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送元二使安西
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导入新课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那么,在诗人王维又是如何书写送别诗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导入新课
送元二使安西
出使。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初读古诗
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初读古诗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初读古诗
认认真真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wèi
yì
初读古诗
听范读,给这首诗划分节奏: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初读古诗
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位于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润,沾湿。 客舍:旅店。
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初读古诗
理解重点字词后,请你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再读古诗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诗中有画”。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请你读诗的前两句,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再读古诗
雨、轻尘、客舍、柳;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
再读古诗
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要送自己的朋友元二到哪里去?
安西;安西与渭城相距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如果用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行驶,需要半年。
再读古诗
读了后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可知是为友人设宴送别。
再读古诗
作为好朋友的王维,友人即将离开家乡去到这样的地方不免有些不舍与担心,此时此刻,离别在即,王维是怎么劝酒的呢?为什么?
再读古诗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得知不止喝了一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浓缩于酒中,把别愁、祝福融为一杯杯美酒,明为劝酒,实为诉离愁。
课堂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课外拓展
诗人在分别之际写下的诗,我们叫它送别诗。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外拓展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检测巩固
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安西】
【渭城】
【浥】
【阳关】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湿润,沾湿。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