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知识梳理.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知识梳理.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概念解释】
1.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
3.两极格局(1955—1991):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对抗)。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
1、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
2、根源:
(1)奠定框架: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西欧日本衰落,美苏崛起。(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矛盾日趋尖锐。(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发生激烈碰撞,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4)直接原因:二战后,法西斯被消灭,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3、开始的标志及具体的表现:
(1)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醒:拉开冷战序幕的是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具体表现:(见下表)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三)影响
1、积极:
①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促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④美苏双方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领域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公开反共反苏,典型的大国主义)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成立“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简称“北约”)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简称“华约”)
地缘政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消极:
①加剧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冷战:朝鲜分裂(1948)、德国分裂(1949)、古巴导弹危机(1962)
热战:朝鲜战争(1950)、越南战争(1961)
②政治: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国际关系严重恶化。
③经济: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
④军事:美苏两国长期军备竞赛和地区竞争,导致世界局势长期动荡。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一)冷战的发展
1.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
(1)缓和:①美苏开展对话: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②1955年与联邦德国建交;
(2)冷战对抗:
①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两国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②古巴导弹危机(“加勒比海危机”)
【思考】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化解有何相同之处?这体现了冷战怎样
的基本特点?
1、相同之处:都在激烈对抗的同时极力避免直接冲突,通过让步化解危机。
2、基本特点:美苏双方在激烈对抗中存在自我监控机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二)多级力量的成长
1、表现:(1)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A.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提醒】欧洲联合的原因:
①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②战后,欧洲各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需要重振欧洲。
③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因)。 ④法德和解(直因)。⑤应对美、苏威胁。
(2)特点:A.由经济合作扩展到政治军事合作;B.一体化程度较高
(3)影响:A.促进欧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B、亚洲——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①原因:A.民主改革;B.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C.以日美关系为基础;D.国民经济非军事化;E.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视教育;F.美国的大力扶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②影响:A.对日本:经济: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治:开始摆脱美国控制,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对美国: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C.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美、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A、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B、表现:①东欧反苏斗争:1965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有19个国家共产党代表参加的会议,中国、朝鲜、罗马尼亚等7个党拒绝参加,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已公开分裂。
②中苏关系恶化:
③中国复兴:A.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B.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3)第三世界崛起 (万隆会议(1955)、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
A背景: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实现独立;②新独立国家要求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安全,主张团结起来。
B表现: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
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的,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②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美苏关系的变化
时期 特征 表现
20世纪70年代 日趋紧张 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②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星球大战)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不再干涉东欧事务,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二)中苏关系正常化
1.正常化: 1989年5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次访问是自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于5月16日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2.正常化意义:
(1)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中苏间不堪回首的过去,开始了两国间一种新型的关系。
(2)是中国八十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的外交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为中俄关系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三)瓦解(标志:苏联解体)
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形成东欧剧变。②苏联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三)评价:1、积极性:(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美苏双方都注意发展经济,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第三世界崛起,孕育多极化趋势。
2、局限性:(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2)美苏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2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