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6”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出师表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7 月 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自主预习】
1、介绍作者,文体及背景链接。
2、积累文言词汇。
【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2、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分层次。
【当堂评价】
完成《精英》中基础部分。
【拓展提升】
1、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2、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 七擒: 收二川: 排八阵:
东和; 北拒: 取西蜀: 定南蛮:
【课后检测】
1、理解下列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②开张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③痛恨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④卑鄙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2、理解下列形容词的活用:
①优劣得所
②恢弘志士之气
③亲贤臣,远小人
④此皆良实
3、理解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先明。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自主预习】
积累本文的成语:
三顾茅庐 危急存亡 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计日可待 不毛之地 临危受命 亲贤远佞
【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分析第一段:
①当时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各是什么?
②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③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第二段: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具体执行?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3、分析第三、四段:
①诸葛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②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③亮认为举用向庞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4、分析第五段:
①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②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③“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二)写作特色:
体会课文“寓情于议”的写法。
【当堂评价】
1—5段提出了哪三条建议?为什么把第三条重点写?
【拓展提升】
如何看待文中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检测】
完成《精英课堂》第24课。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