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10: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0分)
1. 某噬菌体含m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所占比例为a。某科研小组分别用32P、35S标记该噬菌体,让其侵染未标记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离心时间过长,则35S标记组中沉淀物放射性增强
B. 若沉淀物中分离到100个子代噬菌体,则只有2个含32P
C. 该噬菌体DNA分子含有(3-2a)m个氢键
D. 该噬菌体繁殖3次,消耗7m(1-2a)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II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可以有等位基因
C.I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由于存在I、III片段,X、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3.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是AaBaXcY,图甲、乙是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和相关基因的简图,图乙所示细胞是图甲所示细胞的子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发生了交叉互换 B. 甲细胞的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
C. 乙是精细胞 D. 甲会产生基因型为abY的精细胞
4.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5. 反义基因可用于基因治疗,通过其产生的反义RNA分子与病变基因产生的mRNA进行互补来阻断非正常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义RNA导致病变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是因为翻译过程受阻
B. 以通过病变基因产生的为模板不能反转录合成反义基因
C. 接受该类基因治疗的患者体内的反义基因和病变基因都不能翻译
D. 人类基因必须通过转录形成mRNA并以此为模板才能合成蛋白质
6. 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表达过程均存在一定的方向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信息可从DNA传递到mRNA,再传递到蛋白质
B. DNA分子复制的方向与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有关
C. 转录的方向与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有关
D. 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反密码子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密码子位于mRNA上,核糖体中的RNA是rRNA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而且含有碱基对
C. 逆转录酶催化的是RNA→DNA的过程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8. 下图为遗传信息传递模拟实验,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DNA连接酶
B. 若X是GTTGTACAA,Y含有U,则试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 若X与Y都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D. 若Y是蛋白质,X是mRNA,则试管内还应该有其它种类的RNA
9. 肉瘤病毒逆转录出双链DNA分子,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成为原病毒DNA,通过宿主细胞的有丝分裂,把原病毒DNA传递给子细胞。同时,也合成病毒的RNA和相关蛋白以组装成新的肉瘤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肉瘤病毒RNA的合成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B. 原病毒DNA可控制蛋白质合成说明其具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 宿主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过程都需要3种RNA参与
D. 病毒RNA和相关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10.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 基因突变常常发生在DNA复制时 D.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1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 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重组类型之一
D. 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12. 已知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而RNA病毒又包括+RNA(正链RNA)病毒和-RNA(负链RNA)病毒。如图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正链RNA病毒,不含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已知其RNA为单链,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决定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均位于+RNA中
B. 过程①和②可同时进行且①需要宿主的核糖体
C. 过程②消耗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等于④消耗的嘧啶数与嘌呤数的比值
D.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较困难与其遗传物质易变异有关
1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 即使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C. 通常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14. 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的。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会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缺乏酶①可导致病人既“白(白化病)”又“痴”
B、缺乏酶⑤可导致病人只“白”不“痴”
C. 缺乏酶⑥时,婴儿使用过的尿布会留有黑色污迹(尿黑酸)
D. 上述实例可以证明遗传物质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
15. 以下是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有水生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①上面所有的碱基都可以和③上相应的碱基配对
C.①上通常可以相继结合多个②
D.④形成后即进入高尔基体加工,然后分泌出细胞
16.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下列能体现表观遗传的是(  )
A. 都不患色盲的两人所生的后代却可能患色盲,因为母亲的遗传信息中携带了色盲基因
B. 同卵双生的两人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却会有较大的差异
C.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多个子女在长相上各不相同
D. 父母均正常,后代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改变而患上镰状细胞贫血
17. 如图中a、b表示某生物体内两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过程完成以后,产物中G的个数等于C的个数
B. b过程中,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
C. b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D. 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不能进行a过程,也不能进行b过程
18. 如图是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
B. 甲、乙两过程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醇的催化
C. 参与丙过程的RNA均为单链结构,其内部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 甲、乙、丙三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19.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如图为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代表翻译,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于肝细胞
B. 通过②和③完成+RNA复制时,需RNA复制酶的催化
C. 过程②所需的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比例相同
D.+RNA和-RNA可以随机与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结合
20.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DNA分子中基因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具有转录功能,这条具有转录功能的链叫做模板链,另一条无转录功能的链叫做编码链。如图DNA分子中基因A和基因b(  )。
A. 是位于两个DNA分子上的非等位基因
B. 分别以DNA的两条单链为转录的模板
C. 其中一个基因复制,另一个基因不一定复制
D.其中一个基因转录,另一个基因也一定转录
21. 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图甲所示。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 珠蛋白mRNA进入卵细胞后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 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22.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种氨基酸分子
B. 细胞合成EPO时,tRNA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与ARNT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
D. 进人高海拔地区,机体会增加红细胞数量来适应环境变化
23. 许多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干扰DNA复制及其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如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①阿糖胞苷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②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
③羟基脲 阻止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A.①能使肿瘤细胞DNA子链无法正常合成 B.②能抑制肿瘤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
C. ③能减少肿瘤细胞中DNA复制的原料 D. 上述三种药物对正常体细胞不起作用
24.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 B. 由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
C. DNA甲基化修饰不会影响基因表达 D. 亲本产生的性状不可遗传给下一代
25. DNA缠绕在组蛋白周围形成的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组蛋白的乙酰化会弱化组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疏松染色质结构,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酶和蛋白酶均可破坏核小体结构
B. 大肠杆菌在细胞分裂前要完成组蛋白的合成
C. 组蛋白的乙酰化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
D. 组蛋白的乙酰化可使生物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26. 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 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 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
27. 科学家在废水池里发现一种依赖分解尼龙为生的细菌——尼龙菌,这是由于野生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最终使得原本能够分解糖的酶转化成分解尼龙的酶。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导致多肽中两个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B. 尼龙材料出现之后野生型菌株发生突变形成尼龙菌
C. 尼龙菌的形成说明该野生型菌株种群发生了进化
D. 尼龙菌的出现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8.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R、r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 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 在b过程中能发生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
D. 参与b过程的tRNA种类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29. DNA甲基化是DNA分子内部碱基胞嘧啶发生甲基化(胞嘧啶连接甲基基团),甲基化的胞嘧啶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如图所示),但会抑制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甲基化的DNA遗传信息保持不变,但生物的表现型可能改变
B.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比值不一定相同
C. DNA甲基化会干扰RNA聚合酶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 DNA甲基化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变,但不可通过半保留复制遗传给后代
30. 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
B. 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从上往下排序)
C. 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都为1
D. 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50%
31. 将某人的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的总mRNA提取出来(、B-mRNA),以此为模板,在体外分别获得相应的单链DNA(A-cDNA、B-c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的不同与细胞分化有关
B. 获得相应单链DNA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C. A-cDNA中不含编码胰岛素的核酸序列
D. B-mRNA中指导呼吸酶合成的mRNA不能与形成杂交链
32.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基因(DNA)、RNA和蛋白质间的传递规律
B. 基因与基因之间是独立的,不会相互作用
C.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改变则性状也一定随之改变
D. 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也可能由于表观遗传现象而存在性状差异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0.0分)
33. 材料一: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1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正链RNA(+RNA)病毒,如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组装过程示意图(数字代表生理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用35S标记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则放射性主要在___________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需要___________提供氨基酸、酶等条件。
(2)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32P的噬菌体占___________
(3)图中在②④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其中G与C配对,A与___________配对,①③过程都代表___________,该过程中核糖体认读RNA上的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运送相应的氨基酸,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4) 在合成病毒蛋白质时,一条mRNA上常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
34. 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图乙表示图甲中③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法则。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甲图中,若DNA分子一条链(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则通过②过程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mRNA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
(3)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两条途径中,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属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图乙②的方框内的碱基为___________。
(5)图乙中,①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或“”)。
鄄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1-5 ADBBB 6-10 DDDBA 11-15 ABCCC 16-20 BCADB 21-26 BCDABB
27 ABD 28 ACD 29 AC 30 AD 31 ABC 32 AD
33(1)上清液 大肠杆菌
(2)
(3) U 翻译 密码子 tRNA
(4)少量的mRNA能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34(1)中心 ④、⑤
(2) ……UGCCUA……
(3)酶 代谢
(4) UAC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