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5张PPT。第13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那么,“辛亥革命”在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中,算个什么呢?曰:广义的“辛亥革命”(1890-1912),是我国历史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狭义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则是这个“开始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而进行的斗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即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89419051911、41912、11911、101912、21912、31912、4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11、5保路运动预习检测【历史过程】孙中山林觉民秋瑾牺牲精神首创精神爱国精神…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辛亥精神?辛亥精神【英雄人物】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历史变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统下诏退位变化1[政体]破专制政体,立共和政体辛亥革命后,中国政体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又怎样的影响? 在传统中国,皇帝是神灵与世俗的统一体。皇帝作为神圣的权威,被视为天子,奉天承运,替天行事。皇帝作为世俗的权威,操纵一切权力又凌驾于一切人之上… …君主既有最高的立法权,又有最高的审判权。法由君主制定而被臣民遵行并被纳入政治权力的控制之中,是君主实行统治的工具,而不是规范、制约君权的力量。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变化2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政治统治原则是怎样的? [统治原则]“人 治”专制集权君权神授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选举、被选举权利。
第三、四、六章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变化2辛亥革命后,政治统治原则发生了什么变化? [统治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国中无论何人及何种势力,均应纳服于法律之下,不应在法律之外稍有活动” 《孙中山集外集》“法 治”变化2[统治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 治”专制集权君权神授“法 治”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发展根据以上分析,总结辛亥革命后政治统治发展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临时约法》在近代中国怎样的历史地位?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丰碑历史地位1、政治:P52
2、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经济: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4、文化:…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辛亥革命后,人们对皇帝的看法有怎样的改变?
对思想界有怎样的意义? 变化3[思想]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从1912至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长了一倍。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变化4[经济]辛亥革命后,中国在经济方面出现怎样的状况?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临时政府还改革了一些封建的陈规陋习,限期剪除辫子,禁止缠足,禁止种植、吸食和贩卖鸦片,禁止蓄娼,反对封建迷信。 移风易俗变化5[习俗风尚]临时政府的措施对社会生活起到怎样的作用?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总结:辛亥革命推进了: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自由化
习俗文明化你能解释每一句的内涵?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 … …
——中共十五大报告辛亥革命 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2、怎样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它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异同?
4、结合上图片,归纳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5、探究点
6、拓展提升
7、制作本课知识结构
8、武昌起义成功原因
9、比较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
10、从政治、经济、思文归纳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11、为什么孙中山性格很坚强思想却很软弱?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1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公认的革命领袖,完善的组织2、2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奋斗目标都是为维护革命成果,都体现了民主共和、三权分立、代议制等原则,都是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0题1、政治: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潮流,出现政党政治
2、经济:近代化进程启动,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3、思文:西方文化及习俗传入中并被接受11、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一支革命的军队;反动势力强大。
6、直接结果:推翻了 结束了 建立了
颁布了 促进了 推动了
最终结果:窃权 双没有
一、革命爆发的原因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社会基础:民族危机加剧,清朝 反动本质暴露?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2.经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特别是三民主义)的形成与传播(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康有为为什么会发表反对革命的言论?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代表进步主流,但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的工具,革命成为进步主流,康有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主张已经落伍。 君主立宪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看不到发动民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首次提出“振兴中华”意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吴玉章
吴玉章在此说明了什么? 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1905年,东京
孙中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目的;
时、地:
总理:
性质:同盟会成立的可能性: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同盟会成立的必要性:各地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先后失败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并确定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要推翻满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跨学科综合
政党的特征: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和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选自《思想政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要求推翻清政府但没有明确反帝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土地纲领但不彻底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同盟会)的建立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系列武装起义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乱事肃清 徐锡麟(1873—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7年与秋瑾约定在浙、皖两地同时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袭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学生攻占军械局,与清军激战4小时,战败后被捕,当晚被剖心而死。徐锡麟 临刑前徐锡麟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憾矣!。”秋瑾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1904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07年,她与徐锡麟分头准备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被害。孙中山为追悼秋瑾写的匾额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
因敌众我寡而失败。
作用:鼓舞人民革命斗志,推动革命发展。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目标:收回被清朝出卖的铁路修筑主权。
作用:清朝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武汉清军空虚,武昌起义时机成熟。(7)群众基础和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一、背景和条件:(1)社会基础、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略加深;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统治危机(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壮大(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7)群众基础和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8)组织领导:共进会、文学社的活动二、爆发与胜利:
1、武昌首义:2、民国成立:人员组成:
政体设置:
纪元国旗:
法令政策: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孙为临时大总统、内阁成员同盟会员居多采用总统制共和制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颁布一系列进步法令背景:
必然性:
外国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腐朽统治压榨中国人民,“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破产,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可能性:
资产阶级实力壮大。
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革命团体不断的出现。
革命运动不断的开展。
有利条件:武昌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领导:
文学社、共进会
主力军:
湖北新军
胜利原因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2、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3、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推动
4、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不怕牺牲精神
5、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作用
6、革命党人的果敢主动精神革命对起义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孙中山五色旗南 京中华民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国号国都国旗总统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 况时间汉满蒙回藏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此处的“变局”和“创举”指的是什么?结束封建帝制,创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华民国)2、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内政策 (1)颁系列移风易俗、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 (2)颁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探究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它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异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是民主革命的成果,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通过民主程序制订;①来源:
②内容:
③地位:体现了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和法制精神,规定了三权分立、代议制、政党制等民主机制;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都是为维护革命成果,都体现了民主共和、三权分立、代议制等原则,都是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建国提供法律依据为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责任内阁制)选民有资格限制、没有规定基本人权规定了全体国民的选举权和基本人权历经200多年至今使用很快被袁世凯废除约法小结背景:南北双方正在和谈;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内容:国体——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人民权利——主权在民,国民享有自由权利
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
目的:直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现民主共和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⒈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反封建方面有何意义?
答:主权在民。
意义:体现了民主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
⒉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两个关键词。
答:平等、自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⒊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
答: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重要标志 材料四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⒋材料四弹劾总统的矛头实际指向了谁?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目的是什么?
答:袁世凯。实行责任内阁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何在?其性质怎样?有何重大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①否定封建专制,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灭亡、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②推动中国民主化(民主化的一座丰碑)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目的:性质:意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自身条件:军权、政治手腕三、辛亥革命的结局和功绩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期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 代表人物有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 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 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即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 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1.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其原因、启示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革命任务未最终完成,社会的性质未改变表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原因主观:客观: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方案行不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漫画《袁世凯骑木马》探究四: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直接目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根本目的——铲除封建制度,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导致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 江泽民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和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都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失败。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全国人民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12天后复辟丑剧收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人、老爷先生、同志、君清帝退位时大臣的跪拜礼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接见各部长时的握手礼被长期裹缠后的足天足清朝服饰、发式民国初期服饰、发式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①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社会习俗推动近代化(近代化里程碑)性质:
政治:
经济:
思想:
习俗: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功
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各抒已见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你觉得应怎样认识? 方法提示:衡量一场革命成败的标准是,看其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否达到;同时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小结:功绩和教训: 2、教训: (1)失败表现: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如袁世凯手握重兵采取两面手法、列强以多种手段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3)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2)失败原因: ①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如三民主义有局限、同盟会组织涣散、没有自己的武装等。性质、政治、思想、对外、经济、风俗1、功绩: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与改变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B.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C.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D.中国同盟会成立2.(2010浙江)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3. 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其条件有
①20世纪初武汉地区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群众反抗激烈,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③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
④孙中山先生的直接领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②都受启蒙思想影响 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6.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从“开始”说起B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主权在民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3)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实行责任内阁制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情境分析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
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
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⑵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
于新旧交替之中。 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 )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A3、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D5、有人认为,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俩,相差不知几千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扔,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D6、之所以说《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主要是因为它
A.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B.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B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