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 遗传学的三大规律分离规律
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和互换规律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之父材料:
豌豆
果蝇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融合遗传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1822-1884)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从小很喜爱植物。 当时在欧洲,学校都是教会办的。当地的教会看到孟德尔勤奋好学,就派他到首都维也纳大学去念书。孟德尔从1856年起开始进行他的著名的植物育种实验。1865年他推导出了著名的遗传学定律,他将定律用一篇论文表述出来,并将论文呈交给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1866年他的成果被发表在该学会学报上,题目是“植物杂交实验”。三年后又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虽然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学报不是一家有名望的杂志,但却为主要的图书馆所收藏。此外,孟德尔把他的论文送一份给遗传学的主要权威卡尔·纳基里。纳基里读过论文后给孟德尔做了答复,但却未能理解该论文的重大意义。此后孟德尔的文章大体上被忽视了,实际上几乎被遗忘了三十多年。孟德尔主要工作成就:(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传学确定为基因)(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豌 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2.具有易区分的性状3.性状能稳定遗传4.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1 亲本 母本 父本
2 杂交 自交 正交 反交
3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P×F1高F2高 3 : 1矮高矮277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用其他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4页表1-1,这可见绝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787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 2 : 1自交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表现性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 3:1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DD:Dd:dd 1:2:1性状 形态特征: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 生理特征:植物的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
性状的形成的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和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 此概念的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狗的卷毛和长毛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小练一下返回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基本步骤:
P
F1
F2
子一代子二代♀
×
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遗传图谱中的符号:×显性性状:两纯合子杂交F1显现的性状。两纯合子杂交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隐性性状:性状分离: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杂交:自交:同一个体或基因型相同的不同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用× 表示用×表示DDdd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纯合子:Dd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F1高茎豌豆: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 )
A 纯合子的自交后代是纯合子
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是杂合子
C 纯合子不含隐性遗传因子
D 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A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DdddDd配子高茎矮茎测交测交后代1 : 1请
预
测
实
验
结
果
?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不相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 2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 )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假说—演绎法一般步骤:科学实验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推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反复实验揭示规律一 判断显隐性 1 亲本性状不同杂交:
(1)F1只表现一种的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2)若出现性状分离,比值1:1不能判断(1)F1只表现一种的性状则不能判断
(2)若出现性状分离比值为3:1,后代中占3份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 亲本性状相同3 杂合子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4 无中生有为隐性二· 一对遗传因子的基因型AA Aa aa自交:AA AA, Aa Aa,aa aa
(1)鉴定植物纯种(2)育种得纯合子 测交: AA aa, Aa aa
(1)鉴定动物,植物纯种杂交:AA Aa,确定显隐性(AA aa) 2 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或后代基因型Aa : Aa : aa为1 : 2:1)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1 后代显性:隐性为1:1(或基因型Aa:aa为1:1)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 X aaAa X Aa三 杂合子自交n代后杂合,纯合规律五 植物个体发育规律四 家族系谱图分离 定律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
易于区分的性状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3∶1DD∶Dd∶dd =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1∶1Dd∶dd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