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 容 《学写游记》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课 上 课 时 间
教学 目标 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景,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 学重 点 难 点 1.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景,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 备 课件、课本
教 学 预 案 一、导入新课 通过预习P111——P112,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你在预习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在预习中产生哪些问题?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 写作导航 本单元作文是写一篇游记,要求“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 游记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特征: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产生神往之情。(去过,但不知道特征,就不要去写了,换一个。) 3.适当交代有关知识: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独特感受,融情于景: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 位法。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作的顺序。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 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可以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 我们同启明星一起上路了。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那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周庄水韵》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注意: 一、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 二、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 三、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远到近) 四、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 五、选着留有深刻印象的点来做发挥,其中一定要有详略,哪几个略写哪几个详写要想清楚。 六、注意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传说的巧妙结合,更能凸显出游览的意义和文章的深度。 一、 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二、 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写作练习 1.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自由命题,写成一篇游记。 2.写游览的风景名胜,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家乡的景物,仔细观察,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 3.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4. 结合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写作技巧完成作文。 参考课本:P111-112 ——开头加入对旅游点的向往 ——加入心情的叙写 ——加入景物的描写 ——加入历史风俗民情的介绍 ——加入联想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