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 4.仿照课文第2--5自然段描写奇石的方法,发挥想象创造性的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2--5自然段描写奇石的方法,发挥想象创造性的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怪石有趣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写这些怪石的。 二、图文结合,品味奇石 1.品味“仙桃石” (课件出示句子: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我们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师:同学们,你从哪里体会出怪石神奇、有趣的呢? 预设①:它的样子很有趣--作者用了“好像”这个词语,把石头比作了一个大桃子。 预设②:它的位置很神奇--石头有可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又刚好落在在石盘上,动词一“飞”一“落”,很神奇。(圈出“飞、落”二字)。 预设③:它的名字也很有趣--“仙桃石”。人间怎会有这样大的桃子呢,应该是从天上飞来的吧! 师总结: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介绍它的样子,最后说它的位置,真有条理。 2.品味“猴子观海” (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我们再来读第三自然段: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出示图片),你看,这云朵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就是“翻滚的云海”(圈出)。在生活中,我们只有坐在飞机上才能见到这样翻滚的云海。这只“猴子”蹲在陡峭的山峰上就能看见云海,你知道“陡峭”是什么意思吗?生活中你在哪里感受过“陡峭”呢? 生:我老家有一座很高的山,人都爬不上去,只有猴子和小鸟可以上去。看看插图,再联系生活,我能猜出“陡峭”就是指山又高又陡。 师:你真厉害,不仅会看插图,还会借助词语泡泡学习。 小结:这段话也介绍了奇石的位置、样子和名字。同学们,你能根据第二自然段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吗?用方框画出奇石的名字,用横线画出奇石的样子,用波浪线画出奇石的位置。 我们再来看看这段话中写石头样子的句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抱、蹲、望”三个动词形象准确地抓住了“猴子”的特点,让这块石头似乎都有了生命。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段话吧! 3.迁移练习 “仙桃石”和“猴子观海”都是作者发挥想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名字、样子和位置三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黄山的奇石的。现在请同学们读第三、第四自然段,试着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吧! (课件出示句子:“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课件出示句子: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同学们,你们都找对了吗? 三、巧设活动,创新想象 1.方法总结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请仿照课文第2--5自然段描写奇石的方法,介绍它的名称和样子,再用上“像…”“真像”这样的句式和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来写一写这些奇石吧! (出示石头“天狗望月”“仙从采药”“孔雀观海”“仙女弹琴”“狮子抢球”……) 2.成果展示 生1:我是这样来写的: 那几块巨石好像一只蹲在山头的天狗,正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 生2:我是这样来写得: “孔雀观海”可真有趣!那巨石真像一只站在山顶的孔雀,拖着长长的尾巴,正在欣赏远处的云海。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对于黄山的奇石,你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呢?赶快拿笔写下来吧!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看,亲眼看看这些有趣的石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