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备写作角度:读书感悟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必备写作角度:读书感悟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2 20: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必备写作角度:读书感悟
本期主题:读书
读书,可以是一种消遣,也可以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可以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途径。当我们读的书越多,领略到的道理也越多,对世界的认识就更深刻,那么,我们就能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面对“读书”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写作呢?
写作思路
读书的意义
关注在书中领略的道理,和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
【开头段】
1、对于我来说,书是一位不开口的良师;书是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书是一块饥饿时的面包。我漫游在知识的长河,探索《十万个为什么》;我飞翔在科学王国,叩问《可怕的科学》。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时而欢乐,时而悲伤。
2、书有很多种,有浅显易懂的童话,有感人肺腑的散文,还有青涩难懂的诗歌。时间流逝,读书的意义会慢慢浮现。有些书读起来简单,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结尾段】
1、读书要乐在其中,同时也要领会书中的灵魂,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读书的意义。
2、看吧,书中讲述了多少令人神往的故事,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见识是无价的。读一本书,就像交一个朋友,一个高尚的、有着各种优秀品质的朋友,一个帮你面对生活、奉献社会的朋友。流露出你对书的渴望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精彩素材】
从此,我从书中懂得了许许多多的至理哲思,我明白孤独不一定是坏事,正如《孟子》中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历了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慢慢改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现在的我,已经长成少年,也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有了自己的学业,但我和你仍然是最好的伙伴。虽然时间会改变我,但这一点永远不变。我依然从你身上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我试着宽容他人,因为你告诉我,宽容别人就是一件高贵的事;我一直刻苦努力,因为你告诉我“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断给予他人帮助,因为你告诉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读书的乐趣
根据每本书不一样的风格和内容,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描述出来。
【开头段】
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此可见,书带给我们的有很多很多。书是我们必需的营养品,它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乐趣,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但并非所有书都是好的,有的书读了之后不但没有好处,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读书要找一本好书。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可以净化你的灵魂,让你变得高洁,让你感到非常充实。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你可以得到许多乐趣。
【结尾段】
1、只要你用真心对待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的乐趣。不要忘了“善于发现乐趣,勤于观察生活,乐于欣赏美好,并时常怀着一颗快乐的心”,这样你的生活就会从此乐趣无穷!
2、有韵有味,有喜有悲,既长知识,又强文笔,这便是书的乐趣,我和书难解难分的情缘!
【精彩素材】
1、在那个小小书店里,我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看到了大大的世界。书让我有了开阔的眼界,广泛的学识,良好的品格。如果没有书,我也许就跟母亲一样,忙于生计,奔于琐事。我将永远无法理解诗词的韵味,更不会知道世界是多么的精彩。那么我的生活该多么乏味,我又会失去多少的乐趣啊!狄金森说:“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而我衷心道:“没有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像一册书籍,给予我无穷的快乐。”
——《书之乐》
阅读生活、自然等“大书”
深刻体会生活和自然,与自身实际联系。
【开头段】
1、生活中处处有阅读,它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的浏览,更意味着去感受、亲近、体会这个世界,从中认识到生活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仔细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分享其中意义。
2、我们挣扎在生活里。我发现它一会儿是糖水,一会儿它又变成了苦水。这世界上所有的人挣扎在它里面,有的被溺死,有的最终自我赎救。而我,发现它是一本无穷书,而它以“无字”的这种方式告诉我太多太多。
【结尾段】
1、总之,尽管生活是一本无形的书,但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阅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世界的真善美,感悟到真挚的情感,学习实物书中获得不到的知识,这本“书”,有太多值得品味的地方,还有待我们去摸索。
2、关上书,心中突然多了许多东西,不知是成熟、坚强还是意志,但我却从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有空就读读生活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在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精彩素材】
我懂了。生活这本书的推荐词是——“它是一本让人琢磨不透的书”。
“我走了”,“路上小心!上课认真听讲”,“知道了”……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楼道间与妈妈的对话。两人之间亲切而又平常不过的对话听起来是那么温情。“嗯嗯,交作业呀!”“好啦好啦,教我一下十五题怎么写,我就写完了啦!”每天在催作业的间隙中喘上一口气,然后接着又回到繁重的题海中去。这样的生活虽忙碌,却也充实。
时间在与同学们亲切的拌嘴中过去了。拐弯那家包子店的阿姨,食堂里“凶巴巴”的打饭的伯伯,楼下小卖部里总对我笑的爷爷……这些不断在我生活中出现却不想挥之而去的普通人物,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嵌进生命的年轮,粉刷着一轮又一轮昔日的年华,在柔软的记忆中美好而温暖。
我懂了,生活这本书的主角是——你,以及所有与你有关的人。
读书的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使用具体的事例阐述。
【开头段】
1、从小到大读过不少的书,看过许多文章,也喜欢过一些作家。但我从不像爱书之人那样陶醉于书中无法自拔,而只是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且对自己有意义的书,用心去感受其中的奥秘,深刻理解其全部的含义。
2、“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向青年介绍的一个学习经验,意思是说,读书一定要动笔,不动笔就不看书。他说的动笔,就是做读书笔记。
【结尾段】
1、读文章要慢慢品味、细细研读、深深感悟,这样才能读得很透彻、深入,才能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否则就很难去感受一部好作品。所以,改变自己的一些读书观念,有时能使你看到更新奇的东西,领会更深层的含义。这就是我的读书方法。
2、因此,我想说读书其实并不简单。书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里面蕴藏着丰富、诱人的宝藏,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探索、去发掘。
【精彩素材】
在我读过的许多书中要数沈石溪所写的动物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了,至今都无法忘怀。最令我难忘的是《和乌鸦做邻居》,它使我对沈石溪所写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乌鸦在我们眼中是一种十分令人厌恶的鸟类,是不幸的象征,民间还说如果见到乌鸦,要向脚后跟吐一口唾沫,避免不幸。最开始作者也是这样的想法,但可惜的是乌鸦有很多,不可能次次都吐,所以作者就开始习惯、开始亲近它们,还因此有了一段特别的故事,改变了作者对他们以往的看法和认识。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改变了对作者写作的看法。他所写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全心投入的,从细微的地方深刻的分析刻画,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去判断世物。让人能全面地看待世物,让我对动物的认识也更全面,其实乌鸦的群体观念很强,协作意识也很高。
【范文】
读书·实践·收获
读书如果不与实践结合,那么收获也只不过是天边的浮云。
——题记
读书·小巷旧忆
一本关于北京往事的书勾起了我对小巷的兴趣,书上写北京的小巷幽深静谧,充斥着温馨与安宁,承载了无数小巷人的回忆。“只是一条窄窄的、幽静古朴的小巷,却和我们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每每走进小巷,看着熟悉的红墙碧瓦被阳光覆上一层金黄的薄纱,数着来往或是盘旋的飞鸟,无数回忆涌来,那是我们的青春。”读过这段话,我对小巷有了不一样的遐想和憧憬,便希望能亲身探访,切身体会小巷的美。
实践·探寻南巷
初入小巷,一阵悠扬的二胡声弥散在空气中,也萦绕在脑海中,那一刻足以让人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感动,那正是城市中没有的幽静惬意,那是小巷的声音。拐角处一家杂货店,木质招牌上方正地挂着“北京故事”,走进店里买下一瓶小巷中炙手可热的北冰洋饮料,一丝冰凉甘甜沁人心脾,这是小巷的味道。深入小巷,悦耳的二胡声仿佛越来越近,屋顶瓦片上招呼同伴的鸟叫声和着这曲调探入耳中,这是小巷独有的悠然闲趣。院落门前竹椅上静默地看着孩童们嬉戏的带着笑靥的老人,身旁微笑着织围巾的慈爱的母亲,纯真快乐玩耍的孩子们,这是小巷孕育的朴实的人们。这一切都与书中相仿,却又有些不同,窄窄的小巷承载了太多欢声笑语,让小巷人们乐享浮生,这一幕幕,如书中所说,培养了人们与小巷的感情。
收获·感触良多
日薄西山,光影斑驳,我已有了不少收获。一步步背离小巷,回到属于城市的喧嚣,那悦耳的二胡声消弭于身后的小巷中。在这里,我寻觅到了书中所写的幽静古朴,探访到了巷中的温馨与安宁,更感受了小巷中独有的北京气息,这感受是读书无法给予我的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