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葡萄沟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吐鲁番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被称为“火洲”。是我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葡萄沟》,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本去看看吧!
新课导入
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县,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
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你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边读边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沟 产 梨 份 种 搭
棚 淡 够 好 收 城 市 留 钉 利 分 味
chéng
gōu
chǎn
lí
fèn
dā
gòu
hào
shōu
liú
dīng
lì
fèn
wèi
shì
dàn
zhòng
péng
认识生字
客
市
产
份
坡
枝
起
收
城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半包围
老
葡萄沟 盛产 香梨 月份 搭起
凉棚 淡绿 吃个够 好客 收下
城市 留着 钉着 水分 味道
gōu
chǎn
lí
fèn
dā
dàn
gòu
hào
shōu
chéng
shì
liú
dīng
fèn
wèi
péng
“产、枝、收、城、市”是翘舌音,不要
读成平舌音。
“坡”读pō,不读pē。
易读错
好
分
(好客、爱好)
hǎo
(好人、美好)
hào
(部分、水分)
fēn
(分开、分别)
fèn
多音字
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想一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地方?哪些月份有什么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点明了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最有名的是葡萄。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葡萄长在什么地方?
你觉得葡萄长得美吗?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说明葡萄长得非常茂盛。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你觉得“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意思一样吗?“五光十色”除了说明葡萄颜色很多,还能说明什么?
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晾房修在山坡上,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四壁留着许多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写出了晾房的内部结构特点,为下文写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作铺垫。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你喜欢葡萄沟吗?说一说理由。
喜欢。因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长得又多又好。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这儿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
盛产的水果—种类多
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
葡萄好
老乡热情好客
颜色鲜
味道甜
葡萄干有名
真是个好地方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葡萄沟出产水果,人们最喜爱葡萄。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形象具体地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说明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课文总结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