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争霸·秩序失衡: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笔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不断,矛盾重重。(笔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重重。)
3、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笔记: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4、军事同盟: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
5、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可能性条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性质:一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知识拓展】思考: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之战?
1、从战争的定义看,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二、三条战线·风云激荡: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条战线
时间 1914.7—1918.11
战线与交战双方 西线 英法—德(决定性战场)
东线 俄—德奥
南线 俄—奥
战争阶段与重大战役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日本占领山东半岛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败
(二)三大阶段
1、第一阶段:1914
(1)施里芬计划: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进攻法国(施里芬计划)。
(2)马恩河战役: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标志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3)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胶着
(1)德国未摆脱两线作战: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首先打败俄国,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困境。
(2)意大利加入协约国:1915年5月,原为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参加的是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一战期间,士兵伤亡65万
(3)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4)索姆河战役: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也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联军没有达到突破敌军防线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5)日德兰海战:德国为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发动了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它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国损失的吨位数几乎是德国的2倍。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没有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僵持状态—战争结束
(1)美国和中国参战: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美参战:直接原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目的: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影响: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军事上、财政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3)俄国退出战争: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破坏强、高新科技广泛应用。
三、为利分赃·秩序重构: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概念阐释: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体系建立:
(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2)缔结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3)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远东地区限制日本)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损害中国利益;体现帝国主义本质;有利于美国的侵略,打破日本独霸中国)
(6)成立国际联盟(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评价:①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止战争发生。②成为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知识拓展】凡尔赛体系
①概况:巴黎和会
时间:1919.1.18-1919.6.28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代表:27个参会国。巴黎和会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影响: 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②内容:三大问题:如何处理德国、中国山东问题、建立国际联盟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责任,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移交日本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建立国际联盟
③实质:“凡尔赛体系”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
时间:1921.11.12-1922.2.6
地点:美国华盛顿
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
目的: 解决《凡尔赛合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结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②内容: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控制中国的共同原则。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③实质:确立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国际联盟
(1)由来:简称国联,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
(2)成立: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设在日内瓦,1946年4月解散。
(3)成员:成立时44国,后增加到63国(操纵国是英、法;俄、德等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美、英、法、意、日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另外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
(4)职能: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
(5)制度: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制度”。
(6)性质和地位: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世界性国际组织。
(7)宗 旨:促进国际合作 ,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8)原 则:全体一致原则
(9)评价
积极: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国联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 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苏联、美国两大强国未加入),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全体一致”原则使得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实质)。
3、评价:
(1)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2)进步性: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
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3)局限性:
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上,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该体系必将走向瓦解。
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特征,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4、凡尔赛体系瓦解:1936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派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一战的影响
1、对国际体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对世界: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3、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意识觉醒。
4、对国际格局: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动摇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日实力增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5、对思想观念: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6、社会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引发社会主义运动高涨,世界逐渐进入无产阶革命时代。
(1)含义: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3)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