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了解酶的特性
完成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酶的特性
三、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细胞代谢: 。
意义: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㈠、1.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 。
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H2O2分解产生 。
2.目的要求:通过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H2O2酶的作用和意义。
3.方法步骤:
⑴取 支洁净的试管, 为1、2、3、4,并分别加入 溶液。
⑵2号试管放在 的水浴中,1、3、4号试管放在常温下,且在3、4号试管内分别加入
溶液、 液。
⑶观察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多少。
⑷2—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 和 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卫生香燃烧情况。
4.结果: 号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且 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最多。
号试管内卫生香的燃烧剧烈。
5.结论:2号与1号试管比较:说明 ;
4号与1号试管比较:说明 ;
4号与3号试管比较:说明 。
㈡、思考回答问题:
1.课本P79讨论1、2、3、4。结论: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细胞内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的进行。
2.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 答: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较多的H2O2酶。
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答:研磨破坏细胞释放出H2O2酶,增大H2O2酶与H2O2的接触面积。
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答:不能。在滴入的氯化铁溶液中可能含少量肝脏研磨液,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㈢、控制变量:
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包括 、 和 三种。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要研究的因素)称为 ,如上述实验中的 ;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观察的实验现象)称为 ,如上述实验中的 。
2.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指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单一变量是指在对照实验中只有要研究的因素(即自变量)可以变化,无关变量保持相同。
三.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酶的作用: 作用。
2.意义:使细胞代谢在 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3.原因: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 。活化能是指: 。
四.酶的本质 阅读课本P8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 ,少数酶的本质是 。
第二课时 酶的特性
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 ,绝大多数酶是 。
判断: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离开活细胞中酶失去催化作用( )。
一、酶具有 性。 即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思考这对细胞有什么意义?
二、酶具有 性。一种酶只能催化 或 化学反应。意义:细胞代谢能够 地进行。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阅读课本P83“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 等。
2.探究问题: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⑴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⑵材料用具:2%的淀粉酶溶液、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5%的盐酸、5%的NaOH溶液、碘液、斐林试剂、沸水、热水(60℃左右)、冰块、蒸馏水等,其它用具自选。
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 ,因变量: 。
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 为1、2、3,分别加入2ml的3%可溶性淀粉溶液;
另取 支试管, 为1′、2′、3′,分别加入2%的淀粉酶溶液。
②同时把1、1′放入0℃冰水中,2、2′放入60℃热水中,3、3′放入100℃沸水中,保温5分钟。
③把3种温度下的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并分别保持各自的温度5分钟。
④取步骤③中的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是否有蓝色出现。
结果: 。 结论: 。
四、巩固练习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有生物体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分解胃蛋白酶的酶是蛋白酶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D从化学成分看,酶就是蛋白质
2、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物质适用于除去其细胞壁的是
A盐酸 B蛋白酶 C淀粉酶 D纤维素酶
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4、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水和氧,相当于三价铁离子催化速率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
A稳定性 高效性 B高效性 专一性
C多样性 稳定性 D多样性 专一性
6、分别用0℃和100℃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
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分解成了氨基酸
7、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胃液中的蛋白酶进入小肠以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的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C小肠内的pH值比胃内pH值高 D小肠内的pH值比胃内低
9、将乳清蛋白、淀粉、胃内蛋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里,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D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11、如右图曲线反映的是某种酶的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A点以前和以后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A酶的数量和反应物浓度 B反应物浓度和酶的数量
C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浓度 D酶的数量和酶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