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02 07: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建立生物膜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及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本节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自主学习
1、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提出膜的结构是由 组成;理由是
;20世纪初,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分离出膜,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
2、 完成书本P66上思考与讨论:1、2题,得出:
假设的提出应有 ,并且假设要通过 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的理由是

4、分析磷脂分子的头、尾部化学特点,思考磷脂分子的排布
①画图表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铺成的分子层; 空气

②想一想:细胞膜内、外的环境,则细胞膜上的两层磷脂分子层是怎样排列的?(画图展示)
课堂延伸:若将许多磷脂分子浸没在水中,磷脂分子将怎样排布,试画图展示
5、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观察提出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特点是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蛋白质在磷脂分子两侧均匀分布,后来,为什么又被质疑、推翻?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它的基本内容 (画图展示)
四、巩固练习
填空题:
1、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膜是由脂质构成 膜的主要成分为 和 推出膜上的磷脂分子为 层 提出 ---脂质--- 三层结构, 提出
模型.
2、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有 和 ,还有 。
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 构成基本支架,具有 性,上面镶、嵌入、贯穿着 ,也是可以 的。
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它决定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
选择题:
1、细胞膜很容易被蛋白酶分解,也容易被脂溶性溶剂破坏,说明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含有( )
A、糖类和脂质 B、蛋白质和磷脂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质
2、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薄,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3、使磷脂分子特别适于形成细胞膜的特性是( )
A、它们是疏水的 B、它们是亲水的 C、它们迅速吸水 D、它一端亲水一端疏水
4、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