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位移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时间和位移课时提升卷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0-04 07: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和位移
(4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3·盐城高一检测)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第5 s初         B.第5 s内
C.第5 s末 D.5 s内
2.(2013·河源高一检测)高一(5)班上午第一节课上化学,第二节课上英语,若每节课为40 min,课间为10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相同
B.英语课和化学课的时间相同
C.化学课的末时刻即是英语课初时刻
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时间
3.(2013·万州高一检测)2012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400 m自由泳决赛,我国游泳选手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并摘得金牌,改写了我国男子泳坛奥运无金的历史。标准泳池长50 m,则孙杨在400 m自由泳中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将孙杨看成质点)(  )
A.0 m,400 m B.400 m,0 m
C.400 m,50 m D.400 m,400 m
4.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5.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B.标量只有方向没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
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
D.-10℃比5℃的温度低
6.(2013·金华高一检测)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7.(8分)某同学的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 000 m,但他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如图所示。求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和路程。
8.(12分)(能力挑战题)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入表格内:
观测时刻
t=0时
过2s
再过3s
位置坐标
x1=
x2=
x3=
(2)前2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C。注意对一些关键字和词的理解,如“初”“末”等字往往表示时刻,“内”一般指时间间隔,故正确选项为A、C。
2.【解析】选B、D。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不同,相差50 min,A错。英语课和化学课都是用时40 min,时间相同,B对。化学课的末时刻比英语课的初时刻早10 min,C错。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10 min,是时间,D对。
3.【解析】选B。孙杨在400 m决赛中游过的路程是400 m,比赛结束时他又回到出发位置,位移为0,故B正确。
【变式备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解析】选B、C。由于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如果质点沿直线运动且没有往复时,位移与路程只是大小相等,若有往复,其大小也不相等,故A错;由于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故B正确;若质点沿曲线运动一段路程之后又回到出发点时,位移为零,在任何情况下质点的位移都不可能大于路程,故C正确,D错。
4.【解析】选B。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t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s末或第(n+1)s初;ns内不等于第ns内,ns内是指从0至ns末共ns的时间;第ns内是指从(n-1)s末至ns末共1 s的时间,故A、C、D错,B正确。
5.【解析】选D。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与算术加法不同,A错。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术加法,B错。比较位移大小要比较所给量值的绝对值,故-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C错。-10℃表示低于0℃,
5℃高于0℃,所以-10℃比5℃的温度低,D对。
6.【解析】选C。如图所示,该人沿跑道由A经1.75圈运动到B点,此过程中位移大小x=R,路程大小s=1.75×2πR=3.5πR,故选项C正确。
7.【解析】该同学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家到学校的距离1 000 m。运动的总路程为三段路程的和,即总路程等于:400 m+600 m+400 m=1 400 m
答案:1 000 m 1 400 m
8.【解析】(1)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m,x2=0,x3=30m。
(2)前2s内的位移
s1=x2-x1=0-(-20)m=20 m;
后3s内的位移
s2=x3-x2=30m-0=30 m;
这5s内的位移
s3=x3-x1=30m-(-20 m)=50 m。
上述位移s1、s2和s3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同向。
答案:(1)-20m 0 30 m (2)20 m,方向向右
30 m,方向向右 50 m,方向向右
【总结提升】位移、路程的求法
(1)对于物体的位移,首先要明确研究物体的初、末位置,不必考虑中间过程,其大小为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方向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注意求位移时,必须指明大小和方向。
(2)对于物体的路程,应注意物体运动的每一个细节,它等于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总长度,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