
30°N

30°S
60°N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西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三、 洋流的判断方法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1. 洋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三、 洋流的判断方法
1. 洋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3)洋流概念法:一般而言,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三、 洋流的判断方法
2. 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三、 洋流的判断方法
2. 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16℃
18℃
20℃
北半球
暖流
20℃
18℃
16℃
南半球
寒流
(2022·湖南永州期末)下图为“某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练习
1. 该大洋环流为
A. 副热带环流
B. 副极地环流
C. 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D. 北印度洋冬季环流

读图可知,图示气压带北侧的风向向右偏,说明位于北半球,南侧的风向向左偏,说明位于南半球,因此图中某纬线应该为赤道。图示海域南部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推动下形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因此该大洋环流为北印度洋夏季环流,C正确,D错误;
副热带环流大致是以30度纬线为中心,A错误;副极地环流大致是以60度纬线为中心,B错误。故选C。
2. 有关①②③④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洋流形成受中纬西风影响 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 ③是密度流 ④是寒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洋流是在西南季风推动下形成的季风洋流,①错误;
②洋流是在东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②正确;
③洋流是季风洋流向东运行时受到陆地轮廓影响而形成的风海流,③错误;
④洋流受当地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属于寒流性质,④正确。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