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 重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 重力》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22 12: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对研究方法比较重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实际物体及其所受的重力,可以简化为作用于重心上的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教学中不要呆板地搬用“什么法”,侧重于学生去体验、领悟。
【学情分析】:
重力是力学学习的基础,为以后力和运动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如果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检查平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知道重力有大小,知道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不同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同,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位置的不同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垂线的应用和测量重力的活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和重力大小有具体的体验,并可以从活动中学习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面物体和月亮同样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地面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一致性,自然界的和谐性,破除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感,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和建立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初步观点。
【教学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及物体的重心
本节的难点在于:重力和重心概念的建立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小游戏:请同学们将手中的笔立在手指上,看能保持多久,好多学生无法立住,然后老师加一个吊物在笔下方,稳稳地立在手指上。
提问:为什么加了吊物就能立住呢?学了这节课就可以知道其中的秘密。
2、体验,用磁铁吸引铁钉,问:铁钉为什么会飞向磁铁?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的概念
1、观察瀑布、顶球、蹦极、跳水、下雨等情景动图
由学生总结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
重力的单位:牛顿(N) 施力物体:地球。
重力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生活中啊,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也可叫做重量。
2、体验:用绳子拴住小橡皮绕手旋转,橡皮为什么没有被甩出去呢?
问:是什么力量,使月球绕地球转动?
3、想一想:如果世界没有重力将会怎样?
(二)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用绳子吊住物体自由悬挂,绳子的方向显示了重力的方向,用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用水槽和重垂线演示。由学生总结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
2、做一做
(1)比赛砌墙并由学生根据重垂线判断谁的砌得竖直,并给他们发奖,用重垂线检查奖状是否挂正
(2)请你用手头的工具(三角板、重垂线)检查一下这个桌面是否水平?
(三)重力的大小
猜想:物体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测量重力?
由学生回答:可能跟质量、体积、材料、形状等有关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如何测量?由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把材料和体积可以归纳为质量的问题,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形状来探究重力和形状的关系
结论:物体的重力和形状无关
课本p15活动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A. 演示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50克、100克和15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并绘制质量重力折线图
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说明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 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C. 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 =9.8牛/千克。
4、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
三、小结
从G=mg知道,重力跟质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是实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质量 重力
定义 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无 竖直向下
大小 不随物体位置形状而变化,是物体的属性 随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单位 Kg N
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