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知识梳理.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知识梳理.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列宁主义的形成
(一)背景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3、阶级、组织基础:工人运动发展,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展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4、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形成
1、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2、党的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三)内容
1、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的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四)历史意义:
1、历史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2、理论创新: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3、思想武器:创造性的提出社会主义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导火线: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阶级:无产阶级发展壮大,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强。
5、组织:列宁领导下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逐渐成熟。
6、同盟军: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群众基础好(工农联盟)。
7、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历二月 二月革命倒沙皇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者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
革命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四月提纲 1917年4月 《四月提纲》指方向
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口号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方式 和平方式获得政权
3、七月事变 1917年7月 七月流血破幻想
概况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行动被镇压,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教训 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只有走暴力革命的道路
4、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十月革命现曙光
标志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行动被镇压,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政权建设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
【知识拓展】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1917年3月(俄历2月) 1917年11月(俄历10月)
革命对象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力量 资产阶级参加,积极作用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参与
结果 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苏维埃政权
两者联系 紧密相联,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苏维埃政权建设——满足人民三大要求:和平、土地、面包
政治 经济 外交
目的 掌握政权|最核心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恢复和平环境
内容 ①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人民委员会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三)意义
1、对人类历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2、对世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界的世界格局。
从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苏维埃政权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
内 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利益)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评价 1、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但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三)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1925~1953)
1、背景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时期(1924—1953年)。
2、措施
(1)工业:1925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
(2)农业:1927年“农业集体化”道路,集体农庄。
(3)经过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工业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目的 解决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内 容 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
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评价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认识 列宁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俄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 的正确途径,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因而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拓展】原因:
①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苏联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根深蒂固;
②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③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④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④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3、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特征:(1)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商品)
(2)政治文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
5、评价:
(1)进步性: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
(2)局限性: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知识拓展】探究:苏联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1、经验:(1)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
(2)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关注农轻重比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国内复杂的社会危机,国际战争阴影的笼罩
时间 1918-1921 1921-1927 1928—1936—1991
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内战的胜利 解决国内危机,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国际地位
措施 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 农业:粮食税; 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商业: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农业集体化” 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
评价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4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