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06 22: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3、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
1、梳理文章写作顺序。
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文体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
我知道的鲁迅还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朗读文本,扫除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缠络( ) 臃肿( ) 珊瑚( ) 攒成( ) 收敛( )
脑髓( ) 鉴赏( ) 觅食( ) 罕至( ) 竹筛 ( )
秕谷( ) 渊博( ) 鼎沸( ) 倜傥( ) 书塾 ( )
宿儒( ) 蝉蜕( ) 拗 ( ) 窦 ( ) 锡箔 ( )
和蔼( ) 厥 ( ) 淋漓( ) 叵 ( ) 确凿 ( )
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 :
轻捷:
人迹罕至:
觅食
渊博:
宿儒:
人声鼎沸:
鉴赏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文本(温馨提示:时间、地点、事件)
二、小组合作(我参与,我快乐)
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比一比,哪位同学找的最准确、最全面)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有什么好处?你能仿写一个句子吗?

3、 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乐事?


6、 文章通过回忆“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段生活经历,意在表现什么?

三、展示提升(我展示,我最棒)
四、畅谈收获
五、课堂检测
阅读下文对比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____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_____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_____一块雪,____ 地面,用一枝短棒 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 些秕谷,棒上____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____,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在甲乙两文中分别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甲文】 A.肥硕 B.肥胖 C.轻捷 D.轻快 E.短短 F.长长 G.莲房 H.肥大 J.拥肿
【乙文】a扫开;b打扫;c暴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
2、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组关联语句,其用意是什么?你能用上面的句式造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吗?
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欢快的语言追忆了在百草园的趣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百草园中多种多样的生物带给我的无穷趣味吗?
在乙段文字中,开头为什么先强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百草园,体现百草园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