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墨梅》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小学中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章节 第一节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认识并会写“砚、乾、坤”三个生字,理解词义。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意。 (三)感受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抓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理解君子的品格和诗人的人生追求,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二、教学难点 学习古诗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不媚世俗、坚守内心的高尚追求。
教学内容 分析 《墨梅》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对象及特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此学段的学生已具备相对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这首诗相对比较容易,结合注释、插图能对古诗的内容大体了解,对古诗所蕴含的情感也略知一二,但如何从具体的诗中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情感,了解诗人的写作方法,对他们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点拨。教学要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感悟,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所选技术及目的 采取赏评结合、诗画结合、读悟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反复诵读。其间适时穿插花中四君子、文房四宝、君子品格等,使学生既感受到王冕的高尚情操,又提升思想格局,做君子,做圣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孩子们的所得不仅是一首诗,一树梅花,更是一种精神,一分傲骨,从而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梅兰竹菊图,学生说出“花中四君子”。 教师提问:在你的心目中, 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什么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呢? 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总结:君子人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是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君子是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的中流砥柱;对社会和他人而言,君子又是修身养性、立己达人、崇德弘毅的道德楷模。 梅花被列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最有灵魂,最有品格,也最有骨气。(课件出示梅花图片),瞧,这是粉红的,像--霞,这是白色的,如--雪,这是淡绿的,似--玉。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秀脱俗。古来文人墨客对它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写了很多诗词来吟咏,王安石这样说,墙角数枝梅……卢钺这样说,梅雪争春未肯降……毛泽东这样说,俏也不争春…… 二、反复诵读,品析韵味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梅的诗,王冕的《墨梅》,教师板书题目,学生读题目。 (一)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出示本课生字,读准“砚、乾坤”,解释字义。 (二)再读古诗,读出感觉 提问:谁愿意为我们展示一下他吟诗的风采?学生读完后再分别推荐读得比他好和不如他的两位同学进行朗读。 (三)三读古诗,读出韵味 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这首诗!(说明七言诗一般按照223的节奏读,“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可以适当拉长,读出韵味)。愿意向老师挑战吗? 男女生分别读。 三、由梅识人,感悟精神 师:别的诗人写梅花写的是梅花的艳,梅花的香,而王冕写的却是淡墨色,写的是清气,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藏着三个秘密,那就让我们深入走进《墨梅》,走进王冕,一一进行揭晓。(课件出示三个秘密:心中偶像、清淡颜色、君子品格) (一)揭示第一个秘密:心中偶像 提问:这是谁家的梅花。(我家洗砚池边树)读出自豪的感觉。 请问我家的梅花在哪里?(我家洗砚池头树) 这里有个问题,梅花要么种在花盆里,要么种在院子里,要么种在田野里,而王冕的梅花却种在洗砚池边,为什么?猜猜看。 学生回答。 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这些都有可能,所有的猜想我们不光要敢于大胆想象,还要小心求证。课件出示王冕的心中偶像,学生读洗砚池介绍。 提问:王冕为什么要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中,他要向王羲之学习什么? 师:王羲之就是王冕学画的榜样,洗砚池就是学画的见证,它激励王冕勤奋刻苦,坚持不懈。让我们带着这种劲头再读一遍第一句。 学生再读第一句。 (二)揭示第二个秘密:清淡颜色 师:王冕的画中也藏着玄机,朵朵花开…… 现在大家看这就是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王冕的《墨梅图》,大家仔细看一朵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一枝梅花是什么颜色,一树的梅花呢? 学生回答。 你们能读好“淡”这个词,读出梅花清雅宜人的味道来吗? 指名学生读。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还自号梅花屋主,为什么不用其他的颜色,偏偏把梅花画成淡墨色呢?大家猜猜看。 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相关依据,指名学生读。 师:答应求画他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他可以得到权力,但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浮云,其中哪个字最能说明王冕的品质呢?(学生回答“淡”)这个“淡”就是他宁愿躬耕乡里,作画易米,穷困一生,也不愿谄媚奉承,巴结权贵,就是淡泊名利、贞节自守的君子人格。原来这种淡墨不是一般的颜色,他是黑白分明的颜色,他是清淡高雅的颜色,透过这种颜色我们已经能读懂了王冕这个人。我们一起来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三)揭示第三个秘密:君子品格 师: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他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继续读诗。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其实写梅花的诗人更多的写的是梅花的香气。 课件出示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学生读。 师:那么多人写梅花的香气,而王冕写的却是清气,这是为什么?香气和清气之间有什么不同,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 小组代表回答。 师:王冕所说的“清气”到底指什么呢 (淡泊名利、贞洁自守、清高孤傲、不媚世俗)这清气已化作了王冕一身的清白正气,从元末到明初,朝代在变,不变的是王冕的那一身正气、傲气、骨气。 师:能读出那一份气节来吗? 生1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生2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生齐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教师总结: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墨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的内在气质,诗人咏梅,咏的是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更咏的是梅之精神、梅之气节、梅之情操,这正是王冕精神的真实写照,道出了王冕对人生的追求,这就是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其实王冕的内心还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更多的读书人都能成为君子,那君子之气就会充盈在这朗朗乾坤,那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所追求的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老师也希望在座的你们,勤奋上进,品德高尚,成为新时代的少年君子,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 四、诗乐结合,升华情感 正是因为王冕的这首《墨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上梅花,越来越多的对它进行赞颂,请听……课件出示《墨梅》音乐,学生边听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