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2 10: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1课时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一生都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人物介绍
预习检测
图示示例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横折弯钩
军阀:指旧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奉系军阀。
宪兵:某些国家的军事政治警察。本文指军阀手下特殊的武装人员。
被难日:指的是某人因重大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的那一天。
局势:(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军阀:
宪兵:
被难日:
局势:
绞刑:
合作探究
连接号示例
探究一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标注自然段序号,并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父亲李大钊被害。
结合题目,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印象深刻 难以忘怀
默读第2~33自然说说作者具体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写到的。
提示:可以重点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2~7自然段):写李大钊被捕前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被抓,父亲坚持留在北京,反映了当时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
·(第8~18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处变不惊。
·(第19~29自然段):写“我”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呼应开头,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合作探究
连接号示例
探究二 学习“被捕前”这一部分,感受人物形象
默读第2~7自然段,画出描写李大钊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标注出自己的体会。
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这表现在哪些地方?
父亲是怎么回应母亲的劝说的?你从中感受到了李大钊怎样的形象?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无私无畏
本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十六年前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1.默写本课的生词。
2.阅读第8~33自然段,继续体会李大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