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1 11:25:34

文档简介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郡县制”,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通过直接任命地方官员等方式直接管理地方。
在这一制度下,由中央到郡县地方再到乡里,国家实行自上而下的组织和治理,基层和地方服
从皇权中央,官员由中央任命,根据官职获得薪酬。尽管“郡”作为地方建制单位的名称后来
有所变化,但其实质没有变化。所谓“封建制”,指国家统治者将地方分封给自己的家族成员
或有功者,由其对地方进行自主组织和治理。“分化是封建政治的一大特点…天子虽拥有
天下所有的土地人民,但他不将他们都握在一人的手掌里,而是将他们分赐给贵族。”地方有
较大的自主权,中央政令只达到分封的地方。分封地方的首领实行家族世袭,凭借出身血统
自然获得利益。
学界通常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的便是郡县官僚制。但事实上,在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封建制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唐、五代,之后作为一种正式的体制才基本退出
历史舞台,但封建制的残余形态仍然存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郡县体制下,也存在自
我封建化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郡县制与封建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呈现出一
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纠缠状态,并且为寻求解决这种历史纠缠进行了顽强而长久的
斗争。
封建制的重要特征是封建地方军政合一,地方拥有合法的军事权。郡县本质上是行政建
制单位,在郡县制常态运行中,帝制国家努力分解地方权力,避免地方权力中心化。皇权中央
力图通过横向分权制衡来扼制地方力量膨胀和自我封建化。随着郡县体系的完善,中央不断
强化自上而下的管理,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可以做到“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
臂使指”,而与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相配套的是官员录用的科举制的建构,从此以后,士人对地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方长官的依附被割断。
在封建制下,中央对地方缺乏监督,更多的只是一种道德约束。伴随郡县制的建立,郡县
制常态运行中,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监督便产生了,专门设立了中央监督地方的机构和职位。
随着帝制体系的发展,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日益发达。除了常规的机构监督外,中央大量委派
官员到地方巡视。随着地方官员因长期任职产生的自我封建化,中央开始强化地方官员的流
动性,实行异地为官,当地人不得在当地为官。唐初,不许地方官员任职于原籍所在的州,家
族纽带和个人联系会影响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他们也被定期调离,以防止形成自己的新地方
势力。
(摘编自徐勇《郡县制、封建制的历史纠缠与斗争一以关系叠加为视角》)
材料二:
随着分封而治的诸侯国的实力日益强大,分封国的统治权力就具有了天然的离心趋势,
中央王权需要设置一些直辖于王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以加强王权的统治力量。县即直接隶属
于王权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则主要设置在战略要地和边境之地,目的是加强某一地区的防御
力量,是一种侧重于军事职能的地方行政机构。在郡县出现初期,二者相互独立,并不存在隶
属关系,区别主要体现在职能区分上。县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县域内的居民需要缴纳相对较
多的赋税;郡更加强调其军事职能,郡域内的居民上交赋税的数量相对较少。从地域位置来
看,郡通常设置在距离国都较远但交通便捷的地域,县则距离国都较近。
从郡县概念的内涵而言,它主要指一种中央皇权统治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统治地
方的行政单位。郡位于中央和县之间,向上对中央负责,向下则需在本郡范围内贯彻落实皇
权意志和各项法律法规。中央皇权与郡、郡与县之间为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郡县的地方
治理权并不具有世袭性质,而是由皇权任免,接受皇权的直接控制。
秦以来的封建、郡县之变,意味着国家体制的变化。虽然人们对这一体制变化的方式和
历程有不同看法,但无论二者的转变方式或历程如何,郡县与封建作为两种不同的国家组织
体制,其权力结构是截然不同的。从国家权力的体制结构而言,秦以后,分权而治的封建国家
体制已逐渐瓦解,成为一个由地方行政体制组成的中央集权国家。虽然从秦至汉唐再到明
清,关于采取郡县还是封建的国家体制发生过多次争论,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
展并成为政治的主流,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摘编自陈军亚《对古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形态的新认知一以“国家郡县,社会封建”为
描述路径》)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央任命官员到郡、县管理的方式有所变化,使得作为地方建制单位的“郡”的名称有
变化。
B.封建制指拥有天下所有土地、百姓的天子把地方分封给皇室成员或有功者,分封地方的
自主权很大。
C.郡县制是一种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的,由中央到郡县再到乡里的地方行政制
度,其出现晚于封建制。
D.在郡、县出现初期,二者并没有隶属关系,后来实施郡县制,郡成了县的上级,负责向县贯
彻落实皇权意志等。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语文·答案
(1~3题,6-7题,11~12题,15题,每小题3分)
1.A
2.B
3.D
4.首先,主要介绍了郡、县在行政上的具体作用:其次,介绍郡县制的内涵:最后,介绍国家体制不断向着中央集权
制度发展等。(写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皇权中央注重地方军事、行政权力分立。②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建构科举制。③加强对地方权力的监
督。④强化地方官员的流动性。(每点】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给分)
6.D
7.A
8.①古人的浪漫。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对诗情画意之景的描写,表达出美好的意
境,体现出古人的浪漫之情。②大自然的浪漫。长有芦苇和白茅草的野山地里风景宜人,白鹭、鸳鸯、黑天鹅等
在大自然之中自由自在、相亲相爱,这些都充满浪漫之情。③作者情怀的浪漫。作者期望在原始风景之中,在
浪漫的风景和风景的浪漫之中度过余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我”认为白鹭是“仙林的灵魂鸟类”,重点描写白鹭,突出白鹭的原生态与野趣,增加了文章的浪漫气息。
②“仙鹤门”既无“仙鹤”也无“门”,“我的理想就是留住白鹭常驻此地”,通过“仙鹤门”的衬托,更加突出了
“我”对“白鹭”的依恋和喜爱之情。③与仙鹤、凤凰等传说中的鸟类相比,白鹭是现实中常见的鸟类,彰显着人
与生态的关系,以描写白鹭为重点,更能突出文章主旨。(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
亦可酌情给分)
10.DHJ(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D
12.A
13.(1)(鲍永)学习研究欧阳的《尚书》,待奉继母特别孝顺,妻子曾经在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鲍永随即就把妻子
休掉。(关键词“治”“尝”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仁义的人不忘记旧主,忠臣不忘记原来的君主,这正是品行高尚的人啊。(关键词“遗”“高”的翻译各
1分,大意2分)
14.光武帝攻打怀城三天没有攻破,但鲍永却不费一兵一卒成功劝说怀城太守投降。(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鲍永,宇君长,上党人。年轻时就有志气和操守,(鲍永)学习研究欧阳的《尚书》,侍奉继母特别孝顺,妻
子曾经在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鲍永随即就把妻子休掉。鲍永担任郡中的功曹,当时有自称待中的人下损在
驿馆中,太守赵兴想出城拜谒。鲍永认为赵兴不应该出城,就血挡着赵兴的车并拔出佩刀,赵兴因此回来。过
了几天,朝廷下诏书逮捕那个自称待中的人,果然是假使者,鲍永由此闻名。
更始帝二年,鲍永官拜仆射,代理将军事情,率领军队平定河东。鲍永喜好礼乐教化,虽然代理将军,但经
常穿着黑色的檐输,路人都称他为鲍尚书兵马。
光武即位后,派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符节征召鲍永到自己的行营去。鲍永怀疑,把储大伯收押,并把储大
伯所持的符节密封藏在晋阳传舍培壁中,派遣送信的人快速到长安。
一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