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父亲、树林和鸟
作者介绍
牛汉(1923-2013),山西定襄人,蒙古族。现代诗人、作家,曾用笔名“谷风”,是“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作有:长诗《鄂尔多斯的草原》等,散文《童年牧歌》《悼念一颗枫树》等,诗集《彩色生活》《在祖国面前》《海上蝴蝶》《温泉》等,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等。
我会认
瞬
畅
黎
猎
凝
幽深 雾蒙蒙 凝神静气 兀立
热腾腾 羽翎 舒畅 瞬间 惊愕
我会读
多音字
朝
cháo: 朝服
zhāo: 今朝
蒙
ménɡ:启蒙
mēnɡ:蒙人
měnɡ:蒙古包
形近字
朝(cháo)明朝
嘲(cháo)嘲讽
雾(wù)雾霾
务(wù)任务
蒙(měnɡ)蒙古
朦(ménɡ)朦胧
鼻(bí)鼻梁
鼾(hān)鼾声
猎(liè) 猎人
借(jiè) 借阅
翅(chì) 鸡翅
翘(qiáo) 翘首
膀(bǎnɡ) 肩膀
榜(bǎnɡ) 上榜
形近字
雾蒙蒙:雾茫茫。
词语理解
凝神静气:聚精会神,气息平静。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翅膀:飞行器官,一般是两对,呈膜状,上面有翅脉,有的前翅变成角质或革质。
词语理解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惊愕:吃惊而发愣。
标出自然段并划分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第二部分(第2-22自然段):写“我”回忆小时候与父亲在树林里谈论关于鸟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提问,怎么看待第一段写的内容?
第一段中的“一生”一词写出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欢程度;“最喜欢”一词说明不是一般的爱,喜爱树林和唱歌的鸟超过所有喜爱的事物。
想一想:文章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题。同时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三者的关系。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读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幽深的”写出了树林的茂密。 “雾蒙蒙的”表现出树林能见度很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凭借“望”和“闻”就可以准备的判断出林中是否有鸟,表现了他超出常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提问,这一段写了父亲的什么特点?
“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写出父亲观察得仔细、闻得认真,同时也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思考:“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用反衬的写法,写出了“我”的“茫然”,为的是衬托(或突出)父亲对鸟的相知、敏感。
这是一个过渡句,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我”闻到的只是“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而父亲却从浓郁的草木气息中分辨出鸟的气味,说明父亲是一个真正懂鸟爱鸟的人。
“生怕惊动鸟”说明父亲对鸟爱护备至。
闻到“鸟味”更说明父亲对鸟很了解。
“鸟也有气味?”“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歌唱了。”
这一段写了父亲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写父亲的神态,表现出父亲生怕惊动林中的鸟儿,
同时通过对鸟儿活动的细致描写,反映出父亲对鸟儿的认知程度之深、对鸟儿观察的仔细,以及对鸟儿的习性掌握的也是非常清楚的。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过了几天,父亲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思考以下问题
这句话既有父亲对鸟飞离树枝的愉悦,又有父亲对鸟被猎人打中的担忧,饱含了父亲对鸟的深爱之情。
提问一:“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中“这”指的是什么?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中“这”指的就是鸟儿在树林里唱歌。
提问二:为什么鸟儿最快活的时候却容易被猎人打中
因为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因为“我”听了父亲的一席话,知道父亲太了解鸟了,
如果父亲是猎人,那这些鸟就很难逃脱父亲的捕杀,所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思考以下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写“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的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课堂总结
父亲、树林和鸟
课文结构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谈论关于鸟的问题
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
看鸟动
闻鸟味
听鸟语
知鸟性
爱鸟护鸟
爱大自然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