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参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3 17: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我们接触过哪些古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吐蕃、回鹘、靺鞨、六诏居民(南诏)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契丹人引马图契丹的兴起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1、了解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907年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定都上京。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幽云十六州
辽的建立辽的扩展问题:唐与宋之间还经历了 哪一个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历史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中原地区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在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统称十国。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北汉在北方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至关重要。
契丹(辽)北宋 3 、赵匡胤(即宋太祖),960年,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 1 、唐亡之后的局面2 、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因而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杯酒释兵权”其目的是什么?西夏的建立党项族杰出首领元昊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上京辽兴庆西 夏东京北 宋北宋与辽澶州大战(1004)
澶渊之盟(1005)内容:辽撤兵,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思考:结果如何?2、如何看待澶渊之盟?1、双方为什么能议和?澶渊之盟,对于辽来说,不仅使其安然脱险,而且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苟安的结果,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即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十年的战争,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双方还进行频繁的贸易。
战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 和 1044年,西夏与宋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思考: 议和后有何影响?金的建立 2、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1115年,阿骨打称帝, (即金太祖)国号金,定都会宁。1、了解女真族
女真族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他们生活在寒冷地区,擅长骑马射箭,勤劳勇敢。)南宋的建立2、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金于1125年灭辽,于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变)思考: 辽和北宋迅速灭亡的相似原因是什么?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收复建康 思考: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岳家军说岳飞是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历史诊断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思考:清朝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岳飞墓时,有人问他做何感想,他挥毫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 假如你是岳飞,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你会怎么办 ?为什么? 宋金和议(1141年)主要内容有:
南宋向金称臣,宋向金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
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北归金,以南归宋。宋金对峙图金中都西夏兴庆南 宋临安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权
名称建立年代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北宋西夏金南宋10世纪初960年11世纪前期12世纪初1127年契丹汉党项女真汉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阿骨打赵构上京东京兴庆会宁临安中都考考你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金辽北宋辽北宋西夏辽北宋西夏北宋辽西夏ABCD√考考你“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辽宋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考考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