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2 16: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2 制取氧气(课时2)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学习目标
1.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2.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4.掌握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工业上我们可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那么,我们在实验室怎样制取它呢?
O2
一、实验室取制氧气的原理
新课讲解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木条没有复燃
木条复燃
生成了氧气
几乎没有氧气生成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O2)
新课讲解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锥形瓶
双孔塞
长颈漏斗下端应插至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导管稍突出橡皮塞
该装置适用于固+液、
液+液在常温下反应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装置不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是( )
C
解析: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所以C装置不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新课讲解
2KMnO4 K2MnO4+MnO2+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原理:
新课讲解
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排水法收集装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新课讲解
收气方法 注意事项 优点 缺点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收集到的气体不干燥
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1.操作较为方便;
2.可收集到干燥的气体
收集不到纯净的气体
新课讲解
棉花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装置
新课讲解
你认为,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什么?
先独立思考1min,后组内讨论给出统一答案。
新课讲解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收(收集气体)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装药品在试管中,塞紧单孔塞)
离(导管先离开水槽)
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熄(熄灭酒精灯)
查、装、定、点、收、离、熄
新课讲解
(1)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药品在试管中,放棉花,塞紧单孔塞)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酒精灯加热药品)
(5)收(收集气体)
(6)离(导管先离开水槽)
(7)熄(灭酒精灯)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新课讲解
注意事项
(1)试管口放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住导管。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倒流炸裂试管。
(3)现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深入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5)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有利于气体的排出。
新课讲解
验满方法:
检验:
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到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到集气瓶口附近,
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满氧气。
检验方法:
课堂小结
实验室
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分解反应
催化剂
一变
两不变
D
当堂小练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B
当堂小练
2.在下列各个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液化空气制氧气
③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人二氧化锰,得到水和氧气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③ ④

D
当堂小练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C.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不属于分解反应
D.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
教材习题
D
教材习题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C
3.在下列各个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 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液化空气制氧气
③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得到水和氧气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教材习题

③④

4.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分离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 .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材习题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指出
装置中的三处错误:① ;② ; ③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教材习题
导管伸入试管中的部分过长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导管伸入试管中的部分过长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试管炸裂有部分高锰酸钾粉末被氧气带出,溶解在水中
5.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及操作有下述某些不当,你估计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请具体分析:
(1)装配实验装置,没有对带胶塞的试管进行气密性检查。
答案:可能收集不到氧气。因为如果装置漏气,生成的氧气就会逸散到空气中。
教材习题
(2)反应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向上倾斜。
答案:试管可能炸裂。因为药品中存在的水分会受热变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教材习题
(3)加热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当浸人水槽的导气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就立即伸人装水的集气瓶内集气。
答案:收集到的氧气可能不纯。因为刚开始逸出的气体是空气,收集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
(4)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再将导气管从水槽里抽出水面。
答案: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因为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气压减小,外界的大气压把水槽中的冷水压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
教材习题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