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1 空气的成分(课时2)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对比。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3.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
4.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
5.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环保观念。
新课导入
课前联想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空气,看看存在哪些空气污染的现象?
新课讲解
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有没有差别?
想一想
一、我们的呼吸作用
新课讲解
猜想与假设
1.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新课讲解
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生成二氧化碳。
2.木条燃烧需要氧气,氧气的含量越高,木条燃烧越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沉淀越多,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温馨提示
新课讲解
实验与事实
1.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实验步骤:(1)取一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2)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现象:空气里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
新课讲解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实验步骤:
(1)取一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2)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装空气的瓶中无明显现象,呼出气体的瓶中有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新课讲解
3.检验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
实验步骤: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向其中一块呼气,并将两块玻璃片进行对照.
现象:呼气的玻璃片变得模糊不清,不呼气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
新课讲解
实验记录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空气
呼出的气体
结论:动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少
多
少
多
少
多
新课讲解
二、空气污染危害大
1.人类的活动往往造成空气污染,如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导致空气中含有过多的污染物:主要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有害物质。
工业
生活
交通
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危害性很大,如损害_________,影响_________,损坏__________,破坏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效应,导致地球的_________失调。
人体健康
新课讲解
植物生长
地面设施
文物古迹
温室
生态平衡
新课讲解
污染的类型
酸雨:
由SO2、NO2等引起
新课讲解
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新课讲解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好像毯子般,把热能困于地球表面
地面变得愈来愈热
温室气体
CO2含量增加
新课讲解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SO2、CO2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思
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它对人体有何伤害?
可吸入悬浮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大小由0.1至100微米不等的颗粒物组成,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因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易受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新课讲解
三、保护大气环境
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分为6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项目:
新课讲解
保护大气环境的做法:
(1)工业的废气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2)实现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使用脱硫煤
或改用气体燃料;
(3)倡导“低碳经济”;
(4)使用无铅汽油;
(5)植树造林。
课堂小结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粉尘
PM2.5
空气污染物
课堂小结
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工业废气
植被破坏引起的烟尘
防治措施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植树造林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当堂小练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
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B
C
D
当堂小练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4.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
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C
A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空气 C. 加碘盐 D.浮有冰的水
教材习题
2.下列气体在洁净空气中不应该含有的是( )。
A.氩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放置片刻后,饮料瓶外壁会潮湿,
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D
C
C
4.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质量越差
教材习题
C
5. 小明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教材习题
C
教材习题
6.空气里含有下列成分,其中都不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 )。
A.氮气,氮氧化物
B.氧气,二氧化硫
C.碳粉尘,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
D
7.请根据空气中有关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在下表中填空。
教材习题
氧气
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氩气
填充霓虹灯、激光技术
氦气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