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15: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课时2)
第五章 燃 料
学习目标
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二氧化碳的身影,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碳燃烧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但是这种方法所制的二氧化碳既不纯净又难收集。
思 考
新课导入
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新课讲解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新课讲解
依据: 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固体反应
固体和液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发生装置的选择
新课讲解
稀盐酸和大理石
常温
固液不加热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气体收集装置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空气法
新课讲解
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新课讲解
大于空气
易溶于水
向上
排气
新课讲解
实验装置
CaCO3+2HCl=CaCl2+H2O+CO2↑
1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①检验气密性——②加入药品——③收集气体——④进行验满——⑤检验气体
新课讲解
想一想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新课讲解
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后,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然后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或者松开手,导气管口浸水的一端形成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新课讲解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往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CO2。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满。
新课讲解
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
导管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以利于气体的导出
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有利于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药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装置的确定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已满。
当堂小练
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
C或D
B
B
D
2.鉴定二氧化碳气体常用( ),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可用( )
A.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D
当堂小练
D
B
当堂小练
3.右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以下几处错误: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入液面下,会导致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2.出气导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无法收集到气体。3.集气瓶口不能向下,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这样无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