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分值:100分 命题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仪应该做成下面所示的哪种形状( )。
A. B. C.
2.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说明两个物体( )。
A.相对静止 B.相对运动 C.无法确定
3.旗帜会飘动是因为( )。
A.自身的动力 B.空气的流动 C.旗杆的动力
4.搭建“过山车”,需要先画设计图,再进行拼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 B.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C.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5.我观察到蚕卵的形状是( )。
A. B. C.
6.在马路上,我们观察到汽车在行驶,这是以( )为参照物观察到的。
A.汽车内的乘客 B.其他行驶的汽车 C.路旁的房屋
7.十六世纪,首次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郑和
8.( )从蚕卵里孵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A.蚕蛹 B.蚁蚕 C.蚕蛾
9.在抽丝过程中,( )不适合用来挑丝头。
A.竹签 B.棉签 C.大头针
10.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 )。
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体。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 ),地是( ),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3.影子( )、( )和( )都可以改变。
4.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运动相同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5.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
6.我们平时看到在空中飞行的蜻蜓不时会做出蜻蜓点水的优美姿势,事实上是它正在水中产( ),说明蜻蜓是( )动物。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蝴蝶、蝉与小鸡都要经过变态发育。( )
2.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
3.月球自己不发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月球只有一半是明亮的。( )
4.动物的很多活动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
5.日晷是我国现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
6.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无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
7.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
8.拍桌子能使小球受到振动而运动起来。( )
9.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
10.沿桌面滚出的小球做曲线运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连线题。
鸡 蜗牛
老鼠 产卵繁殖的动物 大象
鱼 直接生小动物的动物 猫
狗 蜻蜓
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
1.月相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
2.蚕卵有什么特征?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3.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实验名称:模拟制造环形山
实验材料:细沙、托盘、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步骤:
1.把( )平铺在托盘里。
2.从高30厘米的地方,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3.从高60厘米的地方,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实验现象:在步骤2中,( )球留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步骤2和步骤3相比,从高( )厘米的地方,大球留下的坑更大,深度更深。
实验结论:环形山是由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月球的天体体积越( ),环形山越大,反之越小。从离月球越( )的地方撞击,环形山越大,反之越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C
7.B
8.B
9.B
10.B
二.填空题
1.两侧
2.球;圆的;方的
3.长短;方向;形状
4.距离;时间
5.相对
6.卵;卵生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答:月相的形成与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和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等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不会看到月相变化。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也不会看到月相变化。
2.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颜色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3.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应该尽可能地抬高轨道起点处的位置并减少曲线轨道。
六.综合题
1.细沙;大;60;大;远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