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醇酚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B.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反应
C.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Br3作催化剂
2.中药莪术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莪术二醇是莪术挥发油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莪术二醇的分子式为
B.莪术二醇可以使酸性溶液变色
C.莪术二醇含有两个醇羟基可以催化氧化得到二元醛
D.一定条件下莪术二醇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聚物
3.下列有关“扑热息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B.它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它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D.它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下列关于丙烯醇(CH2=CHCH2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可溶于水
C.不能使热的CuO变为红色 D.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5.某物质可溶于水、乙醇,熔点为209.5℃,其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易溶于水、乙醇,可能是因为他们结构相似
B.该分子中含有大π键
C.该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6.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7.漆酚是生漆的主要成分,其组成与结构如图。下列对漆酚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或
或
或
或
等
A.漆酚可发生加成反应 B.漆酚是混合物
C.漆酚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中 D.生漆固化硬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
8.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三甲基戊烷
B. 甲基丁炔
C.三甲苯
D. 甲基丙醇
9.一种Ru(II)化合物(表示为Cat.)在催化草酸酯(A)加氢成醇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B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含-COOH的物质
B.有机物C在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中最终被氧化成CO2
C.1molA完全反应生成C,至少消耗2molH2
D.E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二酸发生反应
10.有如图合成路线,甲经两步转化为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
C.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D.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
11.苯酚(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加成得到环己醇( ),下列关于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能溶于水,但溶解性都比乙醇差
B.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C.都显弱酸性,且酸性都弱于碳酸
D.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FeCl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12.莲藕含多酚类物质,其典型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与溴水反应 B.可用作抗氧化剂
C.有特征红外吸收峰 D.能与发生显色反应
13.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操作Ⅰ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选用CCl4
B.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C.通过操作Ⅱ,苯可循环使用
D.苯酚沾到皮肤上,需用NaOH溶液清洗后,再用大量水冲洗
1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以跟有机物反应的是
①酸性KMnO4溶液 ②NaOH水溶液 ③KOH醇溶液 ④Na ⑤CuO ⑥HBr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
15.向下列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是
A. B.
C.NaI溶液 D.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X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2 g H2。
(2)X与D(CH≡CCH2COO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X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A()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谱和IR谱检测表明:①分子中共有4种氢原子,其中苯环上的有2种;
②有碳氧双键,无氮氧键和-CHO。
17.维生素C是重要的营养素,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含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维生素C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维生素C易溶于水,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向碘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维生素C,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酚类化合物育毒,被列为须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之一。某工厂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含苯酚的废水:
Ⅰ.回收水样中苯酚:某种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如图:
(1)设备Ⅰ中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
(2)设备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Ⅱ.由苯酚和叔丁基氯[(CH3)3CCl]制取对叔丁基苯酚[]的流程如图:
(4)AlCl3是反应Ⅰ的催化剂,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产品中对叔丁基苯酚纯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取16.00g样品用NaOH溶液溶解,并配成250.00mL溶液;
步骤2:移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HCl酸化,再加入10.00mL2.50mol·L-1的溴水。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沼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用0.50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Na2S2O3= Na2S4O6+2NaI离定至终点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计算对叔丁基苯酚[摩尔质量为150g·mol-1]的纯度____。(写出计算过程)
19.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甲是热水浴,乙是冷水浴,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的有机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___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写字母),然后再通过蒸馏即可。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甲苯中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苯中甲基易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甲基环己烷不能,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A与题意不符;
B.苯酚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表现出弱酸性,乙醇为中性,-OH连接的烃基不同,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B与题意不符;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属于烷经,不含不饱和结构,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性质不同是由于官能团不同,与原子团的影响无关,C符合题意;
D.苯酚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处于羟基邻、对位的苯环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D与题意不符;
答案选C。
2.C
【详解】A.由其结构简式可知莪术二醇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由其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官能团醇羟基,具有还原性,含有碳碳双键,极易被氧化,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莪术二醇可以使酸性溶液变色,故B正确;
C.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时,羟基才能氧化成醛基,而莪术二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并没有氢原子,则莪术二醇含有两个醇羟基不能被催化氧化,故C错误;
D.由其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莪术二醇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聚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有机物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要看它有什么样的结构及官能团。在此化合物中,含有酚羟基和肽键。酚羟基可与烧碱溶液反应,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与水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易被氧化,遇到 FeCl 3溶液可发生显色反应,据此回答。
【详解】A.肽键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 正确;
B.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可以被溴原子取代,B正确;
C.酚羟基易被氧化,C错误;
D.酚羟基遇到氯化铁显紫色,D正确;
故本题选C。
4.B
【详解】A.丙烯醇(CH2=CHCH2OH)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醇羟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不正确;
B.丙烯醇(CH2=CHCH2OH)分子中含有水溶性基团羟基,且分子中含碳原子数少,所以可溶于水,B正确;
C.丙烯醇(CH2=CHCH2OH)分子中,羟基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将热的CuO还原为Cu,从而使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不正确;
D.在乙烯分子中,键角为120°,甲基碳原子相当于1个氢原子,则丙烯醇(CH2=CHCH2OH)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D不正确;
故选B。
5.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与水、乙醇都是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该分子易溶于水、乙醇,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含有苯环,苯环中含有大π键,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与羟基相连的2个碳原子都是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D.苯环是平面结构,苯环上的碳原子和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共平面,由三点成面的原理可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及、、的酸性强弱顺序知可发生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7.D
【详解】A.漆酚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由题给信息可知漆酚组成中的R基不同,所以漆酚是混合物,故B正确;
C.漆酚属于有机物,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故C正确;
D.生漆固化硬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8.A
【详解】A.A的最长碳链上有5个碳原子,甲基的取代位次为2、2、3,命名正确,A正确;
B.命名应为3-甲基-1-丁炔,B错误;
C.命名应为1,2,4-三甲苯,C错误;
D.命名应为2-丁醇,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有机物B中含有结构,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含的物质,A正确;
B.有机物C是乙二醇,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先被氧化成乙二酸,在足量溶液中,乙二酸继续被氧化生成,B正确;
C.根据图示中有机物A转化为有机物C的过程,可知1molA完全反应生成C,至少消耗4mol,C错误;
D.E中含有羟基,可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甲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上均增加一个溴原子,形成乙,乙发生水解反应,两个Br原子被—OH取代形成丙;
【详解】A.丙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由于甲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因此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A正确;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溴水,若是液溴,铁作催化剂,则发生的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B错误;
C.甲含有碳碳双键,丙含有醇羟基,二者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C正确;
D.反应(2)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
综上,本题选B。
11.C
【详解】A.羟基为亲水基,故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但是溶解性都比乙醇差,故A正确;
B.因为苯酚( )和环己醇( )都含有羟基,所以都能与金属Na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故B正确;
C.苯酚( )显弱酸性,且酸性弱于碳酸,但环己醇( )不显酸性,故C错误;
D.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环己醇加入FeCl3溶液,液体分层,上层无色,故D正确;
答案:C。
12.A
【详解】A.苯酚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位置在酚羟基的邻、对位,同理该物质也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该物质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故可以用作抗氧化剂,B正确;
C.该物质红外光谱能看到有O-H键等,有特征红外吸收峰,C正确;
D.该物质含有酚羟基,能与铁离子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A。
13.D
【分析】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操作I”是用苯萃取出苯酚,“操作II”是向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苯酚钠溶于水中,苯可通过分液分离出来,“操作III”是向水层溶液中加入盐酸,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氯化钠,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将析出晶体,过滤可得苯酚晶体,洗涤干燥即可,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苯酚易溶于苯、CCl4等有机溶剂中,由题干流程图可知操作Ⅰ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选用CCl4,A正确;
B.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由“操作II”可知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正确;
C.由分析可知,通过操作Ⅱ,可以分离出苯,故苯可循环使用,C正确;
D.由于NaOH具有强腐蚀性,故苯酚沾到皮肤上,不能用NaOH溶液清洗而应该用大量的酒精洗涤后,再用大量水冲洗,D错误;
故答案为:D。
14.C
【详解】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含有氯原子,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不论是羟基还是氯原子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能与氧化铜发生催化氧化;醇与HX发生取代反应,C项符合,综上所述故选C。
15.B
【详解】A.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类,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呈紫色,故A不选;
B.中虽然有苯环,但羟基直接与—CH2—相连,属于醇类,不与FeCl3溶液反应,故B选;
C.向NaI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NaI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颜色发生变化,故C不选;
D. 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类,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呈紫色,故D不选;
答案选B。
16.(1)、
(2)、、、、、(任写三个即可)
(3)、、、
【分析】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分子中含有几种H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醇羟基或酚-OH与Na反应产生H2,个数比是2-OH~H2,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书写。
(1)
根据D结构简式可知D的分子式为C8H9O2I,其同分异构体X要求含有苯环,则支链最多含两个C,且1 mol X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2 g氢气,H2的物质的量是1 mol,证明X分子中有两个羟基,又因为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个数比为6:2:1,则结构高度对称,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2)
X与D(CH≡CCH2COO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官能团相同,说明X中含有碳碳三键和酯基,X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个数比为3:3:2,则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
(3)
化合物A分子除了苯环之外,侧链不饱和度为1,A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分子中共有4种氢原子,其中苯环上的有2种;②有碳氧双键,无氮氧键和-CHO。则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一个碳氧双键,总共有4种氢原子,苯环上有2种氢原子,则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又知无-CHO和氮氧键,所以碳氧双键中的C可以与N、Cl、O相连,则苯环上的取代基有以下4种情况:-NHCOCl和-OH、-CONHCl和-OH、-NHCOOH和-Cl、-COOH和-NHCl,进而可写出相关结构简式为、、、。
17.(1) C6H8O6 176 54.5%
(2)羟基、酯基、碳碳双键
(3)维生素C中含有多个羟基,羟基属于亲水基,所以维生素C易溶于水
(4)溶液蓝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解析】(1)
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其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2)
根据维生素C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酯基、碳碳双键;
(3)
维生素C易溶于水,是由于其中含有多个羟基,羟基属于亲水基,所以维生素C易溶于水;
(4)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向碘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维生素C,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溶液是蓝色,后来溶液蓝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18.(1)萃取、分液
(2)+OH-→+H2O
(3)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CH3)3CCl+HCl
(5)93.75%
【分析】含苯酚的废水和苯一同进设备Ⅰ,出来的是被分离开的水、苯和苯酚,设备Ⅰ中进行的操作是萃取和分液、下层为水,上层为苯和苯酚的混合液;苯和苯酚的混合液进入设备Ⅱ,在设备Ⅱ中苯酚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进入设备Ⅲ,分离出的苯可返回设备Ⅰ重复利用;在设备Ⅲ中通入的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发生如下反应:+CO2+H2O=+NaHCO3,苯酚被分离了出来,进入设备Ⅳ的应是NaHCO3溶液;设备Ⅳ中进入的还有CaO,故发生下列反应:CaO+H2O=Ca(OH)2、NaHCO3+ Ca(OH)2= CaCO3↓+NaOH+H2O,过滤可将它们分离;Ⅳ中产生的NaOH和CaCO3,CaCO3在V中产生的CaO和CO2,都能循环利用。
【详解】(1)据分析,设备Ⅰ中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萃取、分液。
(2)据分析,设备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2O。
(3)据分析,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HCO3。
(4)和在氯化铝催化条件下发生反应Ⅰ,生成和HCl,则反应Ⅰ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5)由反应Br2+2KI =I2+2KBr 、I2+2Na2S2O3= Na2S4O6+2NaI知:与KI反应的
与叔丁基苯酚反应的,由的结构可知,(叔丁基苯酚),叔丁基苯酚的纯度
19. 放热 使乙醇汽化成乙醇蒸气 冷却产生的乙醛等气体 乙醛 乙醇 乙酸 C
【分析】实验室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可将甲进行水浴加热,能使甲中乙醇平稳气化形成乙醇蒸气,则进入铜网的气体为空气和乙醇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分别发生2Cu+O22CuO、CH3CH2CH2OH+CuOCH3CH2CHO+H2O,总反应为 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可观察到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进入乙中的气体经冷却后,可在试管中得到乙醛、乙醇和水,而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主要为氮气,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乙醛和水,该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进行,故答案为: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放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同,甲是热水浴,作用是使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乙是冷水浴,作用是将乙醛冷却下来,故答案为:使乙醇汽化成乙醇蒸气;冷却产生的乙醛等气体;
(3)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同时生成水,乙醇不能完全反应,所以a中冷却收集的有机物有:乙醛、乙醇,故答案为:乙醛;乙醇;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含有乙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4个选项中,只有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再通过蒸馏即可,故答案为:乙酸;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