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三次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至第三章。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P 31 K 39 Bi 2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的有机物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纤维素可转化为葡萄糖,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煮沸后豆浆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水解成了氨基酸
D.仅用氢氧化钠溶液就能区分乙醇和乙醛
2.化学用语是化学科目中的基础性语言,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丙炔的结构简式: B.葡萄糖的某种环状结构:
C.C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D.分子的球根模型:
3.近年我国的一些重大成就受到世人的瞩目。下列对有关重大成就的化学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重大成就 化学解读
A 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 核聚变属于放热反应
B 中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问世 超导量子计算机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
C 开创以、为原料的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 该法若能量产,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D “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每年可提供天然气3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可使溴水褪色
4.下列有机物中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均因发生反应而褪色的是( )
A. B. C. D.
5.红花是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红花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中含有4种管能团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分子中的碳原子有2种杂化方式
6.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7.甲硫醇是合成蛋氨酸的重要原料。反应可用于甲硫醇的制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为 B.的电子式为
C.中含键 D.的沸点高于
8.氟利昂-12可用作制冷剂、灭火剂,也是制氟树脂的原料,其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正四面体结构 B.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它属于非极性分子 D.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
9.一种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的合成方法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①②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C.上述3种有机物均能发生氧化反应
D.最多能与2 mol Na发生反应
10.下列实验装置正确或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分离苯和甲苯 B.分离和水 C.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除去乙炔中的少量
11.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环烃叫桥环烃,桥环烃甲可发生如下反应得到乙,乙是合成某种生长素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和乙分子都存在手性碳原子 B.乙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甲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甲苯
12.有机物I存在如图转化关系,有且只有一个六元环的M是I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结构有三种
B.化合物IV只有一种结构
C.有机物II能使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有机物III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13.前三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Y、Z、W位于同周期,基态M原子的价电子数是X、Y、Z、W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的一半,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B.M的单质可以作半导体
C.氢化物的沸点: D.由X、Z、W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14.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铁作电极电解含的酸性废水,处理过程发生反应,最终转化成沉淀而除去,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口通入甲醇,作阳极
B.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附近溶液pH变大
C.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最多可处理
15.有机物M(结构如图)具有多种官能团,与溴水、Na、NaOH均能发生反应。1mol有机物M分别与它们反应,最多消耗、Na、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4:3 B.1:3:2 C.5:3:2 D.5:3:3
16.常温下,向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E点对应的溶液
B.F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
C.G点对应的溶液中:
D.H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制备苯甲醛的反应原理为。
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溶解性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1 0.8660 不溶 互溶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1.0440 微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1 249 1.2659 微溶 易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冰醋酸皆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2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16mL甲苯(约0.15mol),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5mL过氧化氢(约0.5mol),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进水口为________(填“a”或“b”)。
(2)本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代替过氧化氢,理由是________。
(3)写出苯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KOH溶液,振荡、静置,再经分液,得到有机层。对有机层进行蒸馏得到苯甲醛粗产品9.2mL。
①加入足量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分液后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分有机层和水层?________。
③苯甲醛粗产品的产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13分)我国某科研工作者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铋的原子序数为83,则基态铋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形。
(2)中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形,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形,的键角________(填“>”,“<”或“=”)的键角。
(3)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BTC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
(4)该电池负极材料充电时,会形成钾铋合金(化学式为),其晶胞结构如图。晶胞参数为anm,bnm、cnm,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原子分数坐标,表示晶胞中的原子位置,若1号原子的坐标为,3号原子的坐标为。
①2号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_。
②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
19.(12分)通过化学方法实现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减排途径。
I.利用制备CO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则: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体系内
B.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体系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II.利用制备甲醇
反应i: (主反应)
反应ii: (副反应)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上述反应。ts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amol,的物质的量为bmol。
(3)①平衡后的浓度为_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②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ts内反应ii的反应速率,________。
③该条件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4)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
不同压强下,平衡时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________(填“>”或“<”)。
②图中温度高于℃时,两条曲线重叠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下列条件对应的平衡产率最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220℃、5MPa B.220℃,1MPa C.300℃,1MPa
20.(14分)可降解聚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原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2)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G中有三个六元环,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水解,且水解产物能使溶液显色
(7)以A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三次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1.A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煮沸后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项错误;仅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醛,D项错误。
2.B
【解析】丙炔的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C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C项错误;氯的原子半径大于氮的原子半径,D项错误。
3.C
【解析】核聚变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反应,A项错误;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B项错误;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D项错误。
4.B
【解析】苯、既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A、D项不符合题意;甲苯与溴水不发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5.D
【解析】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酶)羟基、酮羰基、醚键3种官能团,B项错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
6.A
【解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C、D项都错误。
7.C
【解析】中含键,C项错误。
8.D
【解析】该分子是四面体结构,A项错误;没有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属于极性分子,C项错误。
9.A
【解析】反应①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A项错误。
10.B
11.A
【解析】甲和乙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A项错误。
12.D
【解析】M的结构有四种,A项错误;化合物IV有、两种结构,B项错误;有机物II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
13.C
【解析】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C、N、O,M为Si。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项错误。
14.B
【解析】作阴极,A项错误;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项错误;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最多可处理,D项错误。
15.C
【解析】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Na、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3mol、2mol,C符合题意。
16.C
【解析】不能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A项错误;F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原则有,B项错误;H点对应的溶液不呈中性,D项错误。
17.(1)三颈烧瓶(1分);a(1分)
(2)不能(1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性强,可直接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2分)
(3)(2分)
(4)①将有机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有机盐,便于分离苯甲醛(2分)
②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互溶的为水层,不互溶的为有机层(2分)
③60.4(2分)
【解析】(4)③苯甲醛的产率。
18.(1)(1分);哑铃(或纺锤,1分)
(2)四面体(1分);平面三角(1分);<(1分)
(3)(2分);、(2分)
(4)①(2分)
②(2分)
【解析】(4)②由均推法可知,晶胞中含有K的数目为,含Bi的数目为2,故晶体密度为。
19.(1)(1分)
(2)CD(1分)
(3)①(2分)
②(2分)
③(没写单位不扣分,2分)
(4)①>(1分)
②升高温度,反应i的转化率下降,反应ii的转化率上升,升高到℃时,反应以反应ii为主,而压强的变化对反应ii几乎无影响(2分)
③A(1分)
【解析】(3)根据C元素守恒:,再用题中条件列式:
起始/mol 1 3 0 0
转化/mol a 3a a a
转化/mol
故平衡时,,,的浓度为;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ts内反应ii的反应速率为;该条件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
20.(1)苯乙醇(1分)
(2)碳溴键、酯基(2分)
(3)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分)
(4)(2分)
(5)(2分)
(6)4(2分)
(7)(3分)
【解析】(6)E分子的结构简式为,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