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模式·积重难返: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发展(斯大林模式)
(1)成就: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③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2)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个人崇拜。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没了
赫鲁晓夫 改革 1953~1964年 内容 政治 ①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其功绩进行否定。
经济 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②改革工业管理体制。(重点在农业领域)
评价 积极 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①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②1957年,苏联成果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③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局限 ①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前期 内容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评价 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后期 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老人政治,改革步履维艰)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前期 经济 内容: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结果:收效甚微。
后期 政治 ①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②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结果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三)解体:
1、原因:(1)历史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2、过程:
(1)苏工放弃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严重。
(2)导火索:1991年8月19日,苏联领导人发动八一九事件,试图阻止苏联的解体,很快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3)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名词解释】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并不是主权国家,是苏联解体后各独立主权国家的协调组织。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政变
(一)建设
(1)建立: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二战后“东欧”作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波兰、民主德国-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八国,这些国家除南斯拉夫是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成就:①国民经济恢复;②人民生活和教育水平提高。
(3)弊端:东欧国家大都采取苏联模式(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即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改革
1、背景: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上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成就:
南斯拉夫(最早改革) 通过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促进了经济发展。
波兰 在1956—1960 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 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和农业发展成果显著。
匈牙利 1968—1973 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较高,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民主德国 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
(三)剧变(1989—1992):(剧:时间短、速度快;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原因:(1)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动荡;
(2)苏联鼓励东欧改革;(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表现: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抛弃共产党的领导单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3、实质: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度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得市场经济),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4、结果: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5、概况: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东欧方案失败。
(1)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2)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3)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4)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5)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6、教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并不代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得失败。
①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国民经济比例必须协调发展。②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③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要加强党的建设、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前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政治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经济建设: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主要成就:“两弹一星”
2、影响: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三)改革开放后的发展:1978年及以后
1、决策: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得伟大决策
2、成就:中国以农村改革委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际影响 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国内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道路建设 ①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激励中国人民坚定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3、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点晴】中苏改革的不同及启示:
不同 ①中国先农村后城市;苏联与之相反。 ②中国边实践边摸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苏联盲目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中国改革路径明确,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路径失误。
启示 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结合本国国情,适时调整。 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
【横向对比】二战后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比较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时间 1953-1964 1966-1977 1985-1991
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弊端;②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①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①经济衰退与恶化;②政治生活日益僵化;③斯模式的弊端;
侧重 农业 工业(“ 新经济体制 ”) 前期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后期政治
结果 ①经济: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推动农业发展;②政治: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取得一些成效。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③改革只是修修补补;执政后期,发展缓慢(停滞)。 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③苏联解体
败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想要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都没有找到适合苏联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特点),都没有解决苏联的根本问题(改革结果)。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