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专题2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专题2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08: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专题2综合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H4)2SO4、Na2SO4、NaCl 4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Ba(OH)2溶液 C.NaOH溶液 D.BaCl2溶液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
4.三种气体 X、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A.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是 Z
B.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C.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agY气体和2agZ气体,则压强之比为1:2
5.在0.5mol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6.下列图示中,表示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A. B.
C. D.
7.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的是
A.明矾用于净水
B.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后振荡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之间的分散系
8.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石墨 溶液
B 空气 胶体 铁
C 水银 铜
D 氨水 胆矾 NaCl
A.A B.B C.C D.D
9.已知元素R的一种同位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中R离子的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R的符号为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与微粒直径大小无关的是
A.渗析 B.升华
C.过滤 D.验证丁达尔效应
1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
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再加蒸馏水至溶液体积为250mL
12.VmL溶液中含有mg,取V/4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m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13.取100mL 0.3和300mL 0.25的硫酸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1 B.0.26 C.0.42 D.0.56
14.将12 mol·L-1的盐酸(ρ=1.19 g·cm-3)50 mL稀释成6 mol·L-1的盐酸(ρ=1.10g·cm-3),需加水的体积约为
A.50 mL B.50.5 mL C.55 mL D.59.5 mL
15.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二、实验题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S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5)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_____ (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17.实验室需要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_______和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需干燥后再配制溶液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_______g。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造成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直接定容
B.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观察凹液面
F.配制时,溶液未冷却直接转入容量瓶
三、原理综合题
18.将少量饱和 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完成相关问题:
甲:饱和 FeCl3溶液滴加到 NaOH 溶液中;
乙:饱和 FeCl3溶液滴加到冷水中;
丙:饱和 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甲中相同的现象,原因为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乙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移向_____极;(填“阴极”或“阳极”)
(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 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 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 AgNO3溶液,若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 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四、工业流程题
19.硫酸铁铵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理由是_______。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4种物质的溶液中阳离子有铵根离子、钠离子,其中铵根离子可以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的阴离子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其中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离子经常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加入AgNO3溶液,硫酸银微溶,AgCl白色沉淀,溶液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A项错误;
B.加入Ba(OH)2溶液,既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H4)2SO4,只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NH4Cl,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SO4,无现象的是NaCl,现象不同,可以区分,B项正确;
C.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NH4Cl、(NH4)2SO4,无现象是Na2SO4、NaCl,无法进一步区分,C项错误;
D.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H4)2SO4、Na2SO4,无现象的是NH4Cl、NaCl,无法进一步区分,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2.C
【分析】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或加热熔融会发生电离,据此解答。
【详解】A.KNO3固体不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铜丝、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MgCl2是电解质,故C正确;
D.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电离不需要通电,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由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有N个中子可知,同位素X的质子数为(A-N),HmX分子的摩尔质量为(A+m)g/mol,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HmX中的质子数为(A-N+m),ag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则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A。
4.C
【详解】A.根据m=n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质量越大;因为不确定X、Y、Z三种气体分子中原子个数和组成,所以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就不能确定三种气体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气体的物质的量n=,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故B错误;
C.根据密度ρ=,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由分析可知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故C正确;
D.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已知Mr(Y)=0.5Mr(Z),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故D错误;
答案选C。
5.B
【详解】0.5molNa2SO4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
故答案为:B。
6.A
【分析】如图表示氢气与氦气分子的数量关系,分子数之比等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判断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氦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设质量为4g,则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氢气分子与氦气分子的分子数之比为2mol∶1mol=2∶1,即分子个数之比为2∶1,根据图示,只有A符合,故选A。
7.B
【详解】A.明矾用于净水是由于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与水作用产生了Al(OH)3胶体,Al(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了沉淀而使水澄清,因此而具有净水作用,与胶体性质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后振荡形成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与胶体的性质无关,B符合题意;
C.牛奶中的蛋白质分子直径达到胶体颗粒大小,其在水中形成胶体,当用一束平行光线射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因此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与胶体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8.D
【详解】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K2SO4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
B.Fe(OH)3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B错误;
C.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铜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C错误;
D.氨水为氨气和水的混合物,胆矾为纯净物,C60只有C元素一种元素属于单质,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已知元素R的一种同位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中R离子()的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则R核外有(Z+X)个电子即质子数为Z+X,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X+Y,则该同位素R的符号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B
【详解】A.胶体微粒直径在1nm到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渗析法分离提纯胶体,故A不选;
B.升华是利用物质本身性质,直接从固体变为气体,与微粒直径大小无关,故B选;
C.难溶固体微粒直径大,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微粒直径小,能透过滤纸,与微粒直径大小有关,故C不选;
D.胶体微粒直径在1nm到100nm之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微粒直径小于1nm,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
故选B。
11.D
【详解】A.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L,所以c(NaOH)小于1mol/L,故A错误;
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20L,根据稀释定律可以知道混合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故B错误;
C.22.4L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1mo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是1mol/L ,故C错误;
D.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液的体积为0.25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g,则的物质的量为mol,取mL该溶液稀释至4VmL,则的物质的量为mo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4V×10-3)L=,故答案选A。
13.C
【详解】100mL 0.3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L×0.3mol/L=0.03mol;300mL 0.25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3L×0.25mol/L=0.075mol;混合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3mol+0.075mol=0.105mol,混合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选C。
14.B
【详解】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可列方程:12 mol·L-1×0.05 L=6mol·L-1×V(稀盐酸),V(稀盐酸)=0.1L,m(稀盐酸)=0.1L×1 000mL·L-1×1.1 g·cm-3=110g,m(浓盐酸)=0.05L×1000mL·L-1×1.19g·cm-3=59.5g,m(H2O)=110g-59.5g=50.5g,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水的体积为50.5mL,故答案选B。
15.C
【详解】A.因核外电子层数只能为整数,根据题意,,当时,不成立,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元素X为N,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元素X为,当X为N元素时,质子数,当X为元素时,质子数,A正确;
B.X的单质为或,元素和N元素均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则和均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正确;
C.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电子数达不到,C错误;
D.如果X为,则可形成HClO,HClO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正确;
答案选C。
16. B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先发生聚沉得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A 无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1)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入NaOH浓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答案选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SO4溶液,胶体发生聚沉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然后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观察到的现象为胶体先发生聚沉得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答案为:A;
(5)由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是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17.(1) 烧杯 500 mL容量瓶
(2)BCD
(3)20.0
(4)13.6
(5)CEF
【解析】(1)
因为配制的是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除了题目提供的量筒和胶头滴管之外,还应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和烧杯。
(2)
A.配制溶液过程中需上下颠倒摇匀,则使用容量瓶前需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配制溶液过程中需加蒸馏水定溶,则容量瓶用水洗净后,不需干燥后再配制溶液,故B错误;
C.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直接用于溶解固体,故C错误;
D.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直接用来稀释浓溶液,故D错误;
E.容量瓶摇匀溶液时,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E正确;
本题答案BCD。
(3)
配制1mol/L NaOH溶液450mL,需要使用500 mL容量瓶,则需要NaOH的质量为m(NaOH)=c(NaOH)VM(NaOH)= 1mol/LL40g·mol-1=20.0g。
(4)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 =18.4 mol/L,则18.4 mol/LV =0.5mol/L500 mL,所以V=13.6 mL,故需要的浓硫酸体积为13.6 mL。
(5)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直接定容,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少,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水加多了,溶液体积偏大,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水加少了,溶液体积偏小,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大,故C符合题意;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观察凹液面,导致浓硫酸取多了,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大,故E符合题意;
F.配制时,溶液未冷却直接转入容量瓶,热胀冷缩,最终溶液体积偏小,则最终溶液浓度偏大,故F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CEF。
18. 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 用一束光通过制得的液体,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 由于Fe(OH)3 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因而形成红褐色沉淀 Fe(OH)3 +3H+ =Fe3++3H2O 阴 不出现白色沉淀
【详解】(1)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答案是: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
(2)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因此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的操作是用强光照射,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故答案是:强光照射,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
(3)①由于Fe(OH)3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因而形成红褐色沉淀,故答案是:由于Fe(OH)3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因而形成红褐色沉淀。
②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答案:Fe(OH)3+3H+=Fe3++3H2O。
(4)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因此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应该移向阴极,故答案是:阴。
(5)因为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故答案是:不出现白色沉淀。
19. 碱煮水洗 加快反应 热水浴 C 将全部氧化为;不引入杂质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分析】废铁屑中含有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且碱和Fe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碱性溶液除去废铁屑中的油污,将干净铁屑进入稀硫酸中并加热,稀硫酸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除去废渣得到滤液,滤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亚铁,然后向滤液中加入H2O2,Fe2+被氧化生成Fe3+而得到硫酸铁溶液,然后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然后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铁铵固体,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用热纯碱溶液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后,再用水洗涤铁屑表面附着物。
(2)加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加快铁屑的溶解。为便于控制温度在80~95℃,可采取热水浴加热方式。铁屑中硫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酸性气体硫化氢,可用碱液吸收,并用倒扣漏斗,既能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答案选C。
(3)双氧水均有氧化性,步骤③利用双氧水的氧化性将全部氧化为,且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不引入杂质。
(4)从溶液中得到产品硫酸铁铵晶体,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5)设硫酸铁铵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加热到150℃,失去1.5mol(即27g)水,质量减轻5.6%,则硫酸铁铵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6,则剩余部分为水,,故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