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三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三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15: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课时3)
第五章 燃 料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3.了解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及学生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
新课导入
思 考
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氧气0.8kg,地球上的人有70多亿,每天要消耗多少氧气?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不会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呢?
一、二氧化碳的用途
新课讲解
二氧化碳用途众多,且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新课讲解
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没有残留物。
人工降雨
人造云雾
致冷剂
新课讲解
二、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气体,能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身体力行。
新课讲解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温室效应就是由于二氧化碳过多排放造成的。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
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
温室效应的危害:
新课讲解
(1)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2)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
新课讲解
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新课讲解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
新课讲解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课堂小结
CO2
用途
制汽水
灭火
人工降雨
气体肥料
自然循环
产生途径
消耗途径
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作灭火剂
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D
当堂小练
C
2.下列哪种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  )
A.燃烧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
当堂小练
C
1.现有四组气体:①氮气和二氧化碳、②氧气和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④空气和二氧化碳。可用同一试剂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
A.燃着的木条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带火星的木条
教材习题
C
2. 列表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填写下表:
教材习题
CO2


不能

CO
不能
不能


3.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材习题
CO2+H2O----- H2CO3
H2CO3------- H2O+CO2↑
CaCO3+2HCl-------- CaCl2+CO2↑+H2O
Ca(OH)2+CO2------ CaCO3↓+H2O
4.用线条把彼此相关的性质与功用或危害连接起来。
教材习题
5.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室CO2气体制备的方案。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教材习题
供选用的实验药品:①氯酸钾、②10%过氧化氢、③大理石、④稀盐酸、⑤稀硫酸、⑥高锰酸钾。
教材习题
(1)组装固液产气装置时,你选用的仪器是______; 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组装集气装置时,你选用的仪器是 ,
理由是 。
h、i
③④
CaCO3+2HCl------- CaCl2+CO2↑+H2O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教材习题
C+O2 点燃 CO2
CO2+H2O---- H2CO3
(3)植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的产物是 和 .
(4)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是提倡 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个是 .
教材习题
葡萄糖
氧气
低碳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教材习题
7. 参照图5-16的内容,写一篇科学小品:“分子精灵”二氧化碳飘游记。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