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我看见那些满怀雄才大略,踌躇满志(chóu chǔ mǎn zhì)的同学背着书包,穿着整洁的校服跨进“实外”的大门时,心情总是特别激动。
B.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cōng yù wú yíng)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景致;鹰带着信念展翅翱(áo)翔,所以才有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伟岸。
C.汽车在千千万万的车辆中穿梭(suō),我与实外迎来了一次盛大的邂逅(xiè gòu),让我至今难以对这片土地释怀。
D.岁月流转间,实外的烙(lào)印深入骨血,羁绊(jī bàn)再无法判断。
2.以下带点的成语都与“艺术”有关,其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平时要多注意词句的积累,这样才能在写作时笔走龙蛇,运用自如。
B.看着这座雕像,我总觉得这位雕塑家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C.听完他的演唱,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D.这家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具传统园林之胜,难怪总是宾客满座。
3.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快走呀!”爸爸高喊,“我们就快要爬到山顶了!”
B.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C.落日的余晖不断变换着颜色,好像上帝给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紫色……
D.这学期,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查理九世”等许多有趣的书。
4.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②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③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④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些书可供一 ,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读 品味 悉心 B.尝 品味 悉心
C.读 咀嚼 用心 D.尝 咀嚼 用心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堂上,因为有她们精彩生动的讲述,那些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也仿佛一下子变得妙趣横生。
B.有时她们会因为我们别出心裁为她们策划的生日庆祝会感动得掩面而泣。
C.一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忍俊不禁地爱上了这个开满紫荆花的校园。
D.“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这位圣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实外学子们虚心学习,老师们诲人不倦的真实写照。
7.下列句中的文化名人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1)忧国又忧民,行吟泽畔赋《离骚》。
(2)挺身入虎穴,舌战强秦璧归赵。
(3)少有爱国志,闻鸡起舞锻炼早。
(4)高唱《满江红》,精忠一片把国报。
(5)惟念九州同,家祭只盼听捷报。
A.(1)李白 (2)廉颇 (3)班超 (4)岳飞 (5)陆游
B.(1)李白 (2)蔺相如(3)祖逖 (4)文天祥 (5)杜甫
C.(1)屈原 (2)蔺相如(3)祖逖 (4)岳飞 (5)陆游
D.(1)屈原 (2)廉颇 (3)班超 (4)文天祥 (5)杜甫
8.下面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与上联“春草满庭吐秀”匹配的是( )
A.新年新景喜人 B.百花遍地飘香
C.春来鸟语花香 D.万紫千红贺春
10.《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
A.莎士比亚 B.雨果 C.笛福 D.雪莱
11.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听则暗(糊涂) B.不堪设想(可以) C.匪夷所思(平常) D.望而却步(推却)
12.下列四组词语中,完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颠簸 慈祥 悬崖峭壁 应接不暇
B.要挟 峻工 幼雅可笑 粉妆玉砌
C.抵御 湛测 精兵减政 专心致志
13.从《穷人》一文: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桑娜的丈夫)是一个( )
A.爱管闲事的人。 B.随便说说的人。 C.心地善良,做事果断的人。
14.“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成陈述句,正确的选项是( )
A.人的身躯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B.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C.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5.“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把我感动得流泪。
B.这个故事被我感动得流泪。
C.我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流眼泪。
16.下面关于标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修”的音节是“xiu”,声调应标在“i”上。
B.在“ü”上面标调时,“ü”头上的两点要去掉。
C.汉字读轻声时不用标上声调。
D.“瘦”的音节是“shou”,声调应标在“u”上。
17.对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
A.突然而至的暴风雨 B.突然而至的不幸与挫折
C.突然而至的巨大惊喜 D.突然而至的很多任务
18.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下列关于这个句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气势。
B.运用引用的手法,增强说服力。
C.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要表达的意思。
D.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事物的特点。
19.望着窗外下个不停的雨,同桌林心( )起来:“看来今天是开不成运动会了……”下列哪一个表示“说”的词语不适合填入句子的括号中?
A.嘟囔 B.唠叨 C.谈论 D.抱怨
20.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①购买车票的队伍长长的,轮到我得好久。
②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心里十分着急。
③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④站着站着,我想到《小学生守则》,感到很惭愧,悄悄退回原位。
A.①之前 B.①一②之间 C.②一③之间 D.③一④之间
二、填空题
21.看拼音写词语。
fěi cuì( ) chú chuāng( ) tóu xián( ) jī xiè( )
cán bào( ) zhēng róng( ) bō xuē( ) róng yù( )
以上汉字中,属三拼音节的是_________,整体认读音节的是______。
2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艰苦——( ) 艰难——( ) 建造——( )
交织——( ) 娇嫩——( ) 节制——( )
2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诚意——( ) 理屈——( ) 拒绝——( )
惩罚——( ) 迟延——( ) 示弱——( )
24.按要求写成语。
有关音乐艺术的,如:余音绕梁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有关改革创新的,如:革故鼎新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把下列成语中主人公的名字写在括号里。
三顾茅庐( ) 入木三分(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负荆请罪( ) 望梅止渴( )
26.将下列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彩诗句补充完整!
(1)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2)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________。
(3)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
(4)桂林山水:________,阳朔山水甲桂林。
(5)内蒙古草原: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
27.古诗积累。
(1)在我读过的古诗中,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有《____________》;描写送别情景的有《_________》;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有《___________》;描写月亮的诗有《_________》。描写儿童生活的有《______》,请写出写儿童活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科技活动,老师讲解的方法我都懂,书上介绍的理论我也会,可自己怕动手,常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师知道后,教育我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8.《马诗》作者是于谦,《石灰吟》作者是李贺。 ( )
29.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是《骑鹅旅行记》。 ( )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 )
31.《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踌躇满志(chóu chǔ mǎn zhì)”中的“躇”读“ chú ”。
B.“葱郁无垠”正确读音是“cōng yù wú yín ”。
C.“邂逅”正确读音是“xiè hòu”。
2.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A.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题干形容的是写作,显然不对。
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常用来形容艺术家手艺的精湛。属于艺术。
C.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常用来形容歌声好听。属于艺术。
D.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常用来形容传统的东西。属于艺术。
3.A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
B项因为是A引用B的话,所以话中话要用单引。应改为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C项颜色之间的是并列关系要用顿号,第二和第三个逗号要改为顿号。
D项《汤姆索亚历险记》《查理九世》是书目,应该用书名号,连续列举书名,用了书名号,不再添加顿号。
4.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子排序题就是把排列混乱、条理不清的几句话整理成排列有序、条理清楚的一段话。这类题型是对句子和句子之间内在逻辑的考查。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步骤是:
①先阅读所有句子,粗略了解大意;
②根据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首尾句;
③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
④根据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排序;
⑤再读排列后的语段,检查确定。
根据上述方法,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可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这句话是总起句,要放在第一位;“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这句话内容紧承上一句,放在第二位;“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这句话中“他就是这样来读……”紧接上一句中“他读书时……”,因此放在第三位,由此即可知本题答案。
5.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结合空格后的“吞下”可理解前面填“尝”;结合“消化”可辨析填“咀嚼”;悉心指尽心、全心的意思,而用心,则指精力的集中,专心的意思。
6.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词语。错误项分析:C.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忍俊不禁”不能修饰“爱上”,可改为“情不自禁。
A.妙趣横生: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B.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D.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7.C
【详解】1项《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2项出自成语完璧归赵,(拼音是wán bì guī zhào),汉语成语。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项出自成语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项出自《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5项出自《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原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A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所以这句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B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所以可知这句诗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C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冬雪比作春花,写出了边塞绮丽的风光。所以这句诗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
D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全诗为: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所以可知这句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因此本题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C。
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辨析与配对能力。
“春草”是一种事物,匹配“百花”,“满庭”是说明春草的范围大小,“遍地”是说明百花的范围大小,“吐秀”是一个动词,“飘香”是一个动词。
10.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要求我们注重积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的故事。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11.D
【详解】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词中字的意思,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D项中,“望而却步”中“却”的正确解释是:退。
1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及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书写正确
B峻工——竣工;幼雅可笑——幼稚可笑
C湛测——勘测;精兵减政——精兵简政
13.C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可以结合所给语段分析作答。“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段话中“他搔搔后脑勺”是对渔夫的动作描写,“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则是对渔夫的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且在一个“搔后脑勺”的动作中便决定要抚养领居家的孩子,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能力。
首先确定句子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将反问词“怎能”改为“不能”,再将问号改为句号。最后结果为: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5.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转换。要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可以把这个句子变成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分析答案可知,第一个选项是把原句改成把字句,第三个选项是把原句改为被字句。而第二个选项出错,意思改变。
16.C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节标调方法的掌握情况。汉语拼音中给音节标调,一般是把声调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有a、o、e的韵母,a、o、e就是主要元音。以单元音i、u、ü作为韵母的,i、u、ü就是主要元音。如果一个音节是复韵母,标调应按照单韵母的顺序,即有 a在,标a,a不在,标o……,以此类推。如果i和u在一起,记着标后面。A中音调应该标在u上。B在 ü上面标调时,ü头上的两点不是都要去掉的,只有和j q x相拼时才要去掉。D声调应标在o上。
1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题出自《我们上路了》。这是一首叙事性散文诗,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在自己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心声。全诗分为三个小节,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虽然我们稚嫩,但我们还是上路了,第二小节路上遇到挫折却永不退缩。第三小节写的是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去拼搏,去奋斗,才能有所建树。其中,这个“骤起的风暴”是指突然而至的不幸与挫折,如突然的家庭变故,考试的不如意,与朋友的矛盾等。
18.B
【详解】A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
B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C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D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在这个句子中运用引用的手法,增强了说服力。ACD三项分析不准确。
19.C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A.嘟囔: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B.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絮叨。
C.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
D.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根据题中林心的话“看来今天是开不成运动会了……”可知,“谈论”不适合填入句子中。
20.C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结合句子“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可知前面的句子应为: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21. 翡翠 橱窗 头衔 机械 残暴 蒸融 剥削 荣誉 窗、搅、衔 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翡、橱、衔、械、蒸、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 艰难 困难 建筑 交错 柔嫩 克制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3. 假意 理直 接受 奖励 提前 逞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4.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雅俗共赏 脍炙人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在平时加强识记。根据题干的意思,是要求写“有关音乐艺术的”和“有关改革创新的”的成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识记进行书写即可,注意把字写正确。
25. 刘备 王羲之 赵括 勾践 廉颇 曹操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纸上谈兵: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卧薪尝胆:一个被人为误读千年的励志鸡汤 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越大战,越国战败。受尽种屈辱,卧薪尝胆。后人甚至对其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正面评价。夫差算是被后人认为“妇人之仁”的典型案例之一。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指当想到梅子的时候,人们口中会生出唾液,从而缓解饥渴。后来被比喻为无法实现愿望,只能用想象来满足自己。典故: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干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
26. 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山归来不看岳 疑是银河落九天 桂林山水甲天下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详解】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1)本句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出自徐霞客游黄山写下了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出自《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山倒映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出处 的考证,这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
(5)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流传的民歌《敕勒歌》 敕勒歌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7. 夜雨寄北 山中送别 渔家傲 关山月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详解】考查古诗积累的能力。
(1)关于思乡的古诗有《天净沙·秋思》《长相思》《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夜雨寄北》。
描写送别情景的有《送孟浩然之广陵》《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中送别》
《凉州词》《 从 军 行》《 塞 下 曲》《渔家傲》。
描写月亮的诗有《静夜思》《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山居秋暝》《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关山月》。
描写儿童生活的有《牧童》《小儿垂钓》《村居》《村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诗句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8.× 29.√ 30.√ 31.√
【解析】28.本题主要考查对诗人的识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马诗》意思: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9.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书的积累。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故,说法正确。
30.本题主要考查对名人名言的识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的。这句话出自他写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议论文。文中引用了汉代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