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课时——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课时——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10: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目标
说出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
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01
02
03
尝试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显微镜的结构
导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工具是完成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显微镜可以
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









认识主要结构
目镜
物镜
目镜 螺纹;
放大倍数越大,长度
物镜 螺纹;
放大倍数越大,长度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光学部分
反光镜
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越短

越长
一面是凹面镜,光线暗时使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大幅度升降镜筒
转动时,小幅度升降镜筒,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转换器
转动的圆盘,上面装有物镜。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使用
调节部分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支持部分
镜座
镜柱
载物台
镜臂
镜筒

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和安放
对 光
放置切片标本
观 察
收 镜
步 骤
取镜和安放
0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偏左的位置。
对光
02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睁开双眼,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至在目镜中看到圆亮的视野
放置玻片标本
03
取植物永久切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切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从侧面看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观察
04
用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收镜
05
实验完毕,将切片从载物台上取下放好,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转动到垂直方向;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然后按照取镜的方式放回镜箱,送回原处。
知识延伸
讨 论
1.把写有A和B的透明纸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
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
A
A
B
B
知识延伸
讨 论
2.根据物像的成像规律,当物像偏移时怎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口诀:哪偏往哪移
A
观察到的物像
A
实际位置
A
A
移动的方向
知识延伸
讨 论
3.如果在观察物像时发现存在污点,那么污点可能存在的部位在哪里
目镜、物镜、载玻片,依次排除
知识延伸
讨 论
4.用两台放大倍数不同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有哪些不同
低倍镜下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细胞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小结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和安放
对光
放置切片标本
观察
收镜
课堂检测
1.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P 从下图甲所示状态转变成下图乙所示状态,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B.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C.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D.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2.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字母装片和临时装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①④
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
C.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D.目镜物镜要用擦镜纸擦拭,载物台要用纱布擦拭
B
B
课堂检测
3.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应将玻片向( )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到物像是“P”,则实际的字母应该是( )
A.P B.d C.b D.q
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④①
A
B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