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A.CH3CH2CHO与HCHO B.与
C.乙酸与HCOOCH3 D.CH3CH2Cl与CH3CH2CH2Br
2.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3,4-三甲基己烷
B.3-乙基-2,4-二甲基己烷
C.3,5-二甲基-4-乙基己烷
D.1,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比较乙酸、碳酸与苯酚的酸性
B.乙装置可用于提纯混有少量的
C.丙装置中,若右侧试管内的酸性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丁是实验室制乙炔的发生和净化装置,溶液用于除去反应产生的杂质
4.有机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 ,有机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5种
B.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名称为2,2,三甲基戊烷
C.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D.B的结构可能有4种
5.C8H8分子呈正六面体 结构(如图所示),因而称为“立方烷”,它的二氯代物共有( )
A.3种
B.6种
C.12 种
D.24 种
6.下列各组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①聚乙烯和乙烯②甲醛和甲酸甲酯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苯和乙炔⑤硝基乙烷和氨基乙酸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⑤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B.二氟化氧分子的电子式:
C.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硫原子:
8.图中是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其名称是
A.丁烷 B.2-甲基丙烷 C.1-甲基丙烷 D.甲烷
9.下列对各组物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B.和互为同系物
C.互为同位素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顺序排列的是
①C60、C70、金刚石、石墨 ②CH3CH(CH3)CH2CH3和CH3C(CH3)2CH3 ③、、④HOCH2CHO、HOCH2CH2CHO、HOCH2CH2CH2CHO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I.以下常见物质:①CH3OH②CH2OH-CH2OH③④⑤
(1)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有_(填序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___(填序号)。写出任意一种物质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II.异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键线式为()。完成下列填空:
(3)化合物X与异戊二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与Br2/CCl4反应后得到3-甲基-1,1,2,2-四溴丁烷。X的结构简式为____。
(4)杜仲胶是由异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具有反式结构的高分子物质,请写出由异戊二烯生成杜仲胶的化学方程式___。
(5)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已知(1,3-丁二烯)与氯气发生加成产物有三种:①(1,2-加成)②(1,4-加成)③(完全加成)。据此推测异戊二烯与卤素互化物的加成产物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2.普瑞巴林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13.命名下列有机物:
(1) :____。
(2) :____。
(3) :____。
(4) :____。
14.按要求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2-丁烯的顺式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与H2加成生成2,5﹣二甲基己烷的炔烃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
(4)某芳香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的一氯代物有二种,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化合物E分子式是C3H8O,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组峰,并且峰面积比分别为1:1:6,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烷、②乙烷、③正丁烷、④异丁烷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
(2)某学习小组按如下甲、乙两种实验方案探究海带中碘的制取。
已知:;酸性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①“适量”中能代替的最佳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步骤Y中的方法称为_______。
A.应控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步骤Y只有物理变化 D.溶液可由乙醇代替
1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属于酯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从黄花高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下:
研究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下: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35% 95%
①分离黄花蒿残渣与提取液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②提取青蒿素使用的溶剂最好选择___________。
③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受热不稳定,据此分析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偏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蒸馏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___________、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为防止发生燃烧、爆炸,加热过程中不宜用明火,综合考虑受热均匀等因素宜采用______加热方式。
(2)研究还发现,将青蒿素通过下面反应转化为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提取并转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中,应考虑物质的_______、________等性质。
四、计算题
17.1摩尔某烃的蒸汽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生成的水蒸气少1摩尔。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39g。求该烃的分子式_______,并写出该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系统命名法命名)
五、有机推断题
18.聚合物H()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1)A的名称是_______。
(2)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D+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19.借助李比希法和现代科学仪器可以确定分子结构。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有机化合物X的组成及结构,取6.72gX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高氯酸镁的质量增加8.64g,碱石棉的质量增加21.12g。
(1)根据实验数据,X的实验式为_______。
(2)X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则X的分子式为_______。
(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测得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1组峰,再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得X中含有碳碳双键,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若X的同分异构体Y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Y属于芳香烃 B.0.2molY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C.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Y的二氯取代物有4种
(5)X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Z满足下列条件,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①为反式结构
②无支链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详解】A.CH3CH2CHO与HCHO官能团均为—CHO,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所以属于同系物,故A正确;
B.的官能团为酚羟基,的官能团为醇羟基,二者官能团不同,即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HCOOCH3的官能团为—COO—,二者官能团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CH3CH2Cl的官能团为氯原子,CH3CH2CH2Br的官能团为溴原子,二者官能团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A
【详解】选择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该物质最长碳链上含有6个C原子,从离支链较近的左端为起点,给主链上的C原子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该物质名称为2,3,4-三甲基己烷,故合理选项是A。
3.D
【详解】A.醋酸易挥发,和生成的CO2一起进入苯酚钠溶液中,无法确定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项A错误;
B.高锰酸钾将乙烯氧化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选项B错误;
C.加热条件下乙醇易挥发,进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褪色,干扰实验,无法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选项C错误;
D.电石中混有杂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H2S, CuSO4溶液可以与之反应,从而实现除杂,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D
【详解】A.由结构可知 中含5种H,如图所示 ,因此有机物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5种,A项正确;
B.由结构分析可知最长碳链编号如图所示, ,所以有机物A中最长碳链含5个C,2、3号C上有甲基,则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B项正确;
C.由结构可知 中含8个C、18个H,则分子式为C8H18,C项正确;
D.A是有机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产物,则B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根据加成反应还原双键,A中相邻碳原子上都含有H原子的可以含有碳碳双键,据此判断B的结构中双键可能的位置有3种,碳碳双键位置如图所示 ,D项错误;
故答案选:D。
5.A
【详解】两个氯原子可以分别取代立方体同一棱上、面对角线上和体对角线上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因此C8H8的二氯代物有3种,故A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B
【详解】①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所以聚乙烯和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聚乙烯属于高分子,为混合物,乙烯属于烯烃,聚乙烯的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而乙烯的结构中有碳碳双键,因此二者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关系,故可选;
②甲醛和甲酸甲酯的最简式都为CH2O,甲醛属于醛类而甲酸甲酯属于酯类,二者的分子式不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关系,故可选;
③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均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关系,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不相同,也不属于同系物关系,且二者最简式相同,符合条件,故可选;
④苯和乙炔的最简式都为CH,苯属于芳香烃而乙炔属于炔烃,二者的分子式不相同,结构也不同,因此二者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关系,故可选;
⑤硝基乙烷和氨基乙酸的分子式均为C2H5NO2,结构式不同,硝基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2NO2,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关系,不符合题意要求,故不选;
故选B。
7.C
【详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的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模型中原子比例不正确,A错误;
B.二氟化氧分子的电子式为,B错误;
C.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C正确;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硫原子质量数为16+16=32,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根据C原子的结合方式可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一个甲基,所以名称为2-甲基丙烷;
故答案为B。
9.B
【详解】A.和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和,前者为炔烃,后者为芳香烃,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①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的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CH3CH(CH3)CH2CH3和CH3C(CH3)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③126C、136C、146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④HOCH2CHO、HOCH2CH2CHO、HOCH2CH2CH2CHO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A
11. ①②③④ 2CH3OH+O22HCHO+2H2O(方程式写对即可) ②⑤ CH2OH-CH2OHCHOH=CH2+ H2O(方程式写对即可) CH≡CCH(CH3)CH3 n 12
【详解】I.(1)根据题意可知,醇发生催化氧化的本质是:脱氢,即与羟基相连接的碳上有氢。由此可快速判断①②③④羟基相连的碳原子都有氢原子,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⑤分子中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①②③④中任意一种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例如①化学方程式:2CH3OH+O22HCHO+2H2O。故答案为:①②③④;2CH3OH+O22HCHO+2H2O (方程式写对即可);
(2)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与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由此可快速判断②⑤可发生醇的消去反应,②⑤中任意一种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例如②化学方程式:CH2OH-CH2OHCHOH=CH2+ H2O。故答案为:②⑤;CH2OH-CH2OHCHOH=CH2+ H2O (方程式写对即可);
II.(3)异戊二烯的分子式C5H8,根据烷烃通式判断出有2个不饱和度,与Br2/CCl4反应后得到3-甲基-1,1,2,2-四溴丁烷,可知化合物X中含有碳碳三键,可得化合物X结构简式CH≡CCH(CH3)CH3,故答案为:CH≡CCH(CH3)CH3;
(4)异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具有反式结构的高分子物质,化学方程式:n,故答案为:n;
(5)异戊二烯结构为,和BrCl发生加成时,可以是1,2 加成,Cl可以位于1号或2号碳上,有2种产物;可以是1,4 加成,Cl可以位于1号或4号C上,有2种产物;如果是3,4 加成,Cl原子可以位于3号或4号C上,有2种产物,如果是完全加成,其中一个Cl原子位于1号C上,另一个Cl原子可能位于3号或4号C上,有2种,如果其中一个Cl原子位于2号C上,另外一个Cl原子位于3号或4号C上,有2种;还有可能是两个氯原子分别位于1、2号或3、4号C上,有2种,所以产物种类有2+2+2+2+2+2=12,故答案为:12。
12.羧基、氨基
【详解】普瑞巴林分子中所含官能团-COOH、-NH2的名称为羧基、氨基,故答案为:羧基、氨基。
13.(1)2-甲基丁烷
(2)2,2,4-三甲基戊烷
(3)3-甲基-1-戊烯
(4)2-丁醇
【解析】(1)
最长碳链上有4个碳,在2号碳上有甲基,故其名称为:2-甲基丁烷;
(2)
最长碳链上有5个碳,在2和4号碳上有甲基,故其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
(3)
最长碳链上有5个碳,在1号和2号碳之间有甲基,在3号碳上有甲基,故其名称为:3-甲基-1-戊烯;
(4)
最长碳链上有4个碳,在2号碳上有羟基,故其名称为:2-丁醇。
14. C(CH3)4 2,5﹣二甲基﹣3﹣己炔 CH3CH(OH)CH3
【详解】(1)烷烃分子式为 ,则12n+2n+2=72,n=5,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CH3)4;
(2)2-丁烯的顺式结构简式为 ;
(3)与H2加成生成2,5﹣二甲基己烷的炔烃的结构简式是,系统命名2,5﹣二甲基﹣3﹣己炔;
(4)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共四种,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邻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3种、间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所以一氯代物有二种的结构简式为;
(5)化合物E分子式是C3H8O,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组峰,并且峰面积比分别为1:1:6,说明E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且结构对称, E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
15.(1) ③>④>②>① C5H12 C(CH3)4 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 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AB 分液
【分析】干海带经灼烧、加水溶解、过滤后定容得含I-的海带浸取原液500mL,海带浸取原液通入“适量O2”将I-氧化为I2,加四氯化碳作萃取剂,经分液得到含I2的CCl4溶液,方案甲蒸馏含I2的CCl4溶液可得纯碘;方案乙往含I2的CCl4溶液中加NaOH溶液将I2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分液得上层液体,加H2SO4溶液生成含I2的水溶液,过滤得粗碘,经提纯可得纯碘。
【详解】(1)烷烃的熔沸点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异丁烷支链多,分子间作用力弱,沸点比正丁烷低,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③>④>②>①;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根据l2n+2n+2=72,解得n=5,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的分子式是C5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简式为C(CH3)4;选取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称为庚烷,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在2和5号位各有1个甲基,在4号位有1个乙基,命名为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①“适量”主要是将I-氧化为I2,则能代替O2的最佳物质为H2O2,电子式为;步骤X中,加四氯化碳作萃取剂,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则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②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使I2恰好完全反应进入水层,若过量太多则将在后续步骤中消耗更多的H2SO4,故A正确;
B.加入NaOH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目的是将碘单质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实现和有机物的分离,故B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该步操作中,加入NaOH将碘单质转化为离子进入水层,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错误;
D.乙醇和CCl4互溶,故NaOH溶液不可由乙醇代替,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步骤Y中,加入NaOH将碘单质转化为离子进入水层,CCl4层和水层不互溶,可通过分液将二者分离。
16.(1) 过滤 乙醚 乙醇沸点较高,分离时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提取效率偏低 温度计 水浴
(2)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
(3) 沸点 稳定性、溶解性
【解析】(1)
①分离黄花蒿残渣与提取液的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该实验操作方法是名称是过滤;
②由已知信息可知:青蒿素不溶于水,在酒精中溶解度不大,而易溶于乙醚,而且水与乙醇互溶,而与乙醚互不相溶,所以提取青蒿素使用的溶剂最好选择乙醚;
③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受热不稳定,据此分析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偏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是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偏低;
④蒸馏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为防止发生燃烧、爆炸,加热过程中不宜用明火,综合考虑受热均匀等因素宜采用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2)
根据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的不同,可知是青蒿素分子中的羰基变为羟基,青蒿素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双氢青蒿素,由于得氢被还原,得氧被氧化,所以青蒿素与氢的加成反应又叫还原反应;
(3)
根据前边已知信息可知:在提取并转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物质的稳定性、溶解性等性质。
17. C6H14 CH3(CH2)4CH3(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详解】设1mol该烃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生成的水蒸气为(x+1)mol,由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碱石灰增重39g,二氧化碳和水总质量为39g,得:[44x+18(x+1)]×0.1=39,解得x=6mol,该烃含C、H的个数为6、14,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4;该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CH3(CH2)4CH3(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故答案为C6H14;CH3(CH2)4CH3(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 (2,2-二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18.(1)乙烯
(2)羧基
(3)取代反应
(4)
(5)+(2n-1)H2O
(6) 10种 、
【分析】苯与Cl2在FeCl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E,为,E转化得到F,F与氨气在高压条件下得到,可知F→引入的氨基,E→F引入了硝基,则F中Cl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可推出F为;还原得到G,G为;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乙烯发生信息中的加成反应生成B,为 ,D为芳香族化合物,则C中也含有苯环,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分子中均只含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为,则C为,D与G发生缩聚反应得到H()。
(1)
A是CH2=CH2,名称是乙烯;
(2)
D D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3)
E生成F是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
F的结构简式是;
(5)
D为:,G为:,H为,故D+G→H的化学方程式是:n+n+(2n-1)H2O;
(6)
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多一个CH2,分子中除了苯环,还有两个羧基,碳原子还剩下1个,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为-CH(COOH)2,有一种;若有两个取代基,则为-COOH和-CH2COOH,两者在苯环上的位置为邻间对三种;若有三个取代基,则为两个羧基和一个甲基,先看成苯二甲酸,苯二甲酸两个羧基的位置有则Q可能的结构有邻间对,而苯环上的H再被甲基取代的分别有2种、3种和1种,总计共10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0;、。
19.(1)CH2
(2)C6H12
(3)
(4)BD
(5)CH3CH2CH=CHCH2CH3
【分析】高氯酸镁的质量增加8.64g,水的质量为8.64g,物质的量为0.48mol,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96mol,质量为0.96g;碱石棉的质量增加21.12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12g,物质的量为0.48mol,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8mol,质量为5.76g,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总质量为5.76g+0.96g=6.72g,故X中只含碳、氢元素,实验式为:CH2。
(1)
根据分析,X的实验式为CH2;
(2)
从X的质谱图可以看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X的分子式为:C6H12;
(3)
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1组峰,说明只含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高度对称,其含双键,故X结构简式为: ;
(4)
X的同分异构体Y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Y为:
A.Y不是芳香烃,A错误;
B.0.2molY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B正确;
C.Y分子中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
D.Y的二氯取代物(数字代表另一个氯原子位置): ,有4种,D正确;
故选BD;
(5)
X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Z:为反式结构说明含碳碳双键,无支链说明所有碳原子均在主链上, 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说明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氢原子个数之比为3∶2∶1,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CH2CH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