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 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据图推断( )
A. 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 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②④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③错误。故②④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多种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气象卫星丰富的观测信息,可以对灾区受灾情况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发生极昼地区都是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
【点睛】遥感技术具有在不接触目标情况下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遭遇灾害的情况下,遥感影像是我们能够方便立刻获取的地理信息。在地图缺乏的地区,遥感影像甚至是我们能够获取的唯一信息。
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四地,适合修建数据中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该区域( )
A.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B. 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C 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D. 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由图可知,甲处靠近活动断裂,地质不稳,不安全,A错误;乙地附近有化肥厂,丙地附近有火电厂,空气不清洁,BC错误;丁处靠近河流,附近有水电站,提供清洁电力,远离工厂,远离活动断裂,适合修建数据中心,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表明地势崎岖,有多处溶洞分布,表明喀斯特地貌发育,A正确;该区域以山地为主,而国家粮食主产区主要是分布在平原区,B错误;根据该区域水稻分布,可推测其热量较充足,河流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冬季应该比较温和,CD错误。故选A。
【点睛】数据中心的区位一般为:气温低,能耗较少;能源充足且价格较低;安全性高等。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由图可知( )
A. 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 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C.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 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6.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印度洋沿岸 B. 大西洋西岸 C. 亚欧大陆东部 D. 南美洲西部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距今1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而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暴雨增多,应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区,C错误;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故选D。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7. 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 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 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 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 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山麓地带为常绿乔木,可推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处纬度可能是30°N,年降水量应该大于800mm,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山麓起点海拔在230米以下,1100米等高线附近有落叶乔木分布,CD错误。故选A。
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①中的洋流( )
A.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 B. 扰动海水导致渔业资源种类少
C. 促使厦门至高雄的轮船航速加快 D. 降低台湾岛西侧沿海空气湿度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钓鱼岛位于123°E,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图①为6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A错误;图②为6月8日05: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日出,05:00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B正确;图②为9月4日05:00,接近秋分日,钓鱼岛昼长略长于12小时,应与略早于6点日出,05:00距离6:00相差1小时,此时还未日出,C错误;图④为4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①中的洋流为台湾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正确,D错误;扰动海水有利于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渔业资源种类应较多,B错误;高雄位于台湾西南部,该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厦门至高雄的轮船逆洋流航行,航速减慢,C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影响,表现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近年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某产业园,面向轻型化、智能化制造业,构筑垂直化生产空间新形态。图是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有利于园区( )
①集约利用工业用地②降低厂房的建造成本③提高产业集群效率④辐射带动大湾区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促使智能制造企业垂直化生产的主导条件是( )
A 楼房闲置 B. 劳动力短缺 C. 环保安全 D. 科技进步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垂直化生产空间将仓储物流设置在底层和负一层,生产、展示设置在二楼和三楼,研发设置在三楼,设计市场设置在四楼,这样的生产空间组织有利于集约利用工业用地,也有利于各生产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提高产业集群效率,①③正确;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厂房建设成本高,②错误;只涉及本产业园产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并未涉及与大湾区其他区域产业的协作,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轻型化、智能化制造企业,产品更新快,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对信息依赖程度高,科技进步有利于使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是促使自然制造企业垂直生产的主导条件,D正确 ;楼房闲置与企业垂直化生产关系不大,A错误;垂直化生产与普通生产组织对劳动力和环保要求并无差异,B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12. 图示意某区域矿产资源消费数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完成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从鼎盛期到衰退期的变化,主要由于该区域( )
A. 人口增速趋缓 B. 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地质勘探技术滞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说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在进步,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地质勘探技术会不断提高,BD错误;人口增速趋缓,但人口数量可能也继续增加,不会导致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从鼎盛期到衰退期变化,A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如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会导致矿产资源的消费数量进入鼎盛期,之后,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会导致矿产资源的消费数量进入衰退期,C正确。故选C。
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州( )
A. 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 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 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14. 图中( )
A. 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 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 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 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15. 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 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 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 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 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答案】13. D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地谷地相间分布,中部地势低,地势起伏大,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B错误;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草场保护效果显著,C错误; 据图可知,该地区温泉广布,是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图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为外流河,西北部有些河流属于内流河,A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峡谷地带,对库区具有灌溉功能,同时,落差较大是我国著名的发电站,B正确;在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曾经经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倒淌河流入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和内流河,C错误;沙珠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青海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A错误;高速公路汽车排放尾气,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错误;高速公路主要联系大城市,不能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的联系,C错误;因高速公路穿过该州西部地区,西部经济可能因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吸引人口向西流动,导致人口重心向西移,D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较大;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减少了人口迁移的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图(左)为该流域示意图,图(右)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寻访中华蜜蜂谷
(1)阐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区位。
任务二、探究水环境变化
查阅文献,获取到图中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如表所示。
采样日期 2月25日 4月25日 7月2日 8月15日 9月10日 10月21日
氮含量(毫克/升) 3.4 3.2 5.8 13.9 11.8 8.8
(2)绘制统计图。概括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以“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为目标,当地对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3)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1)蜜源丰富;蜂蜜酿造工艺水平高;技术有保障;产品质量好;市场广阔;知名度高。
(2)
变化特征:采样点河水氮含量冬春较低,夏秋较高。
理由: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施用化肥和农药,污染水体。
(3)甲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减少河流含沙量;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乙地:控制污染企业布局;严禁施用农药、化肥,防止污染水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农业区位因素、水污染及防治措施等知识,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能力和区域素养。
【小问1详解】
位于山区,生物多样性强,蜜源丰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蜂蜜酿造工艺水平高;有科普馆指导,养殖技术有保障;获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质量好;借助新媒体宣传,知名度高,产品形象好;靠近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市场广阔。
【小问2详解】
依据表格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
变化特征:2月25日和4月25日,冬春季河水氮含量较低,8月15日最高,9月10月也较高,故采样点河水氮含量冬春较低,夏秋较高。
理由:读图可知,本区域位于乡村,农业较发达,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可能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残余的物质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小问3详解】
甲地:位于山区,应当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减少河流含沙量;加大宣传力度,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下游水体水质。
乙地:位于平原地区,要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布局,导致水体污染;下游平原河谷农业发达,要严禁施用农药、化肥,杜绝污染水源;居民生活点较多,生活污水要净化处理。
17. 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拿骚的气候特征。
(2)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马农业发展缓慢。2018年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3)说明巴哈马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
【答案】(1)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5至10月为湿季,高温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气温较低,降水少。
(2)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地势较低;东北部坡度较陡,西南部坡度较缓。图中所示风向为东北风,并引起海水运动,海水及风力对东北部产生侵蚀作用,形成陡坡;西南部为背风坡,受海水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3)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素养,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海域广阔的优势,发展水产品养殖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地形特征描述,风对地貌的影响,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中拿骚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知,拿骚全年高温,每年5-10月气温较高(最低气温25℃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11月至次年4月温度稍低(最低气温20℃左右,最高25℃),1月、2月为最冷月份。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季,5至10月为湿季(月均降水量超过100㎜),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
【小问2详解】
由左图反映的岛屿整体形态可知,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由右侧剖面图可知,岛屿地势较低,且东北侧与西南侧坡度差异较大,东北侧较陡,西南侧较缓。图中风向与西北指向标垂直,故可知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部受海浪和风力侵蚀作用,坡度较陡,西南坡位于背风坡,受海浪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小问3详解】
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一是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素养;由于巴哈马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所以应通过土壤改良,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所以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巴哈马属于岛国,海域广阔,可利用我国现有的养殖科研技术能力,进行海产品养殖。
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叶产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
(2)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
【答案】(1)南极半岛人类活动少,排放的污染物少;南极半岛位于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风力强劲,不利于污染物沉降。
(2)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进入大气层,受大气环流影响带至南极半岛上空,水汽凝结过程中混入黑碳物质,通过降雪带至采样点;游客和科学工作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碳元素。影响:黑碳会降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地表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积雪融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极半岛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南极半岛纬度高,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少,排放污染物少;南极半岛位于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风力强劲,大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吹走,不利于污染物沉降至南极半岛地表。
【小问2详解】
黑炭的来源可从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方面分析,直接来源主要是游客和科学工作等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前往南极半岛的游客和科学工作人员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也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中含有碳元素;间接来源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进入大气层,受大气环流影响带至南极半岛上空,水汽凝结过程中混入黑碳物质,通过降雪带至采样点。对积雪的影响:黑碳颜色较深,会降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地面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积雪融化。
19.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答案】(1)栖息地范围面积广阔;栖息地类型多样,包括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等;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地质条件复杂,产生了许多溶洞;气候湿热;垂直落差大。
(2)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人口增长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造成了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具体包括:商业性伐木;采矿;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等。
(3)土壤的变化: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建立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有利于把各国“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多样性来回答。首先是丰富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以其广阔的栖息地范围而闻名,栖息地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多种自然环境给予了动植物生长空间;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第三纪火山的喷发构成了这一地区的古老地层,喷发后留下的石灰岩又形成了岩溶地层,加上这里的湿润气候,所以森林里还产生了许多溶洞、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溶洞里繁衍着大量生物。其次是优越性: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靠近海边,所以来自大西洋南部海洋上的温暖湿润的信风可以吹进森林,保证全年空气相对湿度高,该区域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垂直方向上的水热变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小问2详解】
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森林正迅速被伐木、农业、采矿和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摧毁,由于传统农村社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经济生产高度依赖自给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养牛和捕鱼。这种生产方式最依赖自然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对东南保护区的环境有很大危害。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市化造成的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是重要威胁。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里还没有道路,后来建造了小路,但已不再适合今天的需求。以货运、建筑或道路拓宽为目的的发展建设,造成了碎片化加剧。
【小问3详解】
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次生灾害,而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农庄土壤的变化表现为: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分布于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近年来,亚马孙雨林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森林的保护成为国际的共识,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20. 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功能区 小微绿地行点
商业区 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透视性好,花卉类植物造景与小雕塑结合,设置休息座椅、移动货亭等服务设施。
居住区 利用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因地制宜、种植便于养护的乡土植物建有游乐、健身、社区文化展示等设施,可作为社区议事场所。
工业区 在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选择除尘降噪效果好的乔、灌、草等植物多元增绿,并利用数字媒体墙等进行工业文化展示。
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
【答案】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小微绿地为材料,涉及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小微绿地主要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等,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材料“延河两岸通过街头建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扩大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以及“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多种类型的小徵绿地,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可知,小微绿地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材料“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等途径,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游憩场所,传承历史文脉,创造优关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可知,小微绿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活条件;通过材料“以体育文化为主题建设社区绿色开效空间,形成15分钟休闲生活圈,打造城市徵名片”可知,小微绿地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从而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 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据图推断( )
A. 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 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四地,适合修建数据中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该区域( )
A.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B. 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C. 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D. 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由图可知( )
A. 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 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
C.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 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6.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印度洋沿岸 B. 大西洋西岸 C. 亚欧大陆东部 D. 南美洲西部
7. 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 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 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 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 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①中的洋流( )
A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 B. 扰动海水导致渔业资源种类少
C. 促使厦门至高雄的轮船航速加快 D. 降低台湾岛西侧沿海空气湿度
近年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某产业园,面向轻型化、智能化制造业,构筑垂直化生产空间新形态。图是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有利于园区( )
①集约利用工业用地②降低厂房的建造成本③提高产业集群效率④辐射带动大湾区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促使智能制造企业垂直化生产的主导条件是( )
A. 楼房闲置 B. 劳动力短缺 C. 环保安全 D. 科技进步
12. 图示意某区域矿产资源消费数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完成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从鼎盛期到衰退期的变化,主要由于该区域( )
A. 人口增速趋缓 B. 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地质勘探技术滞后
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州( )
A. 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 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 南部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14. 图中( )
A. 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 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 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 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15. 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 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 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 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 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图(左)为该流域示意图,图(右)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寻访中华蜜蜂谷
(1)阐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区位。
任务二、探究水环境变化
查阅文献,获取到图中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如表所示。
采样日期 2月25日 4月25日 7月2日 8月15日 9月10日 10月21日
氮含量(毫克/升) 3.4 3.2 5.8 13.9 11.8 8.8
(2)绘制统计图。概括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以“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为目标,当地对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3)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的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17. 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拿骚的气候特征。
(2)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马农业发展缓慢。2018年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3)说明巴哈马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
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叶产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
(2)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
19.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20. 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功能区 小微绿地行点
商业区 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透视性好,花卉类植物造景与小雕塑结合,设置休息座椅、移动货亭等服务设施。
居住区 利用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因地制宜、种植便于养护的乡土植物建有游乐、健身、社区文化展示等设施,可作为社区议事场所。
工业区 在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选择除尘降噪效果好的乔、灌、草等植物多元增绿,并利用数字媒体墙等进行工业文化展示。
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