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09: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5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
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
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破坏了极性共价键
D.CO2分子中碳与氧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Mg2+的结构示意图:
B.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为:
C.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
D.M2+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的原子符号为M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 B.属于短周期元素
C.氧化性比氯的强 D.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
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和④可形成NaO D.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6.化学键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键存在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②是离子化合物
③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④速滑馆“冰丝带”用干冰作为制冷剂,干冰升华过程中破坏了共价键
⑤物理变化也可以有化学键的破坏
⑥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⑦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⑧氢键是化学键中的一种,会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A.①③⑤⑥ B.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⑤ D.③⑤⑥⑦
7.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B.由A失去电子,B接受电子的过程形成了共价键
C.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就一定能形成几个共价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B.乙烷的结构式: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丙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9.下列关于化合物类型与所含键的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C.单质中不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 D.离子中不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
10.下列电子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1.参考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与键长数据,判断下列分子最稳定的是
化学键
键能/() 413.4 390.8 462.8 568
键长/ 109 101 96 92
A. B. C. D.
12.2019年8月,BM和牛津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一定方法合成了一种由1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状分子,碳环由交替的碳碳单键和碳碳三键构成.其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的质子数比多28
B.分子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由生成的过程中碳碳三键数目逐渐增多
D.和互为同位素
13.下列是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4.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
C.它与互为同系物 D.它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5.反应可用于石油开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结构式 B.N2的电子式
C.Na+和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NH4Cl中只含有离子键
二、实验题
16.Ⅰ: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甲同学为证明Mg的金属性比Al强,进行简单“试管实验”时,需要实验室提供的化学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说明Mg的金属性比Al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探究Cl与Br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实验方案中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要使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明显,需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关资料表明:①将氯化铝加热,在180℃时开始升华;②在2.02×105Pa条件下,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3)根据资料信息推理,你认为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设计一实验方案,证明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简要写出实验内容、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律,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Ⅰ.(1)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钠、钾、镁、铝分别投入足量的0.1 mol/L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反应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强于NH3·H2O的碱性,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N的金属性,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Ⅱ.利用如所示装置可以验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已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非金属性。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应加入________溶液,B中应加入Na2CO3,C中应加入______溶液,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形成XH3、H2Z和HW三种分子:Y与氧元素可形成Y2O和Y2O2两种离子化合物。
(1)Y与Z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Y2O的形成过程:_______。
(3)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XH3与W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5)W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三种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19.A~D为核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 海水中含量最多,其原子有2个电子层 其阴离子是构成食盐的粒子 其原子的M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名称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由A、B、D三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写出该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4)AC的浓溶液与化合物DCB3的溶液反应生成C的单质,其中的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每有1 mol DCB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_______mol。
(5)A~D四种元素的三种元素形成的DBA、DCB、ACB三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写电子式),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写电子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由非极性共价键形成,A正确;
B.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B错误;
C.只含有离子键,C错误;
D.只含有离子键,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断裂H-Cl键,电离产生H+和Cl-,A正确;
B.NaOH是离子化合物,由Na+与OH-通过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OH-中H、O原子之间以H-O共价键结合,因此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
C.HI分子中含有H-I键,当HI气体受热分解时变为H2、I2时,破坏了极性共价键,产生了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
D.由CO2的电子式可知,碳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D正确;
故答案为:B。
3.D
【详解】A.Mg2+是Mg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故结构示意图是,A项错误;
B.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中间的符号是“→”,B项错误;
C.形成MgCl2时,Mg原子失去电子,Cl原子得到电子,故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C项错误;
D.M2+核外有a个电子,则M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2个,质子数是a+2个;质量数是(a+2)+b=a+b+2,故M的原子符号为M,D项正确;
故选D。
4.C
【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该元素为硫元素。
【详解】A.硫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A正确;
B.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属于短周期元素,B正确;
C.根据反应Cl2+2H2S=2HCl+2S↓可知氧化性硫比氯的弱,C错误;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主族序数相等,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D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①和②分别是O和O2-,都属于氧元素,A正确;
B.①为氧原子,③为硫原子,其最外层上均有6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
C.①是O原子、④是Na原子,所形成的物质是Na2O,C错误;
D.②为O2-,为阴离子,D正确;
故选C。
6.A
【详解】①化学键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包括吸引力也包括排斥力,故①正确;
②中Al和Cl之间形成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②错误;
③中和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中含有共价键,故③正确;
④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故④错误;
⑤物理变化中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如NaCl溶液水发生电离,离子键被破坏,故⑤正确;
⑥化学反应过程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因此化学变化所以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⑥正确;
⑦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和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需要加热就可发生,故⑦错误;
⑧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⑧错误;
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⑥;
答案选A。
7.D
【详解】A.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如H2、Cl2,它们形成非金属单质,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也可形成共价键,如HCl、H2O,它们形成化合物,A不正确;
B.共价键是指成键原子双方各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形成共价键,没有电子得失,B不正确;
C.原子能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如P元素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可形成3个共价键,如PCl3,C不正确;
D.由于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所以共用电子对会发生偏移,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CH3)2CHCH3代表异丁烷,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选项A错误;
B.乙烷中C原子和C原子间,C原子和H原子之间均为单键,共用一对电子对,其结构式为,选项B正确;
C.甲烷的该模型,原子紧密连起的,反映原子相对大小,为比例模型,选项C错误;
D.丙烷的该模型,原子与原子之间用一根棍子表示共用电子对,为球棍模型,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9.B
【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正确;
C.单质中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例如多原子单质中含有共价键,只有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中不含任何化学键,C错误;
D.离子中可能含有化学键,例如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溴化镁为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正确;
C.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
D.氯化氢是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物质中的化学键键能越大,断裂时吸收的能量越多,则化学键越稳定,分子也越稳定,从图中可知,H-F键的键能最大,最难断裂,因此最稳定的分子为HF,故答案选D。
12.D
【详解】A.转化为的过程中少了2个C和2个O,即的质子数比多,A项正确;
B.由分子的图示可知,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
C.中碳碳三键数目分别为6、7、8、9,逐渐增多,C项正确;
D.和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Na原子的质子数为11,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为2、8,A正确;
B.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核外电子数为18,核外电子排布为2、8、8,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最多只能为8,的核外电子排布应为2、8、8、3,C错误;
D.原子核外有35个电子,根据每层最多容纳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只能为8,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应为2、8、18、7,D正确;
答案选C。
14.C
【详解】A.立方烷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分子只有一种等效氢,故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项正确;
B.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三种,分别为取代碳立方体的对角线上的两个碳的氢原子、取代碳立方体棱上两个碳的氢原子和取代碳立方体面对角线上两个碳的氢原子,B项正确;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有机物,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
D.由立方烷的球棍模型可知,其分子式为,它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故选C。
15.A
【详解】A.H2O分子中O原子与2个H原子通过2个H-O键结合,键角是104.3°,三个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其结构式是 ,A正确;
B.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2个N原子通过三对共用电子对结合,从而使分子中各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B错误;
C.Na+是Na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的,Na+核外电子排布是2、8;Cl-是Cl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的,Cl-核外电子排布是2、8、8,所以Na+和Cl-具有不同的电子层结构,C错误;
D.NH4Cl是盐,属于离子化合物,与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中N、H原子之间以N-H共价键结合,故NH4Cl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6. 镁条、铝条和稀盐酸或AlCl3溶液、MgCl2溶液和NaOH溶液 一支试管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另一试管反应比较缓和,放出气体或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Cl2+2KBr=Br2+2KCl 四氯化碳或苯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的熔点低且易升华 将氯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
【详解】试题分析:(1)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般依据是: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据此可知为证明Mg的金属性比Al强,进行简单“试管实验”时,需要实验室提供的化学试剂分别是镁条、铝条和稀盐酸或AlCl3溶液、MgCl2溶液和NaOH溶液。实验现象分别是一支试管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另一试管反应比较缓和,放出气体;或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①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③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除氟元素之外)。④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据此可知要探究Cl与Br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实验方案中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Cl2 +2KBr=Br2 +2KCl。由于生成的单质溴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所以要使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明显,需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的一种试剂是四氯化碳或苯。
(3)由于氯化铝的熔点低且易升华,这说明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在熔融状态下是不能断键的,而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可以断键,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但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据此可以进行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氯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
考点:考查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设计以及应试能力等。
17. 钾 铝 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NH3 H2O不是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硫酸 Na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分析】I.(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II.(3)根据仪器的构造判断仪器A的名称;球形干燥管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4)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可根据Cl2与Na2S的置换反应验证;
(5)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可根据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来证明。
【详解】I.(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所以元素金属性:K>Na>Mg>Al,则K与盐酸反应最剧烈、Al与盐酸反应速率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 H2O,可说明碱性NaOH>NH3 H2O,但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Na>N,因为要验证金属性的强弱,必须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来进行比较,而NH3 H2O不是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故答案为: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而NH3 H2O不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II.(3)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可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
(4)要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可根据活动性强的单质能够将活动性弱的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验证,即利用Cl2与Na2S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则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应分别为浓盐酸、KMnO4、Na2S溶液,在B中反应制取Cl2,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S2-+Cl2=S↓+2Cl-,故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5)若要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Si,可通过CO2和Na2SiO3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来证明,A中可以加无挥发性的H2SO4,B中加Na2CO3溶液,二者反应制取CO2,然后将反应产生的CO2通入C中的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因此会看到: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从而可以证明酸性:H2CO3>H2SiO3,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Si。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方案设计。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清楚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或复分解反应规律进行设计实验,根据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拆分原则,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方程式。
18.(1) 离子键
(2)
(3)HClO4
(4)NH4Cl
(5)NaCl、NaClO
【分析】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Y与氧元素可组成Y2O和Y2O2离子化合物,则Y为Na元素;X、Z、W与氢元素可组成XH3、H2Z和HW三种分子,X原子序数小于Na,则X为N元素,Z、W原子序数都大于Na,则Z为S元素,W为Cl元素。
【详解】(1)Y(Na)与Z(S)形成的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含有化学键为离子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
(2)Na2O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X、Z、W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
故答案为:HClO4。
(4)XH3与W2发生置换反应:NH3+Cl2→N2+离子化合物,则该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Cl-组成,应为NH4Cl;
故答案为:NH4Cl。
(5)W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生成的盐NaCl、NaClO为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NaCl、NaClO。
19.(1) 氢 氧 氯 钠
(2)
(3) 离子键和共价键 NaOH=Na++OH-
(4) NaClO3 Cl2 5
(5) 、
【分析】A: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则为H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多,其原子有2个电子层,则为水中的O元素;C:其阴离子是构成食盐的粒子,为氯离子,则C为Cl元素;D:其原子的M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为2、8、1,为Na元素。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氢、氧、氯、钠;
故答案为:氢;氧;氯;钠。
(2)B为氧元素,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3)由A、B、D三种元素构成的物质NaOH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极性共价键;NaOH的电子式为 ;Na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
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NaOH=Na++OH-。
(4)AC的浓溶液(浓盐酸)与化合物NaClO3的溶液反应生成C的单质(氯气),其中氯元素由+5价降为0价,发生的还原反应为NaClO3→Cl2,每有1 mol NaClO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5 mol;
故答案为:NaClO3;Cl2;5。
(5)DBA、DCB、ACB三物质分别为NaOH、NaClO、HClO,NaOH、NaClO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为 、 ;HCl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