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琥 珀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语文
同学们见过琥珀吗?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琥珀?
资料宝袋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1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琥珀》选自他写的《乌拉波拉故事集》。这本书一共由15个有趣的故事组成,和这一课一样,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较为深奥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作者介绍
生字学习
琥 珀 嗡 脂 拭 渗
埋 澎 湃
hǔ
zhī
pò
wēnɡ
shì
shèn
pài
mái
pénɡ
多音字学习
扎
(挣扎)
(扎实)(扎针)
(包扎)(扎辫子)
zhá
zhā
zā
词语理解
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
渗出: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
澎湃 :形容涛声互相撞击。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
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第一部分:
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部分:
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
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部分:
琥珀的科学价值。
(1)
(2~12)
(13~17)
(18)
段落划分
读完后你有哪些疑问呢?
1.这块琥珀中的蜘蛛会腐烂吗?
2.这篇课文中用到了很多表示时间
的词语,有什么作用呢?
3.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松脂球都能
变成琥珀吗?
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夏天,阳光强烈──渗出松脂
老松树──能渗出大滴的松脂
苍蝇、蜘蛛巧遇松脂──同时被裹着
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松脂球
变成化石的条件。
2.地壳变化
4.泥沙掩埋
1.时间漫长
3.淹没森林
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天气炎热、老松树、小苍蝇和小蜘蛛、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
还需要形成化石,包括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地壳运动、海水淹没了那片松林、松脂球被掩埋在泥沙下面。
琥珀的特点:
①透明。
②内有苍蝇和蜘蛛。
③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指定,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这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合理的想象,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几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概括主题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写作特色
《琥珀》既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性,又有文学作品的生动性。作者通过眼前的琥珀来推测它形成的过程,一方面遵循着科学依据,一方面又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苍蝇和蜘蛛的故事写得栩栩如生。
思维导图
故事发生的时间
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的发现过程
琥珀的科学价值
丰富的想象
合理的推测
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