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初三 学科 数学
章节 第23章第1节 课题名 图形的旋转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南昌一中 教师姓名 文涛
教学目标 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2.通过运用旋转的性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旋转美;3.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推理、分析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与性质的探索研究过程。
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三角板
时间安排 复习引入:8分钟探索新知:18分钟巩固练习:12分钟应用提高:5分钟小结:2分钟
课后小结 通过归纳与推理,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旋转美,以及能够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图形的旋转
教学方法:探索尝试 协作学习。
建构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组织教学:全班16人,分四大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旋转?什么叫旋转中心?什么叫旋转角?什么是对应点?
2.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如图,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正六边形ABCDEF能否看做是某条线段绕O点旋转若干次所形成的图形?
(老师点评)分析:能.看做是一条边(如线段AB)绕O点,按照同一方法连续旋转60°、120°、180°、240°、300°形成的.
二.探索新知
上面的解题过程中,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E、F到O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BOC、∠COD、∠DOE、∠EOF、∠FOA是否相等?
3.旋转前、后的图形这里指三角形△OAB、△OBC、△OCD、△ODE、△OEF、△OFA全等吗?
老师点评:(1)距离相等,(2)夹角相等,(3)前后图形全等
综上:(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ABF是△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角为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分析:由△ABF是△ADE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与△ADE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它是直角三角形.
解:(1)旋转中心是A点.
(2)∵△ABF是由△ADE旋转而成的∴B是D的对应点∴∠DAB=90°就是旋转角
(3)∵AD=1,DE= ∴AE==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是E的对应点 ∴AF=
(4)∵∠EAF=90°(与旋转角相等)且AF=AE ∴△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求PP′的长.
解:由图可知,旋转角为,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第4题、第8题
(第4题拓展:题中要求逆时针旋转,可改为顺时针旋转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四、应用拓展
例3.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分析: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KLM是正方形
∴AB=AD,AK=AM,且∠BAD=∠KAM为旋转角且为90°
∴△ADM是以A为旋转中心,∠BAD为旋转角由△ABK旋转而成的
∴BK=DM
五.小结
通过归纳与推理,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旋转美,以及能够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应用.
六.作业
课本第1题、第3题。
板书
图形的旋转(第二课时)
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例题讲解及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