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2 17: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所以我们把这四大文明也称为农业文明、大河流域文明或者东方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记住单元题和课题之间的关系常考选择题)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1.古巴比伦发源于哪两条大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哪个国家?
2.这一带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3.最强盛是在哪个国王统治时期?
4.他的贡献有哪些?
5.《汉谟拉比法典》制订的目的、内容和地位
自学提纲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王国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理范围:
(2)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3)文明成就:
古代两河流域
(1)建国:
(2)统一:
幼发拉底河中游
西亚的两河流域(今天伊拉克)
BC3500年……公元前24世纪
目的:
地位:
内容:
意义:
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世界上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商品经济
(3)强盛:
楔形文字+阴历+《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制定发典
思维导图
(4)衰亡:
公元前1595年,王国灭亡
宝贵文化遗产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
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奴隶主阶级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两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境内)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范围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
新月沃地
两河流域南部 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初步统一
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兴起
强盛
统一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约公元前1595年
公元前539年
2.发展历程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注:两河流域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巴比伦文明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部分。
两河流域的的主要文明成就
算数
文字
历法
律法
太阴历
楔形文字
60位进制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建筑
空中花园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①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xiē]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发明,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笔——削尖的芦秆或木棒
“纸”——粘土制成的泥版
笔画——楔形
比较记忆:古代埃及的文字叫什么?
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文明—— 世界最早的文明
两河流域居民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编制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发明星期制度。
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
②制定阴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③60进位制
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么进位制?
十进位制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问题思考】你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使用60进制的单位吗?
时间
P9【知识拓展】传说空中花园是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附近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
空中花园想象图
④空中花园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高2.25米
底部周长1.90米
石柱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石柱下方下方用楔形文字垂直书写记录的法律条文。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
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⑤《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太阳神沙马什和国王汉谟拉比。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事件一:阿某与维某合开了一家船舶货运公司,雇佣了穆某为船工,帮助其运输货物,有一次穆某因自己疏忽导致沉船且船上物资全部损失。阿某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气,与穆某发生冲突,维某儿子前来劝架,但因争执激烈,不慎导致维某儿子眼睛受伤,穆某牙齿脱落。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维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三人来到法庭上,你会如何判决,为什么?
主要内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①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依据:
第201条:若有公民权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203条,第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判决一:阿某赔偿穆某三分之一明那(古巴比伦货币)。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原始观念: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依据: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毁其齿。
判决二:损毁阿某的眼睛;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主要内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显示出古巴比伦繁荣的商品经济。
依据: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判决三:穆某赔偿全部损失。
②社会生活:商品经济繁荣。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事件二:上次判决之后,穆某向鲁某借了一大笔钱赔偿了阿某的经济损失并且答应3年后一定按时还钱。但是3年之后穆某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其妻子、儿女卖给鲁某,妻子不从,状告穆某将自己与子女买为债奴。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这一次,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为什么?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③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盛行,男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依据: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
判决结果:穆某妻子申诉无效,驳回申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事件三:穆某妻子申诉被驳回之后,成为了鲁某的奴隶,他的儿子成为了鲁某的男奴瓦某。某次瓦某和鲁某的儿子玩耍,不慎打了鲁某儿子的脸。鲁某正好路过,看到之后非常生气,以为瓦某在欺负自己的儿子,便上前教训瓦某,结果瓦谋的肋骨被折断。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男奴瓦某
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说出你的理由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④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依据: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则应割其耳。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判决结果:一:割掉图瓦某耳朵;
二:鲁某赔偿瓦某买价的一半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制定者:
地 位: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汉谟拉比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内容:
严格的等级制度+发达的奴隶制度+活跃的商品经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国王:
策 略:
统一地区:
制 度:
法 典:
1.建立:
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小国
2.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对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对内:建立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制定系统完整的法典
在位时是古巴比伦
最强盛的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各个击破;
两河流域中下游
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黄河
一、新月沃土——两河文明的孕育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华夏文明
两河文明
思考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1.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发明了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他们还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材料中的文明成就诞生于(  )
A.爱琴海区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C
当堂巩固
2.如右图所示,《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可以从它了解哪一文明(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罗马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D
3.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于该处火中。”《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一条文反映了( )
A.古巴比伦有严格的社会等级
B.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D.古巴比伦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D